加入WTO后中国高校课程国际化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高校论文,课程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493(2004)01-0022-0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讨论与研究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界也大量开展了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是,对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研究却很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初探性的研究,以期引起更多的讨论。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前提首先在于要有国际化的教育观念,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来认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如日本政府早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已开始意识到:“以国际化观点进行教育改革是关系到我国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日本文部省编写的1995年《教育白皮书》提出:“为增进国际理解,确保世界和平与国际社会的稳定,必须继续有计划地推进教育、文化、体育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信赖关系,并且进一步对外开放。”日本的喜多村和之教授强调高等教育应该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能够为他国、他民族所承认和接受;二是能够与外国进行平等交流;三是能够充分对外开放。美国高等教育专家、前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理事会主席克拉克·科尔曾明确指出,“我们需要一种超越赠地学院传统的新的高等教育观念,”就是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发展。在法国,坚持大学的开放性是近年政界和教育界的共识,认为惟有高等教育才能够在欧洲范围内为法国培养精英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欧洲构建中承担一定的责任。
一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
何为课程国际化?1996年OECD在其课程国际化研究报告中对课程国际化下了一个定义:“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美国的伯恩教授曾经指出,国际教育要求在国际的框架内讲授一个学科,以便使学生意识到所有国家的相互联系以及诸如贫穷和种族歧视等问题的普遍性。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Maurice Harari)曾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历史发展,从学科普遍化(universalization of disciplines)——学科的全球适应性的推广与验证过程,从跨文化、跨国界的研究等几方面来论述“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他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包含外语训练和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包含将全球眼界引入一般学科的“学科普遍化”过程。可见课程的国际化,不仅要开设许许多多关于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而且所有课程都应该体现国际观点。课程国际化不仅可以给那些没有去国外留学的学生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而且可以提高课程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他们的参与对本国学生和教学过程都有益处。
目前,课程国际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二是开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程。如有些大学创设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新系科,或是增设信息科学、比较文化学等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三是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如在教材上或采用国外教材,或在自编教材中大量吸收国外同类教材中的内容,或指定相当数量的国外教材和有关论著作为教学参考书目。四是推进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的研究。五是注重地区研究。六是建立校际联系,把到国外参观学习与课程联系起来。
在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方面起步最早的是美国。自1970年起,在四年制大学的普通教育课程中,西方文化、第三世界研究等具有国际内容的课程,逐步受到学生的欢迎。到1989年,美国77%的四年制大学和46%的二年制院校已在普通教育课程中至少开设了一门含有国际内容的课程。近年来美国高等教育课程的国际化有了明显进展,呈现出多种形式,如在普通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增加关于世界文明、世界史和外国语的要求;增设和加强地区研究和国际研究方面的主修、辅修和专攻计划;开展跨学科和跨专业的外语教学;在工程、工商管理、教育等专门领域的教学中,增加国际方面的内容;把到国外参观学习与课程联系起来;开展跨文化研究,以及开设如何运用高技术进行国际学习和研究的课程,等等。据调查,在过去的几年中,有75%的四年制学院或大学在普通教育课程中增加了世界历史和文化方面的要求,50%的二年制学院要求修习国际性课程;约有67%的四年制学院、大学和50%的二年制学院开设了国外学习计划。这些院校的校长或负责教学的官员认为学生获得国际知识和理解国际事务非常重要。
为了与国际日益频繁的经贸、外交活动相适应,日本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一是扩大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课程设置。如增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关系、地区文化、国别史等国际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正确反映国际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历史等状况的“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二是加大外语教育力度,以掌握国际交流、国际对话、国际谈判、国际研究的工具。三是增设各种涉外专业,如国际政治。金融、贸易、外交和国际法等,以掌握国际竞争的武器,培养更多从事国际事务和专司外事研究的人才。
二 中国高校的课程国际化
近年来,中国也有不少高校展开了课程国际化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般认为课程国际化最主要的有这几个方面:一是要重视和加强外语教学;二是要重视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建设;三是加快高校的教学改革步伐。
第一,重视和加强外语教学。外语是学习别国文化,了解世界文明,扩大不同国家人民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我国的高校历来都非常重视外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且培养了大量的外语人才,为我国的对外交往、贸易、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新形势面前,仍然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下面以南京大学的英语教学改革为例加以说明。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南京大学以社会需要和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为依据,借鉴国外有关外语训练的成功做法,确定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采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复合型、国际性英语人才”的新模式。
首先是强化英语基本功。具体措施就是配备最具实力的教师担任本科生教学,严格训练、严格考核和严格升留级制度。其次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为了实现“六最”教学,教师便将教室里原本“固定着”的学生的学习形式改为三种活动——对子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以锻练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第三是增设素质培养课程。一是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开设“人才素质”课;二是增开了国际商务系列课程十余门,如商务经济学、国际商法、证券投资、西方财会等,以拓宽学生知识结构,增强竞争意识,缩短工作“磨合期”;三是为学生安排远多于学校要求的计算机课程,以便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以及电子商务的要求;四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正常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英语系为“第二课堂”制定了一套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形式和预期效果在内的完整计划,以有别于传统意义上随机性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及多方面的能力。
第二,要重视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建设。国际区域研究既是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又是各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知识、能够从事国际事务活动的人员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迈开了开展国际区域研究和从事该学科建设的步伐。
随着一些全球性问题的日益严重,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高等学校对国际性课题的研究力度明显加大,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大学也逐步重视进行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工作。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许多高校的有关院系成立了美国研究室、英国研究室、国际关系史研究室、国际市场调查研究所、加拿大文化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中德经济法研究所等教学研究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南京大学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创办了我国与外国合办的第一个教学科研实体——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培养从事中美事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有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其课程设置典型地体现了“国际化”的特点。即分别由中美两国教师各用本国的语言教授对方的学员。学员均用对方的语言听课、记录、回答和考试。其课程设置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教师为外国学员开设课程,以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法律等为主要内容;二是美国教师为中国学生开设的课程,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国际关系、国际金融贸易、实用研究方法等为主要内容。
第三,要加快高校的教学改革步伐。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推行,中国高校与外国高校的交流将会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将会逐步地彻底打开,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这就需要培养一大批有较强的国际意识、熟悉国际经济和贸易运行游戏规则的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应当按照这一目标和思想,对现行的教学进行新一轮的改革。
首先是调整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高等学校要由只对政府负责转变为既对政府负责又对市场负责,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可能,进行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并在相应的层次上,努力办出本校的水平和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强化国际化和创造性两个方面的要求。所谓国际化的人才,即是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熟悉国际经济和贸易运行的游戏规则、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谓创造性,它包括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两个方面。高等学校要按照新的目标定位,重新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扩充专业知识面,增强适应能力。
其次是增设涉外课程及充实有关教学内容。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要增加一些涉外课程。在可能的条件下,应把国际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管理等课程列为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要注重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试行双语教学;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教学,要求所有的大学生都应掌握网络知识与网络技术。
再次是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激发其学习和创造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三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虽然,我国高校在推进课程国际化的外语教学、国际区域研究学科建设以及学科普遍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主要的有:
1.缺少法律和制度保证。早在1966年美国政府就颁布了《国际教育法》,为课程国际化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各高校也分别制定各种章程从教学管理制度上确立了国际课程的重要地位。日本也于1986年通过了《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要求大学应当“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中的日本人”,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课程国际化的发展。而我国除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指示外,尚无专门的法律或文件来保障国际化课程的开设,各高校也缺少具体制度来规划国际化课程的设置和指导学生选修。各校对于这类课程的开设还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有必要加快制定有关章程规定,保证国际化课程在高校中的开设和发展。
2.国际化课程还处于分散不均的状态。目前各校开设的国际化课程有的囿于专业范围,有的偏重于区域研究,跨文化、跨区域的综合性的比较研究与国外相比还很不够。比如,比利时的新鲁汶大学建立有“欧洲跨文化学院”;苏丹喀土穆大学聘请外国著名教授担任其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委员”已成为制度;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南亚研究所”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新加坡设立了分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设有“比较热带历史”课程。而我国高校设立的国际化课程则大都集中于经贸、法律两大学科,显现出追求急功近利、缺乏文化上的战略眼光的不良倾向。
3.编写教材的投入不足。为了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专门人才,所开设的课程与所使用的教材就必须要“立足前沿”、“放眼全球”与“融会贯通”。立足前沿,就是站在学科的前沿,既精熟该学科的演进历史,又对其研究现状了然于胸,更能展望其发展前景;放眼全球,就是要“阅尽人间春色”,比较其优劣得失,进而大胆地予以扬弃;融会贯通,就是打通学科界限,把外部知识都内化为自己的学问,丰富和加深自己的研究,从而创造性地编写出代表本学科水平的教材,开设出有“品牌”的课程。遗憾的是,我国高校中这种“学科普遍化”程度高的课程尚不多见。
4.应防止“西方化”的倾向。由于历史和经济上的原因,长期以来便形成了“国际化=西方化=欧美化”这样一道错误的等式。姑且不论国际化课程中的经济、法律课程几乎是全部照搬西方,仅就提到“外语”一词,人们所能想到的语言也绝少是非西方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等同于或说能代表“国际化”。喜多村和之曾说过,“所谓国际化就是指本国文化被别的国家和民族所承认、接受并得到相当的评价”。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既“化洋为土”——使世界的变成中国的。又“化土为洋”——使中国的变成世界的,我们才能作为世界多元学术流派中的一大流派而登上国际学术的殿堂,才能在“国际化”中为我们的“民族性”争得一席之地。
5.加快校园网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为课程国际化开辟了全新的渠道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计算机选课”等新的教学形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现实,国内有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例如,可以考虑与国内外的大学合作建设“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通过卫星网络自由地进行教学、科研方面的交流。或者与外国专业公司合作共建以为教学研究提供服务为主的“国际信息网络传播系统”和数据共享。这可加快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的有关科技发展教育内容,加快我国高校推进课程国际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