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现状&基于对首批50个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调查与分析_大学论文

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的现状——基于首批50家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调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续教育论文,高校论文,首批论文,示范基地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高校继续教育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系统研究、引领实践发展的挑战。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于2012年开展了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发展情况系列调研,本文在此调研基础上就高校继续教育结构与规模、人力资源建设、办学资金渠道等办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由教育部首批50家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填写的“2011年度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发展情况调研问卷”整理而来。该问卷于2012年8月开始发放,并于同年10月全部完成回收。包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内的50家高校基地中,有“985”院校12家、“211”院校16家、其他普通高校14家、高职院校8家。在地区分布上,华北18家、东北5家、华东11家、华南5家、西南3家、西北3家、华中2家。除了综合院校外,其余院校的领域及行业涵盖财经语言、科技理工、交通民航等各类系统。调研发放的问卷围绕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状、基础数据、实践创新成果、政策建议等方面展开,包括高校继教的定位、功能、组织架构、队伍建设、软硬件资源、项目流程、对外合作、办学规模与结构、社会服务等内容。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高校基地的各项继续教育数据(其指标体系见表1),第二部分围绕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能力的关键因素展开。本文主要根据问卷第一部分的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1.非学历教育规模与结构

(1)培训体量较大,资格水平认证人数所占比例较低。

据调研统计,全年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培训总人次达279万余人次,颁发各类证书94万余份,开展资格水平认证37万余人次。

将示范基地按“‘985’高校”、“‘211’高校”、“其他普通本科院校(一般院校)”、“高职院校”进行分类统计,统计显示,非学历面授教育中,颁发证书比例最高的为高职院校与“985”院校,分别为76.4%与69.7%。而其中获职业资格和水平认证证书比例最高的为高职院校,为62%。“985”院校培训学员中获职业资格和水平认证的比例最低,仅为2.6%。

(2)办班数量增长迅猛,三类培训占主流

据统计,2011年度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共举办面授培训班12683班次。与50家高校申报继续教育基地时所给出的2010年面授办班数8153个相比较,2011年增长了55%,办班数量增长迅猛。

各类面授办班类型中,面向社会招生办班所占比例最高为41%,其次是面向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的内训占23%,第三是企业内训占16%,第四是行业协会委托办班占8%。

(3)四类高校办班内容各具特点

将示范基地按“‘985’高校”、“‘211’高校”、“高职院校”、“其他普通本科院校(一般院校)”进行分类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四种类型院校的办班类型分布各有特点,“985”院校排名最前的为“面向社会招生”、“政府事业单位内训”,其次是“企业内训”。“211”院校及其他普通高校(一般院校)开办的培训班,十分显著的是“面向社会招生”比例均超过半数。“211”院校的其他类型办班比较均衡,其比例均为百分之十几;而其他普通高校(一般院校)中“政府事业单位内训”比例则相对较高。高职院校中最突出的是“企业内训”,特别是部分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的高职院校,企业内训比例高达80%以上。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中“面向社会招生”及“政府事业单位内训”比例也不低,而现有8所高职院校的情况:一是有针对某类事业单位的有密切专业联系的高职院校,如某家专科学校90%以上是“政府事业单位内训”;二是行业性不鲜明的高职院校,如某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其最主要的是“面向社会招生”的班级,占75%左右。

四类院校各有培训内容,同时亦各有侧重。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指出的六类人才培养,结合北京市人力资源培养调研人才分类,将高校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按照培养方向分为七类:党政管理、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知识普及。统计显示,“985”院校的培训内容比例最高为“党政管理”,其次为“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三者占据总培训人次的78.2%,达到均衡发展。“211”院校的培训内容比例最高是“专业技术”,其次为“知识普及”与“专业技能”,三者相加为77.4%。其他普通高校(一般院校)的培训内容比例最高为“专业技能”,其次是“专业技术”与“党政管理”。而高职院校比例最高则是“专业技能”与“专业技术”,两者相加达59.1%,此外“经营管理”也占一定比例。

2.学历教育规模与学习方式分布

调查显示,2011年度全国首批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学历继续教育注册人数为51万余人,在读人数124万余人,毕业人数36万余人。其中在读人员中通过“网络/远程教育”方式的人数占所有学习方式的64%,已超过半数。其他学习方式依次为“夜大学”人数占14%,“函授”人数占12%,“自考助学”人数占8%。

3.人力资源队伍规模与构成

(1)专职管理人员与办学人员:继续教育专门部门非事编超半数以上

调研显示,50家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专职全校性管理工作人员为1369人,其中非事编占58%。继续教育教学部门的全职员工为4724人,其中非事编占58%。在管理部门、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部门、专业院系继续教育部门三类不同部门中,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部门非事编人数比例最高占67.6%,而专业院系继续教育从业人员的非事编比例则最低仅为25.1%。

(2)授课师资队伍:兼职师资近九成,学术界师资近九成

50家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所聘请的授课师资达26646人,从其来源看,内部师资占12.3%,外部兼职师资占87.7%。其中,专业院系的兼职师资只占36%,有64%来源于内部,而继续教育专门机构的兼职师资比例则高达94.1%。

专业院系所办继续教育与继续教育专门机构所聘师资,其来源于学术界的师资比例很高,接近90%的师资是学术界的授课师资,来自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培训咨询公司等一线实践型师资的比例仅占10%左右。所不同的是,专业院系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内部师资,而继续教育专门机构则主要依赖于本校其他系的师资。

4.资金收入状况:初步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本次调研也对资金收入与投入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初步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但主体仍是学费与培训费收入。42家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收入为446682.5万元,其中学费与培训费收入为363171万元,占总收入的81.3%,非学历教育略高于学历教育的收入;其他渠道收入83511.54万元,占总收入18.7%,其中最多的为学校投入,其次是政府投入。

发展特点小结

从以上统计分析中,可进一步发现并总结出如下办学特点:

1.办学结构:从“学历为主”向“学历非学历比翼齐飞”转变

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在招生规模与收入层面上已经旗鼓相当,甚至略有超过。在招生规模上,50家高校继续教育注册人数为51万余人,而非学历教育面授81万余人次。在收入层面,非学历教育培训费收入要略高于学历教育学费收入。

2.办学方式:网络远程教育在各类学习方式中逐步凸显其重要性

网络远程教育因其特点和优势,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学历教育在读人员通过“网络/远程教育”方式学习的占64%,是其他方式总和的2倍。非学历教育培训中远程培训体量更是面授培训的数倍。无论是面向企业,还是面向农村、中西部、民族地区,或是面向困难特殊群体、扶贫、对口支援等领域,网络教育均发挥了更强大的威力,辐射范围更广,受益人群更多。

网络远程教育资源也初具规模,并在各教学环节中展开使用。50家高校已建成学历教育网络课程近6000门,占学历教育课程总数的1/5,建成非学历教育网络课程6500多门。数字资源在课程讲授、教学资源制作、课程辅导、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作业等环节使用频繁,在备课、教学反馈、课程实践、课程考试等环节也有所使用。虽然如此,各高校仍反馈数字资源明显不足,甚至严重短缺,在各教学环节的使用情况也尚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当前,有不少高校正在逐步推进开展网络远程教育,以在自身继续教育发展中借助和发挥其优势。

3.办学特点:各类型院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非学历办学

四类院校依据自身优势,在主要办学方向上各有特点。“985”院校利用品牌优势,在“面向社会招生”、“政府事业单位内训”、“企业内训”等三大领域均衡发展,尤其是第二个领域遥遥领先(占64.3%份额),拥有绝对地位。以“经营管理”、“党政管理”、“专业技术”为主培训培养的是干部队伍和技术骨干队伍,也凸显了高端市场。“211”院校重点挖掘社会公开课需求,大力推广“面向社会招生”的项目。其主要办班类型为“面向社会招生”,主要培训内容为“专业技术”、“知识普及”以及“专业技能”,可知其虽面向大机构开展内训的品牌效应下降,但将自己品牌与资格认证证书双管齐下,大力开展面向社会大众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他普通高校在办班类型上比较凸显的是在“政府事业单位内训”以及“面向社会招生”,其培训内容比例最高的是“专业技能”。而高职院校的培训与资格水平认证结合紧密,充分发挥行业性强、校企紧密合作的特点,根据行业用人标准、岗位标准开展大量职业知识能力培训,“企业内训”占其总量的54%,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也达到38.2%,成为唯一超过“985”院校市场份额的一项指标。

4.办学内容:基于发展的知识能力培训占高校培训的96%

在各办学内容中,“知识普及”一项指的是一般性社会需求培训,如外语、电脑、文化、艺术、人文、亲子家庭等,有助于个人和家庭生活品质提升,而此项仅占3.2%。专业技术技能、经营管理、党政管理是当前高校培训的三个主要内容,分别占55.7%、27.1%及16.7%。由此可见,当前高校培训高达96%的比例是基于职业发展、促进机构及个人事业发展而开展的。

5.办学认证:资格水平认证培训尚不足高校培训总量的十分之一

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开展的培训中,资格水平认证培训人数仅占培训总人次的8.7%。大量的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经营管理培训成果主要通过各高校自身品牌证书得以体现。这一方面符合在职学习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在非学历教育起步发展期是十分必要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认证体系的系统性、权威性十分匮乏,这对于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实现学习成果的衔接转化是严峻的挑战。

6.人员结构:非事业编制人员成为各类员工中的重要力量

50家高校示范基地的继续教育工作人员中,非事编人员比例占57.4%。在三类部门中,最高的为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办学部门,非事编人员比例为67.6%;其次为继续教育管理部门,非事编人员比例为57.5%;而专业院系下属继续教育办学部门的非事编人员比例最低,为25.1%。由此可见,非事编人员已经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力量,如何对其进行管理以发挥其工作积极性,是稳定和壮大继续教育人力资源队伍、推进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7.师资结构:对校内他系师资有很强依赖性,实践型师资仅一成

在继续教育专门部门的师资队伍来源中,除了内部师资5.9%之外,校内他系师资占58.8%,可见校内他系的师资对于继续教育专门部门而言占据了重要位置,校内对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鼓励政策极大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发展。此外,来自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咨询培训机构及其他实践单位的师资为10.4%,仅作为一个有限的补充,这种现象值得思考。

8.收入结构:初步建立多渠道来源,但主体仍为学费培训费收入

学费与培训费收入占总收入的81.3%,特别是非学历教育快速发展,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因而较好地吸收了社会办学资金,使之用于继续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实现了双赢。其他渠道收入占总收入18.7%,其中最多的为学校投入,其次是政府投入,第三为企业共建投入等,其绝对数额不低,是另外一个有效的和有待进一步开拓的资金来源渠道。

标签:;  ;  ;  ;  

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现状&基于对首批50个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调查与分析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