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联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64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联合组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联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依从性60例(93.75%)显著高于常规组48例(75.00%),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联合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高血压脑出血;消极情绪;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160-02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规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脑出血的几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脑出血疾病具有发病急促、变化迅速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头痛、头晕、失语、疼痛、偏瘫等症状[2]。近几年来,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指导,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研究均为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2014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64例。其中,联合组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为38~82岁,平均年龄(64.2±3.1)岁,病程32~62d,平均病程(48±11)d;常规组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为40~84岁,平均年龄(65.3±3.6)岁,病程34~66d,平均病程(51±13)d。纳入标准:经CT和MRI检查确诊患者,排除标准:排除存在肝、肾、心、肺等重大器官疾病患者。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密切监测患者各种生命体征,血压过低所引发的脑供血不足,呼吸频率异常等均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应该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对于失语患者而言,则需要仔细观察患者表情和动作,准确了解患者想要表达的含义。语言训练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快进行,从基础的发音训练开始,由易到难。同期,配合按摩干预,每天两次,每次持续10min,避免患者发生肌肉萎缩。鼓励患者积极进行翻身、移动等床上运动,帮助患者下床行走或者站立练习,积极做好预防摔倒和坠床等防范措施。
联合组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联合干预。(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患病病程较长,在患者患病期间,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部分患者认为患病的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少部分患者对于自己肢体和语言功能的缺失无法接受。因此,容易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对于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失去自信心和勇气,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甚至会加重患者病情。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困惑和不良情绪,积极鼓励患者参与到公共互动和集体活动中,树立患者正确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并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注意事项,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给予正面的心态支持,使得患者能够更加容易的接受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并寻求患者描述的帮助,使得患者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心和照顾,进而更好的恢复患者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和控制情绪的办法,积极主动的配合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在患者处于家庭恢复期间,则需要告知患者家属需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适当的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感情交流,对于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而言,则需要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注重说话的方式和语态,遵循说话缓慢、语调平和的说话原则,采取耐心而又温柔的说话态度,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同时,在患者康复期间,需要尊重患者自身的主观意识和意愿,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符合患者自身发展的康复体系,进而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2)健康教育指导。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文化程度以及患病程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有关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病因、治疗等。康复期间,需要进一步详细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使得患者能够更加配合康复治疗。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指导,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同时,还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避免再次发生出血情况。同时,告知患者在大小便期间,起身的动作需要缓慢而又小心,避免出现血压降低导致晕倒的情况。康复期间,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钠盐、胆固醇的摄入量,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每天钠盐的摄入量<5g,避免摄入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豆类、瘦肉等。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利用SPSS 11.0软件包予以数据的分析和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
联合组治疗依从性60例(93.75%)显著高于常规组48例(75.00%),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疾病发病急促、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等临床特点,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该类疾病通常发生于情绪激动、活动剧烈的情况下,由于出血压迫颅脑神经,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出血以及呕吐等情况[3]。同时,由于脑出血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十分担心未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时,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以及行为动态,同样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积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十分有效[4]。
本研究经过讨论,联合组治疗依从性60例(93.75%)显著高于常规组48例(75.00%),联合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神经恢复效果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4.结语
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能够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使其正确认识和面对疾病,遵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接受有利健康的生活行为,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李红梅,范恒俊.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术前应激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162-164.
[2]舒俊.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术前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3):251-252.
[3]孙艳秋.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9):159-160.
[4]赵文霞.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中应用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3):97-98.
论文作者:江永琴,郭良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心理论文; 高血压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常规论文; 病程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