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挑战 努力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之社会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学论文,直面论文,非公有制经济论文,努力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的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1999年全国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超过33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的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产值达22198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0.6%,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已是中国经济棋盘上举足轻重的大“车”。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崛起,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社会功能也日渐增强,正成为社会结构中新近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和青年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概要而言,其对青年的影响是:导致了青年职业分布变化。1999年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业的人员已达10088万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年,占整个青年劳动人口中相当大的比例,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其从业青年还将进一步增加;引起了青年新的群体和阶层分化。当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青年企业家、青年白领和打工青年等青年群体的出现与非公有制经济崛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促使青年行为模式呈现新的特点,比如青年职业流动日益频繁、参与竞争更为主动等等;此外,它还对青年的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崛起的大势及其带来的巨大、深刻变化,回避没有出路,徘徊就是落后,共青团必须直面挑战,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的建设,把团的组织和工作渗透到最蓬勃兴旺的领域中去,覆盖占青年总数相当比例且日益增长的非公从业青年,将他们吸引和凝聚在团组织周围。这是关系到共青团能否履行好党赋予的联系、教育、服务青年职责,进而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大战略课题。
值得强调的是,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化起步最早、程度最深、最为彻底的领域,探索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发展出一套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青年特点的组织职能、结构和机制,对指导逐步走向市场的传统领域团组织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某种角度讲,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实际就是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团建新路的“排头兵”和“实验田”。
二、非公有制经济之团组织所处环境考察
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因此,本文将剖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青年的主要特点,以便更深入地把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基本规律。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包含范围很广,类型很多,分类叙述十分庞杂,只好以社会学的理念从团建工作的视角概括它们不同于国有企业的一些共性。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主要特点
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粗粗一瞥,首先感受到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类型千差万别。它们的规模大小、所有制结构、管理模式等各不相同,其中对团组织建设的差别性影响最为显著的是规模。在规模较大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团员青年较多,管理较为规范,采用传统的单位建团的办法还有一定效果。在那些量大、面广、分散的中小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由于团员青年较少,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建团条件,单位建团的方法显然行不通。然而,恰恰在这些单位中却散布着大量的团员青年,据测算,约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青年总数的70%。此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办法只能是突破单位建团模式,走联合之路,走社区之路。
走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便发现它的第二个特点,单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不稳定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生生死死十分普遍而频繁,企业成立没几天就关张已是司空见惯。据调查,广东省近5年每年有9.3%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注销或倒闭,单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平均寿命为3.7年。就是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或集团里,其下属的分公司和分支机构也经常变动。企业的不稳定使非公团组织,特别是单位建团的非公团组织难以稳固下来,往往随着企业衰落、消亡而不复存在。这与国有企业团组织差别非常大。在国有企业调查中,即使企业十分不景气,员工都放假回家了,单位团组织至少形式上还保留着,有的还能开展一些活动。就算最后破产、解体,在安排下岗青年工人等方面团组织还发挥一些作用,做好组织转接等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
再深入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去,我们看到这些企业更多的特点。它的第三个特点是独立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无主管单位、不隶属于任何条条块块的独立实体,党组织和政府的权力不易直接作用到企业内部。其独立性给团组织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在其中建立团组织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更多依赖企业经营者个人意志。二是团的上下级组织关系不十分明确,需进一步理清。在传统领域,团的组织隶属关系一般随党组织或按单位隶属关系确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由于党组织未建立等原因致使团组织隶属关系不易确定。
第四个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经济效益取向。这一取向使企业的经营者对团组织往往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这也可能是误会造成的,大多数“老板”们既怕团组织带领员工跟他对着干,又怕建立团组织要增加人员和开销。那些已建立团组织的企业,不是经营者看到了团组织通过开展服务生产的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益,树立形象,就是对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另有所求。前一情形中,团组织面临着更加科学和严格的管理袭夺工作领地的威胁,而后者只能个案发挥作用,不可能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提供制度性支持。强烈的经济效益取向还使企业不会给团组织多少经费、阵地等物资支持,不允许团的工作和活动挤占生产时间,要么与生产融合,要么向业余发展。
第五个特点是,对员工的生活和个人发展不太关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员工是雇佣关系,仅有较单纯的经济联系,导致企业缺少“丰富职工业余精神生活”的动机,缺少为员工排忧解难的热情,缺少为员工职业以外的技能培训和发展提供帮助的意愿。少数企业在这方面做些工作,其动机往往是消极的,为了不出事。2001年,浙江对非公做作业青年的调查佐证了这一观点,只有5.5%的非公从业青年遇到困难时会向老板或企业求助。相反,在国有企业,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单位。这一特点,一方面限制了非公团组织依靠企业资源服务青年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团组织有广阔的舞台。
(二)非公从业青年的主要特点
作为当代青年的一个群体,非公从业青年具有竞争意识增强、价值观多元化等当代青年共同特点;在此研究的是他们独具的或强烈表现出来的特性。
1.具有显著的流动性。据上海浦东新区对“白领”青年群体调查,三资企业中有71%的青年换过职业、私营企业中为56%,远远高于国营大中型企业的38%。本人在上海、江苏、广东的访谈,也佐证了这一判断——非公从业青年在同一企业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许多企业经营者抱怨,约2至2.5年非技术类员工要换一茬。团员青年快速流动,对团组织而言,意味着组织成员和工作对象不断变化,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会有一定的消弱,有时因为团干部跳槽等原因还会影响团组织正常运转,大大增加非公团组织工作难度;对团员青年而言,快速流动易产生过渡心理,视己为过客,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团的组织和工作中来。一次访谈中,我碰见一位曾经做过团支部书记的“打工仔”,他对团组织的感情挺深,对非公团组织工作也比较认同,问及他为什么不愿参与有关工作和活动时,他说,在这就干半年,懒得花这份力气。
2.青年层次分化明显,不同层次的青年需求差别较大,而同一层次的青年需求相对一致。白领、蓝领是非公从业青年最主要的两个层次,教育、收入、职业、地位、社会交往等差别,使两个层次的青年几乎没有共同需求。在温州正泰集团调查时,我发现该企业从业青年的层次更多,大致可分为管理层青年群体、技术层青年群体、销售人员青年群体,普通操作工青年群体、杂工青年群体,不同群体间往来较少。在需求方面,管理层、技术层青年更热衷于文化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认为在学习成才方面团组织帮不了多少忙。相反,普通操作工青年则迫切希望团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等工作。从事销售的青年,抱着一种游离的态度,觉得一切都无所谓,相比之下,他们愿意参加一些社交、娱乐活动。杂工青年则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他们的典型态度是,只要组织叫他们,自己就去,反映出一种希望被关怀的需求。青年群体的分层,需求团组织设置上相应调整,不能把需求迥异的青年拉郎配在一起。同时,同一层次的青年需求相对一致为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价值判断和取向比较务实,有点功利化。由于非公从业青年面对谋生和发展的巨大压力,他们在判断事物时,习惯性从自身利益出发,以对自己是否有实际收益作为决定参与与否的基本标准,这些标准有时候是非常现实而具体的。功利取向的背后,意味着对组织的责任和义务意识相对淡漠,非公团组织必须靠自己的工作和服务来换取团员青年的支持。这也要求上级团组织给非公有制团干部予更多的关怀,帮助他们在团的岗位有较大的收获,稳定非公有制团干部队伍。
4.有维护自身权益的需求和愿望。在职业生活中,非公从业青年的“打工”意识普遍较重,对企业归属感不强,自视为被厂方摆布的“劳方”,即使是白领青年也有不同程度的不安定感和被剥夺感。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没有像国企那样引以为援的单位,他们时常感到自身力量有限,势单力薄,孤立无助。遇到困难时,只好把求助目光转向亲属、老乡等个人社会关系。不安定感、被剥夺感和无助感在不同层次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越底层的青年感受越明显。面对这样的境遇,非公从业青年心底里十分希望有组织来帮一把,有组织站出来代表和切实维护他们的利益,而这正是共青团不可推卸的职责。
通过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青年的剖析,能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给非公团组织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全新挑战,这些挑战有别于国有企业团组织面对的问题,它们是:建团缺少有力的政策依据,生存受到威胁;所处环境变化不定,团组织自身不易稳定;从单位获得经费、阵地等资源的难度增大,单位作为组织依托的作用大幅下降;能够借用的行政手段和行政权力几乎没有;组织成员、工作对象快速流动且层次分化,需求务实而具体;传统的工作时间和内容受到日益严格、科学管理的挤占。
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的对策
应对挑战,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必须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青年的特点,突破传统框框,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进行全方位调整和转变,特别要把握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合理分解和整合职能,使非公团组织职能具体而有所侧重。团组织三大基本职能是确定的,但对具体的团组织而言,应根据组织层次、工作对象、外在环境要求,把总的职能进行分解,使之具体化,做到有所侧重。在职能分解的基础上,要加强不同组织层级、不同类型的团组织间的职能搭配和职能整合。比如维权职能,在单位内建立的团组织可少承担点,而依托社区或联合建立的团组织则可多承担些。
非公团组织职能分解和整合应围绕服务团员青年来展开。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大多数非公团组织虽避免了单纯管理、教育团员青年的倾向,但服务团员青年工作仍然有待加强。同时,也因为非公团组织,特别是按单位建立起来的团组织迫于生存发展的压力,易把工作重点放到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生产、发展上,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调查中,曾发现有些非公团组织劳动竞赛等工作干得很出色,得到了企业经营者的高度评价,但忽视了对团员青年的服务,结果被部分团员青年戏称为“资本家的二狗子”。虽然我们提倡找企业经营者认可、青年欢迎的工作结合点,但必须牢记团员青年才是团组织的根本。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做好服务团员青年工作,要注意针对青年的不同层次,研究他们的需求,确定团组织的具体职能和工作重点,切忌“一勺烩”。从实践看,技能培训、文体活动和维权工作是大多数非公团组织容易抓住的三项工作内容。
(二)多种组织形式、组织依托,灵活设置团组织。传统的建团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单位为依托,按单位建制建立团的组织。大量中小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涌现和单位作为组织依托作用的削弱,单纯单位独立建团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团建工作需要,突破单位限制,创新建团形式,寻找新的组织依托,灵活设置团组织势在必行。近些年来,各地创造了联合建团、公寓建团、社区建团等多种有效方式,迈出了向单位、社区、阵地等多种组织依托转变的可喜步伐,今后要进一步探索,力求百花齐放。
(三)提高组织管理的开放程度。这是团员流动性增强、平等和独立意识提升的必然要求。提高开放程度,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团员流动的管理问题。这一问题既与团组织吸引力有关,也与传统的管理办法不适应组织成员大量流动有密切联系。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庞大的团组织与团员个人的组织联系是通过特定的支部发生的,有点象单线联系,点对点联系。这种管理模式比较严密,但也相对封闭,一旦团员离开了这个支部,又没有来得及转接组织关系,那么,团员就与团组织游离了。在团员频繁流动的情况下,组织关系转接的老办法“成本”太高,根本满足不了团员流动管理的需要。新的管理模式是,使团组织与团员的关系变为象地球与卫星的关系,团员与团组织整体发生联系,而不仅仅是特定的支部。目前,有的地方团组织正在尝试流动团员身份确认制度,有的准备利用网络等新技术来加强团员管理。二是把服务和管理结合起来。比如,可凭团籍身份在青少年宫、订阅中青报时,享受团组织提供的某些优惠服务,并在团籍档案中记录团员提供和享受服务的情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三是加强团内民主建设,提高团员对团内管理的参与程度,力求做到团员知其事、谋其事、与其事。要真正落实团支部按期换届,做到团支部委员和书记选举产生,这是增强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四)学会运用群众化、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建立符合群众组织性质和特点的工作运作机制。
(五)资源获取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在国有企业中,团组织是准行政部门,工作经费、活动阵地由企业担负。非公团组织不能指望老板们出钱出地,靠拉赞助、搞创收也不现实,希望只能寄托在上级团组织身上。上级团组织钱从何来?一是向财政要。现在各级政府给共青团拨的只是机关人头费和办公费,除青少年宫建设维修经费外,几乎没有青少年事业费。过去财政拨款没有该项目,因为它已由各个单位代为支付。随着形势变化,财政拨款新增此项是合理的。当然,争取这项拨款难度不小,需要全团上下,特别是团的领导机关不懈努力。二是要加强团属产业建设,壮大团组织经济实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物质依托要做好团的工作不现实。随着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团组织象以往那样获取社会财富的可能性很小,要未雨绸缪,抓紧时间多多划缘,壮大实力。要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鉴于团干部流动较快,可成立经营团属产业的专门委员会,委员会对同级团的委员会和代表大会负责。专门委员会采取委托基金管理等市场化的手段经营。只有逐步建立起团组织稳定的财源,才能给基层团组织,特别是非公团组织以有力支持,增强组织内聚力。
(六)建立适应动态环境的团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不能把视野局限在单个团组织身上,局限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内,必须从全局出发,调整团的基层组织体系。
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本身比较稳定,团员青年流动较少,基层团组织处于相对静态环境。与之相适应,团的基层组织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团员编入特定的一个支部;(2)支部自转能力较强,发挥基础性作用;(3)按单位隶属关系确定团组织隶属关系;(4)系统间、条块间、支部间相互隔离。(5)青少年宫等阵地不发挥组织结构的作用。整个团的基层组织体系就象倒立的树枝形状,越向基层,组织分散、分割得越严重,整体性越不易体现。动态环境下,这种组织结构既不利于发挥团组织的整体优势,又缺少足够的弹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动而及时调整自身结构。
适应动态环境,团的基层组织体系应当建成不同组织单元间联系密切、结为一体、具有自适应能力的网状基层组织体系。当前,可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索:(1)探索对团员的多重覆盖。传统的做法是,团员被编入特定的支部,在所属支部该团员享有权利,覆行义务。对另一个支部,他就是陌路人,没有权利,没有义务,与普通青年没有太大的分别,从某种意义上讲,团员只在所属支部才是团员。这种做法固然非常严密,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组织上的高度分割,易于培养团员对所属支部的感情,而不利增进对团组织的情感。应允许团员同时参加多个支部,在支部范围内享有团员的一切权利,履行相应义务。从团组织的角度讲,就是对团员的多重覆盖;(2)推进团组织隶属关系属地化。明确不论企业大小,都由所在街道、工业区、开发区等团组织负责建团。建团后,由所属地区团组织领导,已建立的非团组织要逐步划归所在地团组织领导。团组织隶属关系属地化,使建团责任单位与需建团的领域在空间上密切联系,有利于团的基层组织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目前,鉴于街道、工业区等团组织力量有限,上级团组织可暂时代为建团和管理;(3)鼓励和促进支部之间横向联系,增进合作;(4)增强街道、工业区、开发区团委(团工委)的功能和力量,使之成为团的基层组织体系中的枢纽,发挥核心作用。特别强调的是,所属地区各级团组织要设计统一的、适应非公团组织特点的经常性工作。正如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在组织和成员被分散的情况下,分散、零散地开展工作难度大、成本高,不易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统一的经常性工作,既可给非公团组织以强大的外在支持和推动力,又利于争取社会认同和支持,密切上下级团组织的联系,增强团组织凝聚力;(5)充分发挥青少年宫等阵地的组织结构功能。长期以来,青少年宫等阵地与团的基层组织体系是分离的,仅仅发挥阵地的作用。世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组织——宗教的组织方式表明,阵地的组织结构功能十分重要,把阵地与组织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变阵地为基层组织,将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可尝试赋予青少年宫等阵地建立团员联系站的职责和权力,联系来参加活动的团员青年,进而建立相应的基层团组织。这是一种有前途的组织方式,适宜覆盖量大、面广、分散的非公从业团员青年。
(七)要创新团建评价标准和机制。要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非公团建,正视单个非公团组织的松瘫、解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有一些非公团组织随着企业兴衰、团员青年流走而松瘫、解体,同时有更多的团组织建立起来,总体上保持动态平衡。要从一味追求消灭团建“空白点”中解脱出来,用团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来评价非公团建。所谓组织覆盖,指通过建立团的组织,把团员青年团员、凝聚在周围。所谓工作覆盖,就是通过团的工作影响团员青年,使他们心向团组织。评价非公团建工作既要讲组织覆盖率,尽可能广泛地建立团组织,更要讲团的工作覆盖率,用团的工作去影响团员青年,特别是那些地方不易或者无法建立团组织的地方。要创新工作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团员青年广泛参与评价团的工作和建设情况的办法和渠道,并使之制度化,从制度上解决脱离团员青年的问题。
综上所述,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就要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青年的特点,实现全方位转变:在组织职能上,要从职能分解不充分向科学合理分解和整合职能转变;在组织设置上,要从单一的组织形式和组织依托向多种组织形式和组织依托转变;在组织管理上,要从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向更为开放的管理模式转变;在工作运行机制上,要从依靠行政手段为主的传统运作方式向群众化、社会化的运作方式转变;在资源获取方式上,要从依靠单位为主向依靠上级团组织为主转变;在组织体系上,要从适应静态环境的组织结构向适应动态环境的组织结构转变;在工作评价上,要用发展、动态的眼光衡量工作,逐步建立起团员青年广泛参与的评价机制。只有实现这些转变,团组织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探索出全新的团建之路,使团组织永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