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及备考策略评述_高考论文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学科试题评析及备考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试题论文,全国高考论文,物理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2004年全国高考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之后,2005年的全国高考传承了去年高考的成功经验,教育部考试中心同时为全国不同地区命制了三套理综试题,北京、天津仍实行自主单独命题,为理综卷,江苏、广东、上海三省市则采用单科卷,即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五套理综三套单科卷,这八套试卷难度设计不同,适合不同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的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一份试卷面对全国”的弊端。今年的八套试卷,继续坚持了“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命题原则,基本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指导思想,试题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命题不拘泥于大纲和教材,但决不超纲,杜绝了偏题、怪题。本文从卷型结构、试题特点、备考策略等三方面与大家一起探讨,企望对今后的教学及2006年的备考有所裨益。

一、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卷的基本结构

1.2005年理综卷的学科比例特点

今年的五套理综卷中理、化、生三科内容的占分比例与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基本一致,下表1是自实行理科综合考试以来五年的理综卷中三科内容的占分比例与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从中可以看出理综卷发展的轨迹。

表1

学科 物理

化学

生物

大纲规定课时比40%

40%

20%

2001年40%

40%

20%

2002年40%

39%

21%

理综卷中占分比 2003年40%(120分) 40%(120分) 20%(60分)

2004年40%(120分) 36%(108分) 24%(72分)

2005年40%(120分) 36%(108分) 24%(72分)

注:全国三套理综卷及北京、天津两套理综卷的体例、学科分比一样,本表不单独罗列。

如表1所示,经徘徊式的摸索,近两年理综卷中物理仍占120分,保持了多年的稳定势态,化学略降而生物上升。预计这种结构比例会保持下去。

2.2005年理综卷中物理学科内综合题与跨学科综合题比例特点

2005年理综卷坚持了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以跨学科综合为辅”的原则,突出了对学科主干内容的考查,除北京卷31题第一问有一点学科间综合的影子(如果一定要找出学科间综合的话),其他试题均是单一学科内综合的试题。这种组卷模式,充分考虑了理科中这三个学科的特点,考虑了目前中学实行分科教学的实际,有利于比较深入地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中学的基础教育、教学。下表2是近五年来理综卷中物理学科内与跨学科综合题占分比例情况:

表2

年份 物理学科内综合

跨学科综合

题号 占分 百分比

题号

占分 百分比

2001年16—24、29、31

102分 83%

8、28、3020分 17%

2002年15—20、26、27—30

103分 86% 2917分 14%

2003年15、19—20、21、23、24、25、34

87分 100% 无 / /

2004年15、18、19、20、21、23、24、25

84分 100% 无 / /

2005年14—25

120分 100% 无 / /

回忆这几年跨学科综合题的发展,可以这样形容,当跨学科题首先在教育发达省市出现时,教育界一片呼声为其叫好,可谓“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于是,跨学科综合题迅速风行,热度直线上升。接着广大中部地区也纷纷效仿,可谓“月亮走,我也走”。在经过理性与痛苦的思考之后,我们从中学基础教育的实际现状与需要出发,最后发现这终究是一个“无言的结局”,可以大胆猜测,这种“拼盘式”的结构在近几年内是不会再发生变化的。

3.2005年物理学科题型分布特点

在经过几年的摸索之后,无论是理综卷还是单科卷,题型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和稳定,我们可以通过下列两表发现近五年理综卷中物理题型演变的轨迹和今年单科物理题型分布的详细情况(其中理综卷以全国卷Ⅰ为代表)

表3 近五年理综卷物理试题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占分比例

项目 物理科总分选择题

非选择题(含实验题)

年份

题量 满分值 占分比例 题量 满分值占分比例

2001年127分9.557 47.5% 2.55652.5%

2002年120分6 36 30%

3.58470%

2003年120分8 48 40%

4 7260%

2004年120分8 48 40%

4 7260%

2005年120分8 48 40%

4 7260%

表4 2005年两套物理单科卷的题型分布及占分比例

项目物理科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题解答题

年份总分

题量

满分值 占分比例

题量 满分值

占分比例 题量 满分值 占分比例

题量

满分值 占分比例

江苏卷 150分 10 40

26.7%无 / /

2 22

14.7%

6

80

58.6%

广东卷 150分 10 40

26.7%无 / /

2 20

13.3%

6

90

60%

上海卷 150分 8

40

26.7%5 2015.3% 5 32

13.3%

5

58

38.7%

由上表可知,理综卷结构已趋于稳定,单科的江苏卷、广东卷几乎完全相同,也趋于稳定。而上海卷较为独特,题型更加丰富,可见对能力要求更高。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同是选择题型,今年全国理综卷第Ⅰ卷的选择题是不定项选择,而此前一直是单项选择题,这也是今年全国理综卷题型变化最大的一点(北京、天津理综卷物理选择题仍为单项选择,与去年比较,没有变化)。这种由单项变不定项的变化,直接加大了试题的难度,从阅卷情况看,失分现象普遍较为严重,不定项选择题从而也成为制约着考生学科得分的重要因素,是理科考生的一道“槛”,不攻克这一题型,想取得高分是不可能的。从教育与考试的角度出发,这种不定项选择题大大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和信度,是鉴别考生知识能力高低的“试金石”。预计,这种不定项选择题会保持下去的,面对这种变化,考生只有在“双基”上痛下功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2005年物理试题各部分内容分布比例

一张试卷想对中学所有章节及知识点进行考查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成功的试卷总是突出主干知识,所考查的知识点布局应与中学教育的基础作用和考生的后续学习的需要紧密联系。各部分内容分布的比例在符合上述原则和考试大纲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针对使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下面的表格5列举了2005年理综卷(全国理综卷以Ⅰ套为准)及单科卷考查内容分布的分值及占分比例。

表5

从表格5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理综卷中力学和电学部分的占分比例一般不低于40%,而在单科卷中则一般不高于40%,这是因为理综卷物理科题量所限,而单科物理题量相应较大,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亦较大所造成的。显然,力、电是物理学科的核心主干内容,总分约占80%,不可小视。

二、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

1.试题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所考查的知识布局基本合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的能力

今年的五套理综卷及三套单科卷中物理试题的内容与教学大纲、《2005年考纲》及教材的主干内容相一致。从整体上看,八套试卷完全覆盖了《2005年考纲》的17个单元,涉及的知识点亦占全部知识点的比例高达81%,从上文表5可以发现,今年的试题更注重基础,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选择题强调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今年的理综卷对光学、原子物理、热学、机械波的考查仍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天津卷以实验题形式考查了利用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学生实验);而单科卷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则较为丰富,有选择题、实验题和解答题或作图题,如广东卷第13题则设两小题,分别考查了原子能级跃迁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江苏卷第15题以作图题形式考查了洛埃利用单面镜完成光的干涉实验。对力学和电磁学的考查,所有的八套试卷都分配了相当的分值和题量,题型也从选择到解答,丰富多样。而实验题仍以电学实验为核心,共出现了8道。今年的解答题仍以力学、电磁学、力电综合为核心,这与高考之前样卷及平时模拟训练的风格相一致,试题给人以一种亲切感,显示出了高考的稳定性。这种命题风格能较好反映考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中学的基础教育亦有很好地导向作用。

2.试题坚持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命题原则,增大了试题的思维容量,注重对思维品质的考查

试题从知识考查向能力考查转化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方向和特点,即在试卷长度有限(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理综模式高考的省市越来越多的今天)的前提下,要对考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检测和区分,对试题就要求既有知识面的宽度,更要有思维的深度,这一特点在今年的高考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重在一定的情景中去理解和应用

例1 (2005年天津理综卷16题)将硬导线中间一段折成不封闭的正方形,每边长为l,它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如图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速为n,导线在a、b两处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外电路接有额定功率为P的小灯泡并正常发光,电路中除灯泡外,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灯泡的电阻应为()

解析 本题核心目标是考查交流电的有效值,直接运用的基本规律是全电路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但要完成本题还须首先从交流电的产生、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与有效值的关系以及转速n与角速度ω之间的关系上入手,求出该过程的有效值代入计算,才能顺利选出正确答案B。

(2)提供新颖的答题背景材料,重在考查信息的提炼和整合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例2 (2005年全国理综卷Ⅰ15题)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由u和组成 B.π[+]由d和组成

C.π[-]由u和组成 D.π[-]由d和组成

解析 本题尽管难度不大,但解题所需的依据只能从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中提取,即命题者已规定好了“游戏规则”,而这些信息或“规则”又是考生以往所不知道的,这要求考生有很强的自学应变能力。本题正确答案为AD。

(3)注重对图象,图表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图象问题是中学物理中的极重要的部分,考查的方式通常有图象的绘制、图象信息的判读与综合运用等。2005年的高考,图象问题被得以重视,无论是从题量还是题目难度、区分度上均体现了其重要性。从数量上讲,今年高考物理题中涉及图象的考题多达20道,主要分有这样几类:波动图象的判读、粒子运动轨迹图象的绘制、电学图象的绘制,热学P-V图象的判读与绘制及运动图象的(v-t图和s-t图)的判读。

例3 (2005年全国理综卷Ⅰ20题)如图,在一水平放置的平板MN的上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许多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相同的速率v沿位于纸面内的各个方向,由小孔O射入磁场区域。不计重力,不计粒子间的相互影响。下列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带电粒子可能经过的区域,其中R=(mv/Bq)。哪个图是正确的()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确定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可能运动范围,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所要选择的图象不是粒子某一次运动的实际轨迹而是粒子可能到达的范围,这正是本题的难点所在。可以这样巧妙地分析:当粒子垂直于MN边界射入磁场区域时,轨迹为一圆心在MN线上位于O点左边R远处的一半圆,这是粒子向左能到达的最大范围。随着粒子入射速度方向的向右变化,想象该动态圆也以O点为固定转轴向右旋转。当粒子速度方向平行于MN向右时,即决定了它向右和向上所能到达的最大距离,综合以上推断,正确图象为A。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理综卷Ⅰ的压轴电学大题也是一个涉及到粒子在有界电场中运动可能范围的图象确定问题,足见图象类问题的重要性。其他较有代表性的图象题还有上海卷的第5题、11题、15题、18题和21题,还有江苏卷的第11题。限于篇幅,不一一解析。

(4)注重对思维品质的考查,使物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技巧由隐性考查走向显性考查

学科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技巧是比学科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东西,两者的区别就好比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的区别。2005年高考对物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技巧的考查力度加大,如天津理综卷25题在求“PET回旋加速器”中质子加速电压和加速时间时,就是要将质子在电场内的分段加速运动等效看成是沿直线的连续加速运动,从而套用匀变速运动规律求得所需参量,这就用到了过程等效的思维方法。再如上海卷4题就要用到对称法和等量代换法。该卷7题更是将对思维方法的考查推到了极至,是一道极富探究性和人文精神的经典名题。因题目较长,不便实录,读者朋友可以找到原题细细品味个中神韵。

(5)增加试题的开放性,突出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的全面性和严密性及创新精神

例4 (2005年全国卷Ⅱ24题)在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的空间中取正交坐标系Oxyz(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已知电场方向沿z轴正方向,场强大小为E;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重力加速度为g。问: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从原点出发的质点能否在坐标轴(x、y、z)上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若能,m、q、E、B、v及g满足怎样的关系?若不能,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对思维的全面性和严密性要求较高,分析可这样进行:

已知带电质点受到的电场力为qE,方向z轴正方向;质点受到的重力为mg,沿z轴的负方向。

假设质点在x轴上做匀速运动,则它受的洛仑兹力必沿z轴正方向(当v沿x轴正方向)或沿z轴负方向(当v沿x轴负方向),要质点做匀速运动必分别有

qvB+qE=mg①

或qE=qvB+mg②

假设质点在y轴上做匀速运动,则无论沿y轴正方向还是负方向,洛仑兹力都为0,要质点做匀速运动必有

qE=mg③

假设质点在z轴上做匀速运动,则它受的洛仑兹力必平行于x轴,而电场力和重力都平行于z轴,三力的合力不可能为0,与假设矛盾,故质点不可能在z轴上做匀速运动。

此外,广东卷13题第(2)问要求考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实质的理解,是一道对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好题,不少考生有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失分不在少数。

3.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加强了对实验考查的力度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探索“物之理”的不可替代的途径,各级各类物理考试,实验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今年的八套试卷的实验题既体现了对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又不脱离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实验题分数约占物理总分的15%,从宏观上看,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命题方式与往年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2004年以前的理综卷物理实验题只有一道,所考查的内容相对比较单一,一般是一道电学题,如伏安法测电阻,然后,试题从不同的角度和能力要求设计不同的小问题进行考查,而各个小问题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这道实验题的主干来设计的,而今年的全国卷Ⅰ、卷Ⅱ均是采用一个实验大题包含了两个小题。这两小题所考查的内容不同,分别是选自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中第1小题相对较易而第2小题相对较难,是实验题的核心。这种方式扩大了对实验知识的考查范围,降低了单个实验题的分值,提高了试题的信度和区分度。

(2)实验题的题型丰富,设问方式灵活

各套试卷的实验题均推陈出新,不仅考查了器材的选择,电路原理图的绘制、电学实物图的连接、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图象的绘制、电路故障的判断及误差分析,更考查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这样实验知识去设计或解决较新的实验情境即常说的开放性探究型实验题,如北京卷22题的“电学黑箱子”问题便是很好的一例。

(3)实验题的取才广泛,重点突出

今年的实验题取材广泛,除设有考查热学实验外,从力学到电学、光学,均已涉及,且以电学实验为主。其中涉及电学的实验有8道,光学实验题2道,力学实验题4道。这些实验题有的是课本上经典学生实验,而更多的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创新题,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利用基本原理、方法进行创新的能力,力求达到“只有动手做过实验才能得高分”的实验命题思想,对今后的实验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重视对考生表达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实验题基本上是主、客观题并存,而以主观题为主,还有一些开放性题型和探究性题型,答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较大,大多要求考生用简洁的文字加以表达,注重对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如天津卷22题第2问,广东卷12题,上海卷14题及18题等。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考物理的重要考查目标之一,高考物理也一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看考生是否真正懂得了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物理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考查了考生的基本素质,考查考生能否通过阅读和理解试题所给出的物理情境,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将所获得的知识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建立物理模型,寻找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从而最终解决问题。这类试题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向:

(1)联系日常生活、生产现象。如:全国卷Ⅰ第23题“原地起跳”;全国卷Ⅲ第25题“杂技表演”;北京卷第14题“雷声与闪电时间差测距离”;上海卷第10题“塔式起重机吊臂”、第10题“滑板运动”等。

(2)联系科学、技术的应用。如:广东卷第8题“钳形电流表”;上海卷第23题“激光器和传感器的运动”等。

(3)联系近代物理科学或科学发展的前沿。如:北京卷25题“电磁炮”;天津卷25题“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等。

5.适度关注社会热点和教材新增内容

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激发考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其科学素养。对新增内容的考查可以检测考生知识面的宽窄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今年高考试题在这方面做得较为恰当,一是题量不太多,二是与热点事件结合得恰当,有助于物理的教学,如:北京卷第16题“国际物理年”(该热点亦在上海卷第6题和江苏卷第2题中得以体现);天津卷第20题“德布罗意波”(该新增内容在江苏卷第6题中也得以体现)等。

三、2006年高考复习思路和策略

综上所述,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较好地实现了《2005年考纲》提出的命题思想,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加强实验、稳中求变、适度调整等特点,面对2006年高考,笔者根据自己对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的分析认为,2005年对以后的教学和备考有如下启示。

1.钻研“双纲”,注意对比,准确把握复习备考的方向

研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近年的高考试题,才能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考试范围以“教纲”为准,能力层次以“考纲”为准,《考试大纲》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它明确了高考的性质、目的、内容、能力要求和形式,不仅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规范高考复习和考生备考的重要指南。高考试题则是《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最典型的呈现方式。故此,要提高复习效率及针对性,首先就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最新《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历年高考试题,关注《考试大纲》中变化的知识点在新、旧教材中变化的知识点的变化意图;比较新的高考样题与原考题的变化及变化意图;要重视新教材中新增内容的复习。

2.立足学科,突出主干,全面系统提高

鉴于现在的理综卷基本上每道题都是一个“小综合”而且是拼盘式的,物理的复习仍应立足学科内综合,突出主干重点内容的强化训练和讲解。力学和电学是中学物理的主干部分,高考试卷中,力学和电学所占的分数约为80分,并且具有一定区分度的试题也多出现在这两部分知识内容之中,这两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也天然地紧密,因此,应当通过专题加练习的形式,加强主干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弄清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牵一点、起一线、连一片、构一体”的目的,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那么,究竟哪些知识是主干内容呢,它们是:力学:①匀变速直线运动②牛顿运动定律③动量守恒定律④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学:①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②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和电功率的分配③电功和电热、电功率④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⑤安培力,左手定则⑥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⑦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光学:①光的反射与平面镜②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热学、原子物理学也是中学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必考的内容,且试题难度小,容易出成绩。故此,绝不能忽视这两部分的复习,建议同学们采用回忆式复习法,回忆靠联想,联想靠理解,回忆复习思维量大、记忆效果好,在回忆过程中能够整理知识使之网络化,有温故而知新的妙用。

3.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构成物理学的基础,基础知识是分析、判断、解答问题的依据,离开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任何有关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都是毫无意义的。基础知识既是高考的重点,也是能力生成的前提,当前的命题,往往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关心或面临的重大自然与社会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考生在熟练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走出书本和课堂,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把教材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处理问题的建模能力。要求我们教师一是在基础教学中加强“建模”能力方法的指导,二是通过信息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建模”能力训练。当然对于实际问题需要把握一个度,不要盲目赶时髦,跟形势,适可而止,不可本末倒置。

4.加强实验教学与训练,重视学生动手实验,切实培养实验技能

实验题是物理考试中赋分最高也是失分最多的题,也是制约着理科考生的一个“瓶颈”,实验的复习应注意:

(1)注意迁移变化,要求考生能运用所学过的实验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必须在迁移变化上狠下功夫,而迁移变化的基础是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真正理解,同时注意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进行“发散”和“求异”思维的训练,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将这一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相同或相似的实验中去。

(2)关注误差,实验题的一个重点而且较难的问题是误差分析,新考纲对误差的要求是“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结果,间接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运算不做要求。”这就要求考生:直接测量读数时要按照误差理论进行,该估读的一定要估读;选择器材、设计方案时要注意减小误差;实际操作过程和数据处理时注意减小误差。

(3)做一做,实验题虽是“纸上谈兵”,但在命题时总希望把“做过实验的”和“没有做过实验的”有所区分,同时,不亲自做一做,很难发现问题,很难达到对问题的真正理解,老师应当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做一做”,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4)重视力、热、光实验。近几年的实验题几乎全是电学实验和基本仪器的读数,但今年的特点已向我们发出了信号:“一电一力”或“一电一光”或“一电一其他”式的实验命题方向已明显,要求我们在把电学实验放在重点位置的同时,应不忽视其他部分的实验。

5.讲练结合中倡导独立思考和规范性解题,提高表达能力

高考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能力的提高,首先依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独立深入思考和刻苦钻研,依靠学生正确的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踏实的学习作风,落实在高考中就是规范的解题习惯。高考试卷中的主观题,就是让考生向评卷人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以评定其知识水平的高低,思维品质的优劣和表达能力的强弱。而长期以来,考生普遍问题是表达能力较差,如何规范地解答主观题呢,怎样做才算规范呢?下面几个问题需注意:规范解题的总原则是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题解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仅有几个干巴巴的公式。其中“必要的文字说明”包括对非题设字母、符号的说明,对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对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的说明,对解题依据的说明等等。可以总结为五个“W”:“Who”,研究对象是谁;“Where”,所研究的是哪一段过程;“Why”,是因为什么原因;“Which”,所列方程是依据哪一物理定律或定理;“how/(much),”解得结果是多少。对于解题中的方程的书写要规范,如要用字母表达的方程,不可掺有效数字;要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更不能方程套方程;要利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可用连等式;方程要完备等等。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如“代入数据”的中间过程可不写,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判断而不必证明,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数字相乘用“×”而不用“·”,文字式做答案的,所有字母必须是已知量等等,物理符号系统、物理学科语言必须规范,力求避免低级错误,做到不失冤枉分,题目的最终答案有讲究,对题目的所求,必须明确回答,或者在行文中已经设定,或者在最后加以说明。物理数据若是近似值,不得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结果,如无特殊要求,一般取2至3位有效数为佳。矢量取负值时应说明其含义,对所求的矢量只说明大小是不完备的,要说出方向。

此外,老师还应重视对考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其应变能力和应试技巧,即要重视对考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考生都以积极的心态,信心百倍的迎战高考。

标签:;  ;  ;  ;  ;  ;  ;  ;  

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及备考策略评述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