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水症的中医辩证治疗分析论文_鲍传萍

肾水症的中医辩证治疗分析论文_鲍传萍

鲍传萍

(哈尔滨市双城区中医医院二楼门诊 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肾水症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肾水症患者30例,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肾水症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完全缓解17例,完全缓解率为56.67%,临床总有效率90.0%。结论:中医治疗肾水,标本兼治,全身的调理,疗效巩固,推迟或减少复发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肾水症;中医;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057-02

肾水症凡外感风邪,肺气不宣,或脾失健运,水湿滞留,引起肾水液循环障碍,症见水肿,血尿,尿少或尿液浑浊,腰疼眩晕。兼有发热恶心,厌食,倦怠等症者[1]。肾水为常见多发病,儿童及青年罹患最多,四季均可发病,相当于西医的肾小球肾炎,应当积极防治。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肾水症患者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16例,年龄17~59岁,平均年龄22.5±2.5岁;病程9个月~28个月,平均病程 22.5±1.5个月。

1.2 方法

1.2.1实证 (1)风水泛滥:风邪袭肺,肺气不宣,通调水道,下输肾与膀胱之职失司,肾气化失常,而致水肿,小便不利等症。风为阳邪,其势最速,邪留肌表,故见表证寒热畏风等。表邪外束,肺气不宣,气机不利,则 见咳嗽喘促之症。咽喉为肺卫之门户,风邪外袭,首当其冲,故疼痛。脉浮弦数等,舌红苔白等亦为邪留肌表之象。治疗应为宣肺祛风,利水消肿。处方采用中药防己黄芪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2)水湿浸渍:肾与膀胱气化不宣,水湿内聚,水湿之邪留滞肌肤,症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水势日增而无出路,故肿势日盛,按之没指,脐腹胀大[2]。肺脾损伤,不能主气,司呼吸,健运水湿,消化水谷,故见一派肺脾损伤之症。脉舌征也因水湿内存所引起。治则通阳化气,行水消肿。中药选取胃苓汤加香附、益母草。己椒苈黄丸加台乌、白茅根、旱莲草、蝉蜕。(3)湿热壅盛:水湿之邪,郁久化热,壅于肌肤不散,肾失开合之权,水不下行,故通身浮肿,皮色光亮。湿热内郁,气机升降失常,故胸脘痞闷烦热。湿热灼伤神明,症见头痛惊惕等。湿热下注,膀胱积热,而见小便短赤涩痛,留滞大肠,故大便干结难排。脉舌征也因湿热壅滞,内热积郁所引起。治则清利湿热,通络利尿。处方中药选取疏凿饮子、萆薢分清饮[3]。(4)血脉瘀阻:肾水日久,肾气损伤,血脉闭阻,则见面色暗滞等症。腰痛为血脉瘀阻,不通则痛。血瘀郁久化热,则症见尿血等症。烘热晡热,口干为血瘀郁久化热之象。脉舌征也是血脉瘀阻所引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活血通络,益血养肾。中药桃仁承气汤、少愎逐瘀汤。

1.2.2虚证 (1)肾气虚损:肺通调水道,肺气虚,通调失职;脾主运化,脾虚则中阳不运,气不化水,损伤肾气,则症见周身浮肿,虚浮而癔等。神疲肢倦及少气懒言为气虚所引起,脘腹不适为脾虚运化无力所致。脉舌征也因肾气虚使然。治则益气补肾,温阳行水。处方中药采用实脾散加黄芪、仙灵脾、仙茅。参苓白术散加菟丝子、枸杞。(2)肾阳衰弱:肾阳衰弱,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统摄水液,又不能温养脾土,阳虚不化气行水,则尿闭或尿少,水湿流散四肢而作肿[4]。阳虚则外寒,症见厥逆。腰为肾之府,肾损肾阳虚故腰痛。脉舌征亦因肾阳虚弱所引起。治则温肾壮阳,化气行水。处方中药采用济生肾气丸、生附散。(3)肾阴不足:肾阴亏损,阴精耗伤,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髓海失濡,故头痛目眩。阴虚生内热,虚阳浮越,症见烘热口干,面赤颧红等象。腰痛,遗精,微肿等均为肾虚精耗所引起。脉舌征亦为肾阴不足之象。治则补肾益阴,化气行水。处方中药采取左归丸、补元益阴汤。

1.3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蛋白尿明显缓解,肾功能恢复正常。基本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蛋白尿有所缓解,肾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消失,水肿、蛋白尿无缓解,甚至病情恶化。

2.结果

本组收治的30例肾水症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完全缓解17例,完全缓解率为56.67%;基本缓解10例(33.33%),无效3例(10.0%),临床总有效率为90.0%。

3.讨论

肾水,其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除简要的描述了肾水的症候特征外,更指出肾水病位在肾,以损伤肾为主。肾水从临床症候上看,颇似现代医学所述的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现代医学认为,肾炎系感染后两侧肾脏急性弥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为其特征。并兼有发热,腰痛,厌食,恶心,腹泻及便秘等,甚则惊厥,剧烈头痛。

肾水的治疗,分表里虚实论治。实证为阳水,分风水泛滥,水湿浸渍,湿热壅盛,肾脉瘀阻四型,重在治水。身有表证宜发汗行水;湿热壅盛者,清利湿热;水湿浸渍者,通阳行水;便闭尿涩,水气在里,渗利小便;血脉瘀阻,活血祛瘀通络。虚证可分肾阳虚,肾气虚,肾阴虚等型,治当补肾壮阳,补肾益气,滋阴补肾,“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肾水日久不愈,症见唇黑,缺盆平,脐突,足下平满,背平者,为肾脏功能损伤,属危候。或屡次反复发作,致腹胀喘急,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溏薄或下血,是肾病及脾,脾阳衰败之象,也是危候。肾水的治疗,要注意“除恶务尽,斩草除根”,治疗必须彻底,否则再发再肿,反复数次,连绵日久,肾气日伤,治疗更不易,常罹患数年,严重影响健康。肾水是一常见病,难治难愈,应积极预防,“不治已病治未病”。

【参考文献】

[1]叶隽.中医辨证治疗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2,10(10):77-78.

[2]向洪英.中医辨别治疗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45):262-263.

[3]杨爱华.肾水证治的探讨[J].河北中医,2000(3):228-229.

[4]潘金欣.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7例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4):185-186.

论文作者:鲍传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肾水症的中医辩证治疗分析论文_鲍传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