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领下,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水平逐渐提升,其不仅有力的促进了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发展,用时还有利于电网调度可靠性的有效提高,同时为该系统实现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最终实现了变电站的数字化发展。所以,当前的设计研究人员应当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实现数字化功能完善,使其服务于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推动我国的电力行业实现不断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技术应用
一、数字变电站的特点
1.1一次设备的智能化
变电站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以及被检测的信息回路主要采取了光电技术以及微处理器设计,从而使得常规的机电式继电器与控制回路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易于操作。同时其也改变了传统的导线连接方式,而是采用数字公共信号网络与数字程控器,这样就会大大提升连接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在数字化变电站的二次回路中,信息传输的工具也由原来的电缆而被替换成光纤,其主要是由微处理器系统、电光元件、光纤系统与光学元件组建而成。信号传输的载体也由原来的电子而被替换为光子。而且由可编程序器替换了原来的继电器及与其逻辑回路。由光电数字替换了原来的强电模拟信号。
1.2二次设备的网络化
数字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主要包括故障录波装置、测量控制装置、同期操作装置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等等。这些设备都利用模块化以及标准化的微处理器设计构造而成的。各个设备之间都是选用高速度的网络通信连接起来,这样就能够利用网络实现资源与数据的共享,在此状态下,传统的功能装置也转变为逻辑的功能模块。
1.3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
此系统主要包含分流交换以及数据信息分层自动化,电力生产运行状态以及数据的记录与统计。在数字化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一但出现故障问题,那么就可以立即输出故障的分析报告,详细地指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具体的处理意见。
而且此系统还可以将电站的设备检修报告自动地提供出来,从而实时地对设备状态进行检修,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定期检修”的弊端,进而为管理阶层提供更加准确、综合与详细的数据,帮助其更加及时、有效地作出决策。
二、数字化变电站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光电量测技术
对于数字化变电站来说,传感器工程应用所具备的稳定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其主要分为光电式与电子式两种类型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其中数字化变电站中所应用的光电测量技术主要由互感器、交换器、信息处理设备以及连接光缆共同组成。其中根据原理进行变换器分类主要分为半常规与电—光两种类型。其中,前者的电压变换原理主要是依靠电阻与电压分压实现,其中电阻的计算方式为:电流变换原理主要是依靠带铁芯微型CT来实现的。而后者的电压变换原理主要是依靠逆电压效应来实现的,电流变换主要依靠法拉第效应来实现。其主要的系统构成结构有分别针对电流采样与电压采样工作的电流变换器,以及电压变换器与光电接口装置几部分,并且利用光缆装置进行连接。图1即为光电测量技术的基本光路原理。
2.2系统中的合并单元技术
合并单元技术是数字化变电站中全新的物理元件,其合成功能主要是针对由二次转换器所提供的电流与电压数据。该系统主要是由七个以上的电流互感器与五个以上的电压互感器共同构成单元组,并将该单元组中输出的瞬间数字信号填进数据帧内,这就使得数据信号具有更高的优越性。另外,互感器与监控系统、计量与保护装置之间的联系也是利用该技术来实现的,接收由互感器传出的信号数据并将其进行转化后传出,并且在这同时进行同步信号的收集,为系统运作的二次设备进行精确的电压与电流提供。
2.3集成与智能的开关设备
对于变电站来说,其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实现一次与而二次设备的集成操作。与传统的互感器进行比较而言,光电量测系统为实现设备集成与结构优化工作创造了条件。就当前的系统研究工作已经实现了多种高压设备集成技术,其主要包括了针对互感器和断路器的量测技术、智能化的断路器以及智能开关设备等。目前已经出现了一种在SF6断路器基础上研发的半封闭组合电器,其形成原理主要是将SF6气体填充进金属壳中,并在该金属壳中将断路器、隔离与接地开关装置以及变换器进行合理组合,并利用集成开关设备系统实现出线。
2.4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技术
变电站的自动化发展主要是依靠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技术来实现的。而在当前的数字化变电站中常见的网络技术包括交换式的以太网技术、IEEE802.1p排队特性、虚拟化局域网以及快速生成树协议几部分。变电站在进行网络通信技术应同时主要是结合了抽象通信服务接口使其实现了自动化功能的独立性建设,有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的高效应用。同时,抽象通信服务接口中也对IED进行了隐藏,将多种功能在IED中进行存储和分配。但是也存在着部分不支持IEC61850标准的通信服务接口。在实际技术应用中,只需要引进ACSI网关装置就能实现设备接入操作。
2.5系统中IED设备的互操技术
IED设备即为智能电子装置,其可组合在一次设备当中进行应用,并且该技术的主要应用功能是为实现数据收集做准备,并对数据的输入与传输进行控制。该技术与系统中的光纤通信和二次系统技术共同投入应用,是实现对变电站进行的监控与维护工作的基础。而智能电子装置本身具备的互操技术更是为维护软硬件投资提供了支持,可实现对多种产品的有效集成。所以,在不断推进IED设备的互操技术应用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进行技术优化,研究人员可采用一致性测试与性能测试来进行优化实验探究。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还远远不达不到实际需求,许多的问题还要解决,在数字化变电站中,信息的采集传输都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大大优化了电网的运行效率,还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实现了兼容性,能够包含很多,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有很多的优点,测量更加准确,功能相比以前增多了、安全性更加可靠,还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功能,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开发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进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电力系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赶超发达国家相关技术,才能在国际电力上占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马天涛.自动化技术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229-230.
[2]梁京,周建超,何金朋.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10-11.
[3]杨婉柳.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1(04):32-33
论文作者:余凯元,叶轩,王芳,徐晶,冯诗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变电站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变换器论文; 装置论文; 电压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