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设计初探论文_韩姝娴

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设计初探论文_韩姝娴

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 河北省 05002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经是一个必然的改变,而城市化的过程必然会引起水资源紧缺、地下水开采过量、水质污染恶化、水生态条件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这种破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损伤更是不可估量的。城市发展需要工业,而工业的各类污染尤其是废水污染对于河流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河道的生态进行保护,对这些已经被破坏的河道生态进行治理从而使得其恢复本来的面貌。所以文中将重点分析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措施。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

虽然中国许多城市在近些年来对河道的生态治理工程已初具规模,但实际治理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地方对明确河道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重点以及影响河道生态系统恢复的诸多因素还不够明确,考虑不够全面,缺乏科学且综合有效的生态河道治理模式。

1河道治理的原则

1.1综合性原则。

首先我们要是说明的是河道生态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河道本身的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改善,还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了河道防洪与排涝的能力,同时也需要使得河道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除此之外,交通因素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在建立一个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河道是否能够对于交通提供更多的便利而不应当过分地强调生态而增加了交通负担。因此,对于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一个较为综合地考虑。

1.2自然性原则

生态与自然永远都是无法分开的,建立生态河道其主要依靠的不应当是大量的人工干预,而应当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自然本身是具有很强大的修复能力的,其可以不断地对河流的水质及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稳定而又缓和的修复,这种修复要远比人工干预更加自然,其效果也更好。

1.3经济性原则

河道生态修复本身是一项较为浩大的工程,其工程进度是相对较为缓慢的投入也是较多的,并且其后期的维护费用是极高的,其本身是需要多方面配合进行,例如政府必须对周边的工业产业进行排污限制,从某种程度上是会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的,这样就使得河道生态治理实际上是一项成本较高的工程,我们应当在工程开始前就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在整个工程的各个阶段都注意成本的控制尽可能降低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的养护费,实现河道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2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整治标准较低,水体污染及生态退化现象严重

河道管理严重滞后,沿线分散的企业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一些群众在沟头河滩乱堆垃圾,造成河岸周围垃圾堆积现象严重。虽然近年来开展一系列河道整治工程,但是整治标准较低,清淤速度跟不上淤积速度,造成河道堵塞。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等没有经过排污管网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河道成为了污染物的接纳地。河流所接受的污染物总量超出水体自净能力,普遍存在水域富营养化现象,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体质量恶化影响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安全。

2.2基于自然性因素的问题

目前的河道生态系统已经在遭受人类与自然活动的双重影响,这些都大大延滞了河道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河道坡降会影响水流速度河道坡降越小,水流速度也就越缓,河道淤积也就就此形成。再者就是降水径流问题,因为某些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极其不均匀,所以降水径流的不规律也会造成河道生态系统负面影响。例如枯水期的断流现象就非常不利于河道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衍,更不利于河道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当进入汛期以后,大量的降雨又会冲刷河道,造成河道沿岸生态带的物理性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河道生态化治理措施

3.1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

城市建设用地开始日渐减少,开始出现了比较多的挤占河道的情况,水面开始变少,河宽越修越窄,为了更好的将防洪标准满足,就需要保证过水断面,同时将河道进行裁弯取直、挖深河床,有需要的过程中将河道进行衬砌,直接导致了河道生态功能开始减弱,河道开始成为泄洪通道,这不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尽可能的保证河道的天然形态,防止出现线型或者直线化的河道,该弯即弯,宽窄结合,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天然的河道以及亲水地带为多种生物创造带来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带给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景观基础。同时带来了比较多的半自然化的人工形态,包含了湿地、浅滩,不但增加了美感,同时还使用河流形态的多样性来改善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从而将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改善。

3.2河道护岸形式

如今,选择河道护岸要满足生态需要,能够给动植物生长提供繁殖地点,具备自我修复功能,利用植物动物和土工材料综合的新型河道护岸形式,实现修复水质的效果。新的河道护岸方式要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够将破面以及坡脚当中不稳定以及侵蚀降低,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以及繁殖,具备自我修复能力、净化效果。新河道护岸技术综合应用干砌护坡技术、渗水混凝土技术、利用植物根系加固边坡的技术、石笼、生态袋、生态砌块等技术,根据建造方法、选用的材料和坡面形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

3.3河流水质的修复

平时用来修复河流水质的方式包含了河道曝气、外流引水稀释冲刷技术以及底泥疏浚等。河道曝气重点是利用复氧加速过程,将河流生物的活性提高。外流引水稀释冲刷技术,利用外流引入来降低河流的污染负担,可是通过这种方法,直接导致河流自身水质受到直接影响。底泥疏浚重要作用就是为了将河流底部的有毒物质进行清除。城市发展当中,严格对工业和生活废水有效控制对水资源的污染,增强对监管检测工作,最终将河道变清。

3.4岸滩景观建设

提升环境质量河道岸滩功能由原来的单一蓄洪排涝向景观美化、净化空气等综合功能转变。乡镇村落一般分布在河道两岸,人口稠密;在河道岸滩整治过程中,应考虑对沿岸居民的服务特点,采用草坪和疏林相结合的种植结构,中间布置景观小路,设置休息亭、观水平台等景观;避免大面积硬化路面,不利于岸滩植被生长发育和环境美化。

3.5提高全民护水意识

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传播形式,正确阐述水污染的原因和解决途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能做什么,怎样增强节水护水意识,真正实现全民动员人人护水的局面。水生态建设需要空间,开发建设要为河湖水系留有足够的空间,而滩地、湿地是污染物消减、水源涵养的最佳场所。其次,水生态建设需要时间,广阔的水域、优美的环境建立起来以后,不要急于发展“环水经济”,要采取局部封育或限制人流扰动等方式,为恢复水生态系统预留时间,提高自净能力,从而提高区域水环境质量。

3.6建立监测评估系统

河道生态治理部门应该为河道体系建立定期监测评估机制,根据当地实际自然与人文状况来划分河道的平水期、枯水期与丰水期,做到对河道水质、水生生物等等状况的严格监测,再根据所监测获得的数据结果实施生态评价,客观评估河道生态的健康状况。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在河道治理方面缺乏科学严谨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这就使得河道治理不能从科学本质上实现完善,所以建立一套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是离不开相关的专业技术手段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来是的我们城市的河道在充分满足城市工业、生活需求的同时变得更加绿色和生态,从而使得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能够贯彻在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工作中,使得我国生态化城市的建设脚步不断加快。

参考文献:

[1]张晓妍,王建宙,卫蓝.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理念[J].北京规划建设,2016,04:70-72.

[2]孟怀亮.浅谈河道的生态治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43:274-275.

论文作者:韩姝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  ;  ;  ;  ;  ;  ;  ;  

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设计初探论文_韩姝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