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重建农村教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论文_赵守恩

恢复重建农村教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论文_赵守恩

甘肃省永昌县新城子中学 737208

近几年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有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呼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事关国家的未来,要从提升国民素质的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

一、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我的家乡永昌县新城子中学共有学生98人(包括幼儿园),平均每班教室里只有10余人,有的甚至只坐着四五个人,属于“小班额(微型班)”。这些孩子寄宿到学校,从1-9年级,从6周岁半到15周岁。他们住在宿舍,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免费营养早餐和生活补贴,乘坐着专用校车,接受着生活老师的照料,封闭管理,周末回家。他们既没有身体的归宿,也找不到心灵归宿,精神是空虚的。我称他们为“新型农村留守儿童”。这类孩子普遍具有任性、娇惯、脆弱、胆怯、无意识等行为特征。他们很少和父母团聚,缺少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很多孩子表现出固执、冷漠、亲情观念淡薄等心理缺陷。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也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三农问题,而是一个急需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和教育问题,构成了我市当下一个十分尖锐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着力办好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事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解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农村中小学的稳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快速提高,无异于为消除农村留守儿童恶劣的生存环境找到了突破口。

二、要恢复和重建农村中小学应有的活力

在当下城乡关系,就如同“鸟之两翼”。传统的农村愈来愈受到商品化的挤压和侵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参与到城市建设大潮之中去。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仍将继续存在,甚至更加复杂化。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个令人痛心的问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对农村和农民生存资源的挤压和攫取方式,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和农村,着力恢复和重建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力。一所看似不起眼的农村中小学,它不仅是教书育人的载体,而且是覆盖农村不可多得的政治文化中心。无论今后城镇化发展到多么高的程度,农村小学要想办出特色和水平,必须扎根农村本土、凸显农村教育本色,在城乡一体的互动中实现农村教育的本土化。

三、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责任

我们通常所说的“监护责任”,就是竭力对留守儿童予以监督和照顾。过去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人身安全事故,几乎多与他们的父母未尽应有的“监护责任”分不开。家庭的关爱和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根基,父母是孩子身心健康和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母亲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个责任和义务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强化留守儿童父母对其子女的监护责任,当前迫切需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通过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推动城镇流动人口市民化,或采取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方式,减少有子女的农村劳动力向不合理的区域转移。立法机关要通过完善立法和修改法律的途径,尽快解决无亲人留守儿童监护人变更的法律适用问题。因此,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反对和禁止对未成年人施以暴力,是任何一个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未成年人父母必须坚守的一条基本底线。

四、要着力破除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

据《人民日报》披露,在我国西部某边远村落有四成农户认为“读书无用”,有子女读高中或者读大学的农民家庭,持“读书无用”论的比例更高。这里面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1.贫困家庭的读书娃多缺乏必要的社会关系和就业信息渠道,从而降低了农民后代对读书效用的正能量评价。2.以土地为中心“摊大饼”式的城镇化浪潮,在客观上冲击了农民后代通过读书“跳出农门”的唯一期盼。3.优质教育资源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向城镇集中,曾经是村落文化中心的乡村学校被大量拆并,本来具有传统文化的村落顿时沦落为文化的荒漠。我国整个基础教育不仅呈现出“城挤、乡弱、村空”的乱象。国家实施的“两免一补”并没有真正减轻农民负担。以至于出现大面积留守儿童厌学、逃学和辍学的现象。当务之急是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稳妥地解决好在农村拆点并校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要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以乡镇为中心适当集中”的办学理念。

五、必须依法优化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

乡村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更是阻止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在我国330多万乡村教师中,绝大多数人是长期处于收入低下、工作压力巨大的困境之中。近年来在社会公众的潜意识里,对教师群体的信誉感和道德依赖程度,发生了一定的逆转性降低。有些人对教师的理解和评价,从过去的“圣人”跌到了现实的“俗人”。当然也有少数教师的道德自我期许在不断降低,个别人甚至越过了基本的道德底线,这不能说不是一件非常可怕和可悲的事情。国务院颁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了明确的方向,也促使乡村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都有显著的提高。事实上《计划》并没有使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有显著改善,县域内留下的乡村教师年龄大,知识结构老化,专业教师缺乏,尽管有几百元的乡村补贴,由于工作生活环境艰苦等因素,依然难于留住年轻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转变。

因而当下的紧迫任务,就是要尽快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恢复重建农村教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论文作者:赵守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恢复重建农村教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论文_赵守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