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_可持续发展论文

关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_可持续发展论文

关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我国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发生的特大洪灾,向人们发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资源的历史警示。当全国上下与洪魔作殊死搏斗,谱写出一首首军民英勇抗洪的可歌可泣诗篇的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引发了这次“百年不遇”的洪灾,灾害的直接受害者则是农业。因此,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资源,发展可持续农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备受人们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不断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所作的重大抉择,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供销合作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中尤以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为烈。据报载,长江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其水土流失面积已从50年代的36 万平方公里增加到90年代的56.2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31.1%,流域年土壤侵蚀量高达22.4亿吨。湖泊萎缩,河道淤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如今已失去了约85%的森林植被,江水携带着大量泥沙冲刷而下,使得土壤流失无可阻挡。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高达367万平方公里, 全国土地沙化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草原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1/3左右。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降低了农业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的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环境的污染,乡镇工业的“三废”排放,不仅使全国2500万亩耕地遭到严重破坏,而且使农村的水质和空气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威胁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农业来说,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也不是仅以环境质量或生态平衡作为唯一的或首要的目标强调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而是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发展持续之目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

——保护开发和有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生物等方面。农业自然资源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我国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农业资源必须进行合理和保护性开发,以达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之目的。根据有关资料,我国目前尚未开发利用的荒地有2亿亩左右,滩涂面积约2000万亩,淡水面积2.5亿亩,可养水面7500万亩,这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潜在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有目的、有计划的合理开发,将会有效地弥补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源上的不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强化管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我国现有耕地19亿多亩,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确保总量不再减少。我国现有中低产田13亿亩,低产果园3278万亩,低产林地4.7 亿亩,低产水面4737万亩,农村闲散地以及废弃耕地1亿亩, 这些资源只要增加投入,采用先进技术,就能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我国气候资源总利用率为发达国家的50~70%;灌溉水利用率约30%(世界先进水平为70~80%);自然水利用率仅为10%,而日本是30%,以色列高达85%。如果我们注意到科学、合理用水,使水的利用率比现在提高10%,灌溉面积就可以扩大,粮食产量就可以增加。另外,草原以及其它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还大有文章可做,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就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增强农业的防灾能力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核心。如前所述,自然灾害、特别是旱涝灾害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1950年至1989年的40年间,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受灾面积平均每年50881万亩, 成灾面积21172万亩;受灾最多年为80346万亩,最少年为13553万亩; 最多成灾年为40038万亩,最少年为6198万亩。因此, 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温家宝副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常委会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水患意识,调整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增加水利建设投资,实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这是我国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他代表国务院提出的六条提高防御洪涝灾害能力,实行综合治理的措施,表明了党和政府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这对于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注意到抗御洪涝灾害的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干旱地区的节水问题,我国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由于农业水资源日益紧缺,每年农用水匮缺3000亿立方米,农村有8000万人口至今饮水困难。至今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尚有6.2 亿亩耕地因水资源短缺而无灌溉条件。此外,水资源污染不断扩大,目前全国50%的城镇用水和70%的河流被污染,我们必须大力实施节水工程,治理污染,提高农业抵御干旱的能力。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探索资源、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农业科学研究要按照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瞄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农业科研的实际,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三个层次统筹规划,力争在“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此外,还要根据农业的区域性特点,加强国家重点区域如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解决农业面临的重大科技难题,增加科技储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农业技术规范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服务社会化,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重点,调动科技、教育、企业等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发展高科技企业,以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开发和产业化。要加强基层农技服务组织建设,发展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技术服务组织,形成有效运作的兴农网络和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组织依托。

——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政府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渠道,没有国家对农业加大投入的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国家应确保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预算收入的增长幅度,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援农业的开支,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步提高;要调整现行的金融分配格局,实行国家在信贷资金的投入、安排和管理等方面向农业的倾斜,以增加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农业贷款增长率应高于其它贷款平均增长率,农业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应加大;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较利益,使对农业的投资有利可得,从而提高农业吸纳资金的能力;要建立健全以国家投入为导向,信贷投入为驱动,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农业,以此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  ;  ;  

关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