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论文_马昌友

分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论文_马昌友

(安徽振兴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运行中,地震带来的危害极大,对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降低地震对建筑工程的破坏,设计人员应重视抗震设计,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能力,保障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就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行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国民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就是建筑物,为了保证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并充分考虑地震问题。为此,应当加强建筑基础、主体结构等方面的设计优化,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1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地震灾害明显增多,为建筑结构带来较大的破坏,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地震的发生,会严重损伤了建筑物,如:唐山大地震、汉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使几十万人失去了宝贵生命、健康的身体,甚至于,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创伤。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在不断深入,如今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城乡标志性建筑,人口密集度进一步加快,由此可见,一旦发生地震,带来的损失将难以估量。几次大地震的发生,人们已经意识,地震带来的危害难以估量。然而,虽然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却仍然无法准确判断地震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加入,有效保障了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寿命。当地震发生时,若建筑工程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加强抗震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2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工作原则

设计人员需要利用建筑相关知识和基本常识来完成建筑结构的相关设计工作,主要内容有选择建筑结构材料和编制设计方案等。其中,抗震概念设计非常重要,要用合理的设计方案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这样能够在遇到地震灾害时,确保建筑物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要想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一定要遵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规划建筑物之前,相关部门需要了解所选场地的地质结构,挑选抗震能力较高的区域来建设。第二,在建设施工中,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性和安全性,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合理安放防震设施,而且尽量使用抗震性能高的建筑材料。第三,要正确连接建筑节点与抗震节点,确保建筑结构保持统一,并且符合施工的相关标准规定。第四,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材质性能规定,合理利用抗震防线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第五,安全的建筑结构需要具备良好的承载力以及延展性,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建筑结构的质量,不断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3 提高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的具体措施

3.1 选择合适的建筑场地

在设计建筑前,首要工作就是明确建筑场地,建筑抗震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选择适宜场地。建设建筑的场所最好是在平坦、开阔的地段,并确保所建工程的地质具有较高密度与硬度,达到建筑结构荷载承重的要求。选择建筑场地的时候,最好远离采空区、河岸边缘、软土等地段,这些场地的土体密实度、坚硬度和凝结度都无法对地震灾害进行有效抵抗。另外,所选择的建筑场地还要避免有地陷、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危险,以降低因地震危害建筑结构,提升建筑抗震性能。

3.2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效果,在抗震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各类建筑材料的各项参数,并详细分析抗震性能。在选择非结构建筑材料时,要尽量挑选质地比较轻的材料,这样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条件下可以降低结构的自身重量,一旦发生地震,也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措施

在设计建筑结构中,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建筑尺寸、抗震位置、抗震装置和建筑物基础等等。通过在建筑结构中设置隔震层,能有效降低地震冲击力。依照隔震层设置的不同位置,通常可以分成四种类型:(1)地基隔震,主要在建筑基础底部接触土层的位置布设缓冲层,发生地震时能对作用力进行反射与吸收。(2)基础隔震,主要是在建筑上部结构接触基础的位置布设隔震层,避免地震力从地基传播到上部结构,降低对上部结构造成的破坏,在多层建筑中比较适用。(3)间层隔震,通常在建筑物原始结构层中布设隔震层,从而对地震冲击的余力进行吸收,降低地震力影响。(4)悬挂隔震,主要采取悬挂全部或部分建筑物的方式达到隔震效果。(5)高延性结构进行消震隔震,高延性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及伤害,又能起到一定的隔震的效果。结构的韧性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物的刚度以及抗震性,从而极大地降低地震所产生的损害。因为地震发生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量能的释放,在这个释放的过程中,倘若尽可能地使用高延性结构进行设计、施工,就可以实现消震、隔震的目标,最大限度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和灾难,同时适宜的韧性还能降低房屋倒塌。因此,采用高延性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抗震能力,宜推广使用。

3.4 提升建筑结构参数计算的水平

建筑结构的参数设计水平将会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设计过程中首先就要对具体的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对于建筑所承受的具体作用力进行计算与明确的同时,在受到地震冲击力的作用时,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的不同进行承受参数的计算对于地震灾害的发生过程要进行模拟,设计人员可以建立相应的结构抗震模型,并且要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配套的软件系统进行具体参数的计算与模拟,进而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

3.5 优化建筑空间和平面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空间与平面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建筑结构设计流程,以实地勘察数据为基础,确定建筑工程的高宽比。在建筑平面设计中,应该加强建筑抗测力构建布设的规则性要求,尽量选择钢筋混凝土框架作为结构抗震的首要条件,采取轴压较低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以此达到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必须要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结合建筑结构的刚度与承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这样可以保证结构的受力比较均匀,提高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另外还要对建筑结构的传力途径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方法减小地震对建筑造成的伤害。

3.6 提高设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评判一个工作人员的标准,一个合格的结构设计,同样需要一个优秀的设计团队来完成。设计人员对整个建筑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企业领导要重视设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知识,并要经常开展研讨会,让他们相互交流学习,提升其专业素质。

结束语:

总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危,因此,建筑设计单位需要加大对建筑结构抗震性的设计力度,重视其结构的抗震设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现场进行严格的勘察,并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更为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佳敏.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0):83-84.

[2]聂世杰.分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21):125-126.

[3]杨祥.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6,45(09):14-15.

[4]陈翔.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J].四川建材,2015,44(04):60-61.

[5]郑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智能城市,2018,4(04):16-17.

论文作者:马昌友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分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论文_马昌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