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股市为何震荡加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市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3月以来,美国股市动荡加剧,三大股票指数大幅下挫。道琼斯、标准普尔500和纳斯达克分别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0%、20%和30%左右,其中纳斯达克降至今年来的新低。受美国股市波动的影响,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也在加剧。引发这场动荡的导火线是安然、世通、施乐等知名公司以及几家大名鼎鼎的中介机构的财务丑闻。现在,美国股市的信任危机正演变成对美国金融市场监管制度、企业管理制度和审计等中介组织的信心危机。这场危机将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多大,对我国经济又有哪些警示,是人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全球股市急剧震荡
全球股票市场价格近来波动剧烈,股价下跌速度不断加快。美国纽约股市收盘大幅走低,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跌至5年来的最低水平。标准普尔的跌幅创出自1970年以来之最。若根据Wilshire5000指数计算,自今年开始,共有1兆4000亿美元的股市财富化为乌有。受美国股市影响,其它国家(地区)金融市场也出现连锁反应。英国金融时报股指创4年来的最低点位。由于新兴市场金融稳定性差,且经济复苏对美国依赖性强,亚洲和拉美股市跌幅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美国股市的动荡迅速涉及到外汇市场。美元兑欧元汇率从6月25日的0.97美元/欧元下跌到26日的0.99美元/欧元的水平;尽管日本央行入市干预,美元兑日元汇率仍跌至不足120日元的低点。
造成近日全球股市急剧下挫的导火索是美国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爆出的假帐巨大丑闻。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于6月25日晚间承认,在过去5个季度中,先后共虚报了38亿美元的利润,这一丑闻有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一起公司财务欺诈案。目前,这家公司的会计问题已经成为美国联邦当局的调查对象,其信用等级已经被降为“最低级”,股票价格更是一路狂跌。
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的财务欺诈案尚未平息,施乐公司Xerox又爆出了财务丑闻。最新的会计审计数据表明,施乐公司在1997年至2001年间虚报的营业收入金额高达60亿美元,美国证管会指控施乐公司“误导并欺骗投资者”、夸大其盈余数字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从中获取暴利。6月28日施乐传出会计丑闻后,该股股价当日下跌30%。
继能源巨头安然破产后,美国企业界接二连三地爆出会计丑闻,使美国企业的国际信誉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
美国金融市场动荡原因
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虽然是世界通信公司造假这一突发因素的直接反应,但同时也揭露出美国经济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在世界其它地区同样有可能存在。
金融体系信任危机变为信心危机
随着安然公司的倒闭,美国金融系统的许多问题被暴露出来。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联合造假、投资银行的证券分析师“黑嘴”误导被屡屡暴光,使投资者的信心遭受重创。目前已有1000家美国企业重新公布了1997年以来的盈利状况,一些企业承认他们曾隐瞒或提供了虚假的数字。随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的进一步深入,这种情况还将继续增加。金融体系的诚信危机使得市场处于高度脆弱状态,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发过度反应。
企业盈利状况未根本改善
尽管美国经济已开始复苏,今年前几月生产和消费信心在上升,但企业盈利的增长却极为缓慢。2001年美国公司的税后利润下降了15.9%,与2000年增长9.7%构成了鲜明对照,也是1982年以来公司税后利润首次出现全年下降。最近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企业税后利润仅增长了1%,比2000年的高点低27%。道琼斯公司将构成道琼斯全球市场指数的1146家美国企业今年截至5月1日的净利润和净亏损进行了汇总,结果发现集体净亏损额竟达32亿美元,这是自1992年第一季度以来,这些美国企业头一次发生集体亏损。这32亿美元的亏损数字同2001年第一季度的集体净利润额267亿美元形成了鲜明对照。
新经济“泡沫”尚未完全挤干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近10年的持续增长,在高科技产业迅猛扩张的同时,经济“泡沫”也不断聚集着。90年代后半期,在美国经济超常繁荣时,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在股市上得到更多的收益,利用会计技术标准革新的时机,串通分析师和会计师人为地造出高利润。1999年信息产业“泡沫”破灭后,2000年中期,美国经济开始下滑。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美国经济从2001年底开始缓慢复苏。但由于经济体系内部调整短期内难以完成,经济“泡沫”尚未被完全挤干,突出表现为,利润下滑导致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被普遍高估。有专家分析认为,美国股票价格被高估2/5以上,目前的市盈率高于美国长期平均水平(16倍),股价调整仍未到位。
经济复苏前景受到影响
始于去年底的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因素是消费需求增长和库存的上升,而企业投资并未出现明显回升。由于企业盈利状况欠佳,公司纷纷裁员,就业形势恶化,美国经济复苏本来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受国际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国内恐怖袭击警报频传,中东局势恶化,造成美国国民极大恐慌。最新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从5月份的96.9下降为90.8,仅相当于今年2月份时的水平。与此同时,近日公布的数据还表明,4月份美国商品贸易逆差达到359.4亿美元,3月份的数字修正后为324.7亿美元。而本财政年度前8个月,即2001年10月到2002年5月,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高达1471亿美元。仅今年5月份的财政赤字就达到8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79亿美元增长了近两倍。一连串的坏消息,打击了人们对股市的信心。
美国与世界经济将受冲击
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可能延缓
美国股市震荡下滑对美国经济的损害是多方面的。由于保险公司是股票市场的主要投资人之一,股价下滑将促使其为保护资产价值而抛售股票以转换国债,从而加速市场的波动;低迷的股市也限制了金融机构的资本运作,企业的破产又使其坏账不断增加,最终导致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恶化。对个人而言,把在资本市场投资出现的损失寄希望于通过提高年金的方式得到补偿,而这将增加企业的成本;这一切都将延缓经济复苏进程。
美元贬值可能加剧
美国是一个严重依赖外国储蓄的国家,2001年证券市场资金流入总数达创纪录的5310亿美元,海外的净债券流入占美国经营财户赤字的90%以上。近期美元贬值将使流入美国债券市场——国库券和公司债的外资总量减少,从而会加剧美元贬值。美元贬值虽然可以促进美国商品出口,改善经常项目赤字高企局面;但也会引起外国资本的流出以及资本项目盈余的下降。尤其是目前世界经济整体疲弱、国际贸易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美国出口状况究竟可以得到多大程度的改善尚难定论。因此,最终结果有可能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失”,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股价持续下跌,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重陷衰退
近年来,美国公众参与股市交易的程度越来越高。20年前,美国只有5.7%的家庭拥有股票,而目前已有51%的美国家庭持有股票。研究表明,股票市值每减少1美元,消费支出就减少3美分~4美分。一年来,美国三大股指大幅度下跌,使股票的“逆财富效应”已经显现。而个人消费支出之所以稳定增长,主要是消费政策的变化,以及生产率增长导致的个人薪金收入的高增长,以此来弥补股市上的亏损。然而,对企业来说,股市的萧条将导致信用能力的紧缩,最终抑制企业投资。
美国经济政策将面临两难选择
股票市场最近出现的信心危机动摇了美联储提高利率的决心。美联储在世界通信公司的丑闻案后,马上宣布继续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目前1.75的低点。雷曼兄弟公司甚至呼吁美联储进一步降息0.25个百分点,以促进经济复苏。而低利率不仅会引起外资的流出、汇价的下跌,同时也将面临由进口价格上升而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欧洲和日本经济将会受到更大冲击
随着美元的贬值,欧元和日元相应升值。然而,由于欧洲经济仍很不景气,经济复苏迟缓,欧元升值将严重阻碍其出口的增长。如果欧洲央行降低利率,则面临通货膨账的困扰;一旦延缓降低利率,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下降则不可避免。鉴于日本的实际利率已降为零,日元升值将可能摧毁日本经济复苏的希望。
美国股市震荡给我国经济带来启示
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美国经济的动荡将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阴影。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应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强劲的内需增长应对国际局势的动荡。今年以来,我国消费需求增幅同比有所下降,因此扩大内需更要注重培育和保护消费需求,建议早日加大启动消费的政策力度,采取措施,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
注重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加强信用建设
美国股市本次暴跌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本市场出现了信用危机。这一事实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从微观讲,信用是企业的生命;从中观讲,信用是市场的生命;从宏观讲,信用是国家的生命。加强市场主体的信用建设,应成为市场发展的前提,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密切关注股市变化,适时化解风险
此次美国股市的动荡虽不会直接波及我国股市,但它对经济大环境的冲击,不利于市场人气聚集。从我国的情况看,虽然国有股减持叫停,消除了市场的疑虑,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人气,股价指数也出现了较大的回升,但是应当清醒的看到,无论是在市场体制、调控方式、还是在投资者的信心等方面,目前都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如果我们不做好相应的准备,在美国和周边股市可能暴跌的影响下,我国股市也有可能受到波及。对此,有关方面需要密切关注股市的变化,适时化解风险。
开放资本市场要慎重
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动荡、美元的走软,国际游资向外寻找获利机会。据摩根斯坦利估计,今年将有300亿美元的资金流向亚洲,比去年大幅上升36%,而中国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增长态势,对外资有很强的吸引力。外资流入我国虽然有利于带动经济增长,但对其投向应予以高度关注。游资最擅长的是资本市场,而且获利也最为丰厚。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完善,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海外游资的动向,防止其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此外,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资本市场的开放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当前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金融市场互动性加强,一国金融危机会波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因此,我国资本市场开放一定要慎重,而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