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酒精依赖恢复期患者的应用论文_阳玲玲

湖南省脑科医院酒瘾网瘾科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酒精依赖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2016年收治的酒精依赖患者12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护理实施前后对患者的进行SAS和SDS评分,以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统计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调查结果均不同程度的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酒精依赖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疏导,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酒精依赖恢复期;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造成人们的心理负担重,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发泄、疏导,这也造成酒精依赖的病例数量逐年增加。酒精依赖是指对饮酒有一种渴望的心理状态,是呈现周期性、连续性的一种状态。酒精依赖对患者的生活、身体都造成严重的影响,长期的大量饮酒对患者的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日常的大量饮酒可导致患者无法工作,而患者为疏解压力有持续性饮酒,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1]。患者接受强制治疗处于恢复期间的护理对患者的预后以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酒精依赖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特对我院自2015年——2016年收治的酒精依赖患者12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自2015年——2016年收治的酒精依赖患者12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5例,年龄20岁到78岁,平均年龄(57.16±2.45)岁;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62例,年龄20岁到78岁,平均年龄(57.16±2.45)岁;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等基本信息,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积极的治疗,处于恢复期,对照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斌对患者的作息时间进行和的调整。同时积极开展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定期开展娱乐活动,提高患者的兴趣,使患者的空余时间活动充足,消除孤独感、压力感。同时与患者的家属沟通,给予患者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包括患者的病情、饮酒史、家庭关系,社会情况等。一般酒精依赖患者的情况较为复杂,患者心理依懒性较强,护理人员需要从根本上了解患者的需求,并进行全面的疏导,可采用情感宣泄法、升华法等。患者受到疾病症状影响,心理难免会产生诸多负性情绪,特别是酒精依赖患者,帮助其疏导不良情绪是心理护理中重要环节[2]。可向患者举出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分析原因,帮助患者释放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诉求和在情感方面的宣泄,给予足够的理解与尊重,说明不良情绪对机体和治疗造成的负面影响,教会其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并鼓励其进行自我调适,以增强自身心理承受能力;患者由于戒酒治疗可能产生急躁、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可选取舒缓音乐为其播放,利于患者放松身心,缓解疼痛。(2)心理健康教育:对患者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可利于走廊的宣传海报、大屏电视等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宣传。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发放健康手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等,使其对治疗以及疾病有深入的认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家属的配合度。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资料全面记录,联系方式,对患者的出院注意事项等与患者及家属全面交代并做好出院记录。定期做好复查,并留好及时联络电话。

1.3观察指标

护理实施前后对患者的进行SAS和SDS评分,以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统计结果并进行分析。

1.4判定标准

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满分为80分[2],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评分超过70分判定为重度,60分到70分判定为中度,50分到60分判定为轻度,小于50分判定为正常。生活质量评分共分为4个项目,生理功能(满分100分)、自我管理(满分100分)、睡眠质量(满分10分)、社会功能(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高。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调查结果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调查结果均不同程度的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酒精依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患者接受治疗处于恢复期使,心理状态的掌握及疏导对患者的预后极易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酒精依赖患者由于大量的长期饮酒,患者接受治疗需要进行强制的戒酒,容易出现幻觉、出汗、四肢抖动等情况[3];而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让患者可以自主的管理好自己健康,发现生活中的错误习惯并进行改正;同时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上的疏导,帮助患者放下心理包袱,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全面的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习惯的调整,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调查结果均不同程度的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心理护理在酒精依赖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疏导,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华琳,史洁. 酒精性肝硬化伴戒断综合征的护理干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0-61.

[2]刘英莲. 酒精性肝硬化伴酒精戒断综合征108例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3319-3320.

[3]李春红.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147-149.

[4]]翁秀红,陈溢玲等.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575 -578.

论文作者:阳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酒精依赖恢复期患者的应用论文_阳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