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结构、内涵与功能论文

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结构、内涵与功能论文

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结构、内涵与功能

王彩云

(济南大学 政法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摘 要: 民主的价值理性是对于民主理想、观念、原则、目标、意义的应然设定和价值判断。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的民主,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由普适性价值理念与中国独特性价值原则构成,是一套融民主理论与现实政治利益考量于一体的价值理性系统。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具有丰富内涵: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民主的基本信条,实现人民自由和人民平等是人民民主的基本目标,法治精神是人民民主的实质精髓,公正是人民民主的内在价值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的实质内容,社会主义是人民民主的根本性质,共产党领导是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这种价值理性对于我国人民民主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价值导向、价值激励和价值规范功能。

关键词: 人民民主;价值理性;公正;共产党领导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的民主,它强调民主主体与国家权力的人民性。中国民主的价值理性就是在人民民主的政治框架下所形成的价值意旨,它受人民民主的规约,同时又为人民民主增添丰富的内涵,并在人民民主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解读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对于坚定民主信念,坚守民主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激发人们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的热情,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 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的结构

价值理性是人类对价值和价值追求的一种自觉意识[1],是对主体及其活动内容、原则、目标、理想和目的的应然设定,本质上属于一种价值理想和价值判断[2]。相应的,民主的价值理性就是关于民主的价值理想和价值判断,它包含民主的理念、目标、原则、价值、意义等要素,是民主的本质性和道义性的内容。作为一种应然预设,价值理性包含或吸纳有多种“善”的质素和目标,如人民主权、公平、公正、平等、自由、自主、参与、自治、人权等,都是民主所珍视和追求的价值因素和价值目标。从抽象意义上来讲,这些民主的价值原则和良好目标都是人类向往并值得追求的,而且,从主观愿望上讲,最完满、最理想的状态是实现所有的民主目标和价值。但是,在民主现实中,一方面,诸多善的目标之间经常产生冲突和矛盾,如自由与平等、主权与人权等;另一方面,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构建民主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也各不相同。因而,一个国家民主建设所遵循的价值理性,绝不会只是抽象的民主原则,也不可能是超现实的理想追求,而是根据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国情对诸多不同且可能相互冲突的民主之“善”的抉择或排序。由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这就决定了不同国家优先选取的民主之“善”的区别,同时也就决定了不同国家民主建设的价值理性的具体结构内容的不同。通常来讲,一个国家民主建设的价值理性的结构内容往往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类民主政治的普适性价值理念,二是具有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等特征的独创性民主原则。普适性与独创性要素的统一,是一个国家民主价值理性保持合理性和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归因分析是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发现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以便对过去行为发生的原因,以及将来行为发生的预测做一个正确的判断。我们常常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无法准确找到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进而产生错误的判断。基本归因错误就是指“描绘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高估倾向性因素(谴责或赞誉人),低估情境性因素(谴责或赞誉环境)的双重倾向。”[3]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思维多变,对他们行为的归因分析不能只流于表面,要深刻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内外缘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凸出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准确判断他们的行为归因,正确引导、及时矫正接受主体对个体行为形成原因与社会热点问题产生原因的甄别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发展呈现出持久的生机与活力。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我国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在结构要素上体现出普适性与独特性要素的融合与统一。也就是说,我国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般民主的价值原则和价值理念,如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公正等原则,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目标、性质、原则等规定,如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和共产党领导。这是一套融抽象民主理论与现实政治利益考量于一体的价值理性系统,这种价值理性体现了中国式民主的价值取向。其中,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公正是民主政治的共同价值原则,是人类的终极价值关怀和社会的终极价值理想,它构成了我国人民民主的价值基础;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人民主权”原则的中国式表达,涉及国家主权的来源和归属问题,构成了人民民主的实质内容;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具体而特殊的社会形态,其独特的性质规定了人民民主的根本属性;由于共产党的“执政党”与“领导党”双重身份和重要地位,更因为共产党自身的意识形态和阶级属性,使“坚持共产党领导”成为人民民主建设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这套价值理性系统构成了中国现实民主活动的价值根据、价值标准和价值底线。

二 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的内涵

如上所述,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公正等原则构成了人民民主的一般性价值理念,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和共产党领导构成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独特性、实质性内容,二者共同成为我国人民民主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以及所遵循的性质和原则,这两部分内容都具有丰富的内涵。

全新AMG GT R PRO大量采用了源于AMG GT3和GT4赛车的设计元素,由发动机罩贯穿至车尾,并点缀于车身两侧的专属荧光绿色拉花设计与月光石哑光灰色的漆面交相辉映,专属“GT R”尾部标识采用荧光绿色字体搭配赛道经典黑白格纹,标配众多碳纤维饰件和带黑色制动卡钳的AMG陶瓷复合制动系统。内饰最大亮点是12.3英寸数字仪表盘与10.25英寸中央显示屏的“大屏组合”。性能方面,AMG GT R PRO最大输出585马力、700牛·米,0~100公里/小时加速3.6秒,极速318公里/小时,纽博格林北环最快圈速为7分4秒632。

(一)人民民主的一般性价值理念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实现了国家独立,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使中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一样具有了自由和平等权力。与此同时,推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压迫,实现了人民独立。从此,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实现了人民自由和人民平等。五四宪法的颁布和三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从根本上消除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经济根源和政治根源,尤其是人民自由、人民平等原则被写入宪法,公民的自由、平等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有学者考证认为,“作为人民民主价值基础的平等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公民权利平等;二是男女性别平等;三是各民族一律平等。”[10]64同时,五四宪法中也对自由权利予以确认,一是民族自由和自治;二是公民的自由权利[11]。从这些宪法性规定中可以看出,人民自由、人民平等构成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基础性价值原则。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民主的基本信条

1.2.3 制作mRNA模型 剪下一长条软磁贴做成1条mRNA链的基本骨架(代表磷酸和核糖),软磁贴做的碱基直接吸附在长条磁贴上,制作出多样的mRNA。

民主政治是权利政治,而人权是权利政治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说,人权“是一种道德权利,它是一个人的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这些‘必需的’权利主要是由人类根据自己的人性、理性和道德加以判定的,而不是由哪个人或团体赋予的或法律规定的。”所以,“人权具有自明性、普遍性、不可让与性和不可侵犯性”的特性[3]。与政权相比,人权具有逻辑上的先在性、价值上的自足性、目标上的终极性、地位上的神圣性,政治权力存在的必要性和正当性需要通过承认并保护人权来证明,人权是国家权力产生、存在及“应该如何”的终极理由。同理,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来讲,人权是民主的基础,承认人权、肯定人权、保障人权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信条,“也是真民主与各种版本的假民主的试金石”[4]。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人权意识的觉醒和人权观的解放,我国在人权理念上实现了重大突破。199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阐明了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原则立场和基本政策,承认在国家成立之前和国家规定之外存在着一些“出乎自然的、个人所固有的权利”,并指出人权是一个“伟大名词”,强调实现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中共十五大以后的历届党代会报告连续明确提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2004年充分保障人权又被写入我国宪法,这种在执政层面和法律层面上对人权的重视和强调,突出说明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已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旨和信念。

从价值精神的角度来看,法治精神的精髓是“民治”,即“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上升为法律,依靠人民民主的力量来共同治理国家和社会。”[12]与以往依法“治民”不同,现代法治是依法“民治”,“民治”的本真目的是保障人民权利、限制政府权力。“民治”意义上的法治正是人民民主的根本要求,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规定。从党的文献来看,从十五大报告到十九大报告,都把“民治”意义上的法治精神、法治理念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尤其是十九大报告,更是把“法治”放在与人民民主相联系的语境下来强调,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13]从党的权威论述中可以看出,以“民治”为核心的法治精神已成为人民民主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

自由、平等是民主自身所固有的值得珍视的内在价值,是民主政治的根源和指向。自由是人的自主性的体现。“自己支配自己生活,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目的的自由与能力”是民主自治的基本要求,也是自主原则的真正实现[5]273。民主就是对人的自主性的确认和对人的自由权的关切,民主的实质目的就在于确保人们自由思想、自行选择、独立决断、自主行动。平等是指权利平等、身份平等、机会平等和分配正义[6]。王绍光认为:“民主的实质是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7],即人人都有资格享有相同的权利,而不管其出身、性别、种族、家庭、财产、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存在多大差异。科恩也认为,“人人平等以及政治社会中人人皆享有平等权”是民主的“无可怀疑的原则”[5]271,“平等在民主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不允许或不承认成员享有基本平等,所有人参与平等管理的精神就会荡然无存”,“否认平等不仅危及民主的运行,而且危及民主的基础。”[5]278-279

由上可见,自由、平等是民主的核心价值理念。但是,这种基于个体甚至是个体至上的自由、平等观,在中国缺乏生长的现实基础和人文传统。中国民主化启动的时代背景及发展条件,决定了中国人民所追求和实现的民主首先是整体意义上的人民自由和人民平等。所谓人民自由、人民平等,主要是从两个层面上来讲的:第一,从国际层面上来讲,作为民主的主体即人民,是与“民族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代表权相联系的”[8]。人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作为国家主权的所有者,尽管生活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但各国人民理应享有同等的自由权和平等权。所以,人民自由、人民平等是指国家与国家的人民之间的自由和平等,换句话说,从价值理念上来讲,任何国家的人民都不允许被视为国际上的“二等公民”而遭受歧视和奴役。第二,从国内层面上来讲,人民自由和人民平等是指国家内部普遍拥有当家作主权利的、组成人民的各个部分或个体所享有的自由权和平等权。

社会主义是人民民主区别于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质的规定性,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下,才能真正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顾名思义,“社会主义是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全体为主义”[19]或以社会的大多数人为主义的一种社会形态。它与以资产阶级即少数人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为民主政治提供了一种质的规定性,它要求我国的民主必须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人民民主,必须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的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20]邓小平也说:“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2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解放、人民独立和人民自由,这是中国建设人民民主的前提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即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从根本上否定了少数有产者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奴役、压迫和剥削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使生产资料、社会财富和国家机器回归到人民手中,人民从此获得了广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开始真正地当家作主。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民主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内容。十七大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论断,以表明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之间“生死相依”的关系,这说明,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强调了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价值,同时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对人民民主在性质上的规定和资源上的支持。我们建设的民主不是别的什么民主,而是社会主义民主,因此,我们在建设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所确立的任何原则和精神,不仅要从民主政治的规定性出发,而且要从社会主义的规定性出发,使之符合社会主义性质,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只有真实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政治才能在中国生存、发展、壮大、完善。

从抽象意义上来看,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公正是民主的共同价值原则和精神基础。但是,具体到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民主化启动和发展的主体、社会与国家制度条件不同,民主发展所遵循的价值原则的具体内涵也各不相同。中国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就是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公正等民主的普遍原则和理念寓于我国民主实践的具体历史情境之中所形成的,既体现了人类民主共同的先进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优越性。

3.法治精神是人民民主的实质精髓

2.实现人民自由、人民平等是人民民主的基本目标

2018年中国航海日志愿者群体主要由高校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工作人员组成,其中又以与港口航运密切相关的上海海事大学的同学为主。因此,笔者通过现场考察、结束后访谈和网络问卷调查对航海日的志愿者们展开调查。笔者共发放了120份问卷,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04份,并对5名志愿者进行了主题为“大学生志愿者语言服务能力”的访谈,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学年的志愿者各一名,和两名研究生志愿者,内容涉及英语水平等级、英语口语会话能力、海事英语了解程度及使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语言训练和培训等。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公正与正义、公平、公道、公义大致是同义词或近义词,而自由、平等、权利、和谐、安全、繁荣、幸福等则是用来说明其内容的描述词[14]。从价值位阶上来看,“公平和正义是一个位置较高的价值范畴,几乎所有的社会事物都接受它的引导和评价,即使政治发展的价值,如民主和法治也不例外。”[15]的确,作为一种现实政治安排,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是且必须是公正。就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逻辑来看,公正是以“人民平等”为逻辑起点,以“人民共享”为最终归宿。“人民共享就是全体人民不仅要共享国家权力,而且要共享国家的进步与发展。”[10]65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定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共同享有发展成果”[16]。十九大报告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3]。从党的十五大开始关注“公平”问题,主张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要兼顾公平,提出“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到党的十九大把促进公平正义与增进人民福祉相并列,可见,公正已成为发展人民民主、维护人民权益、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价值要求。

(二)人民民主的独特性价值原则的内涵

1.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的实质内容

(2)与酿酒企业生产相关关键领域技术论文,如酶工程技术、菌种培养筛选及应用、发酵工程、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等,或其它关键领域技术论文;

政治主体和政治权力的人民性,是民主政治的实质内容;没有这样的实质民主,任何形式的民主都不是真正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体现的正是中国人民民主的最实质、最根本的内涵: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以朴素的语言肯定了“主权在民”的基本民主原则。事实上,从辛亥革命结束帝制以后,中国国家权力在其合法性源头上就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现代性转换,政治权力回归到了它的价值正当性逻辑原点。然而,源头上的价值正当性并不意味着权力的实际归宿和现实正当性。正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后来的国民党政权既没有以“人民”为主体,也没有以“人民”为归宿,所以,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真正能够使人民当家作主的革命运动和国家建设,并且特别强调民主革命和国家政权的“人民性”。毛泽东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称为“人民民主革命”,把要建立的国家称为“人民共和国”。毛泽东说:“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军队叫人民解放军,以示与蒋介石政权不同。”[17]新中国以“人民共和国”作为自己的国号,就是向世人宣示,新中国的国家权力不仅来自人民,而且由人民掌握,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国家权力决不允许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这种对人民主体和价值地位的认识和肯定在五四宪法中首次以国家大法的形式予以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1]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18]。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3]

4.公正是人民民主的价值要求

2.社会主义是人民民主的根本性质

所有研究对象行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数据应用深圳市博英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的 BI6812型动态心电图工作站记录器,由三名高年资医生进行数据分析,人工去除记录中的干扰及伪差,通过分析系统自动计算出DC值、AC值和HRV相关指标。记录者和数据分析者都不清楚患者的分组情况。

要实现两个层面上的自由和平等,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国家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个团体及社会成员个体必须联合为一个有机的人民整体,使人民凝聚为国家建构的基本力量,成为国家主权的真正主体,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赢得国家独立,从而使国家权力掌握在本国人民而不是外国殖民者手中;二是必须铲除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的经济和政治根源,使国家权力“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而“不是掌握在部分人手中”[9],在制度上将人民主权原则落实为具体的保障个人自由、个人平等的政治举措。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第二个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的独立就没有人民的独立和主权,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权力只能是天方夜谭;而没有人民的独立、自由和平等,也就没有个人的权力、自由和平等,即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3.共产党领导是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

中国共产党党章开宗明义地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2]1,它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2]19。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政治主张、阶级立场等性质和宗旨,不仅使其与其他政党区别开来,同时也决定了我国的民主在性质上、在发展方向和道路上绝然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民主。事实上,中国自近代开启了民主化进程以来就一直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建设什么样的民主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谁是领导者。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所追求的是资产阶级民主,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以社会主义民主为取向,它追求的是最广大人民所共有的民主,即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多阶级联合统治的人民民主。领导主体的不同决定了民主革命性质及其民主性质的不同。可以说,“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内在规定性及其领导属性的逻辑延伸和自然结晶”[23]。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4]1004邓小平也明确指出:“共产党——这一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它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的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但是,它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25]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理想信念和阶级属性决定了它领导下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展开。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性质、方向和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政治原则。

三 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的功能

民主的价值理性是推动人们追求民主的价值理想和价值共识,是民主政治发生、发展和巩固的关键因素。由以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公正等民主理念为价值基础,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实质内容,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性质,以共产党领导为政治原则所构成的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已成为中国人民民主建设的价值共识,成为号召和凝聚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信仰,在中国民主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价值导向功能

民主理想具有引领现实、指导现实的牵引和导向功能。在中国,正是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想,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并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1945年,在中国革命最关键的时期,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以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的形式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共产党关于人民主权、人民自由、人民平等、社会公正、开放包容等民主政治主张,并提出了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的政治理想[24]1053。1945年9月在重庆参加国共谈判期间,毛泽东又以答记者问的方式明确阐述了党的民主原则和建国理念。毛泽东说:“‘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是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教授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以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26]由上可见,无论中共七大报告还是毛泽东的答记者问,都明确无误地传达了中国共产党建设自由、民主、富强、统一的新中国的政治理想。应该说,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民主建国理想的提出是破天荒、划时代的。它对当时的中国人民,无论是国民党统治区还是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所产生的影响都是震撼性的。正是这种建立民主自由国家的美好理想,唤起民众参加革命、支持革命,这是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民主价值理性创新和政治理想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以贯之的政治理想。这一政治理想曾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随着改革开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中国共产党重构了国家的政治理想,将政治理想分为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体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阶段性目标。这种划分和重构,为政治理想更为有效地指导现实提供了前提。一方面,共同理想构成了实现远大理想的必要基础。它反映了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利益诉求,聚合了绝大多数成员的价值共识,从而增强了社会主义政治理想与现实的联系,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具体路径和必经阶段。另一方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方向指导。我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构建、中国梦的实现等,都是以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指导原则和奋斗方向的。因此,对政治理想的阶段性、层次性划分和重构,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顺利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

几年来,农业生产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创造了一定基础,但农产品有效供给无法满足农产品消费需求升级,造成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上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明显不合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达极限而绿色生产极度缺乏,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而新动力跟不上等问题依旧突出;解决好增产与提质关系、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问题、库存高企而销售不畅的挑战、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等诸多矛盾依旧紧迫。

(二)价值激励功能

从政治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价值激励作用往往来自于人们内心期望与现实判断之间的落差所形成的动力。这种动力的有效性需建立在两个条件之上,一是对现实的分析、审视、衡量和批判,二是对未来的设想。对现实进行检视和考问,会生发出对现实的不满、挑剔和怀疑;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与渴望,则会激发起人们挑战现实、超越现实的勇气和胆量。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和建设国家的内在驱动力就来自这两方面的鲜明对照。

碱可以使染料固着在棉条上,同时也会促进染料的水解。碱的用量直接影响染料的固色率和水解率。在实际染色中要选择合适的用量,以获得较高的固色率。本实验通过改变碱剂用量,研究碱剂用量对棉条染色深度的影响。染色工艺见表5、实验结果见表6。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关键时期,为激发人民追求民主的热情和动力,中国共产党人对当时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存在的“两条路线”、“两个战场”、两种统治、“两种前途”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比较,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民变蜂起的严重危机”,以及国家和人民“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现状,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改变中国现状、走向理想未来的民主改革主张和民主改革目标,包括人民政治自由、个性自由、经济平等、男女平等、民族平等、政党平等、社会公正宽容以及由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等[24]1033—1049、1045、1052、1063—1065,与国民党反人民的立场和专制独裁统治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这种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理想建构,成为激发广大人民起来革命的强大动力。

如果说,激励人们积极投身革命的勇气和动力来自于国民党黑暗统治与美好未来社会的巨大对比性落差的话,那么,革命胜利后,推动人们积极参加建设新制度、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则来自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来自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在不同历史阶段发现并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根据不同时期经济、文化、政治发展水平和人民需求的新变化和新期待,把人民的内心期盼汇聚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从而在客观上发挥了超强的激励作用。面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论”;面对“姓社姓资”等阻碍市场经济发展、限制人民致富愿望和经济政治权利的现实,确立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宪法规定;面对执政党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能力有待提高的现实,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要求;面对GDP崇拜等单纯经济发展观所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危害人民利益的现实,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想;面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利益格局失衡、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等严重背离人民群众的现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的民主建设目标,并提出了权为民所授、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等民主发展要求;针对转型期社会价值共识撕裂、价值认同危机的风险,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面对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以及对尊严、民主权利、公平正义等需求,提出了以增进公共服务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治国理政目标。可以说,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激发民众追求民主、建设国家的热情和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倾听人民呼声,凝聚人民意志,把人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盼转化为改变现实、超越现实的强大动力,以此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及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三)价值规范功能

民主政治发展需要价值理性的规范和约束,否则民主政治就会丧失正确方向和轨道。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对我国现实政治发展就具有这种规约作用。第一,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属性规约着我国民主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行。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已走过近70年的历史,发展历程虽然艰难曲折,民主制度也曾经惨遭破坏,但是,我国民主政治却始终保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这些决定中国民主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价值原则也没有受到怀疑和否定。“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被停止活动达8年之久,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政府被彻底砸烂,各级司法机关遭到严重冲击,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有名无实,各民主党派机关、各级政协机关被迫停止工作,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严重破坏等[27]。但是,由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所以,中国的民主制度没有发生质变,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没有背离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义。可以说,正是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规范制约着中国民主的发展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第二,以法治和公正为重要内涵的价值理性能够规范政治权力运作和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政治就是调整人们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方式。政治权力的行使直接关系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平衡和社会的公平公正。若缺乏法治和公正原则的规约,政治权力和公共政策就可能被特殊利益集团绑架,导致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偏离公共利益,造成权力寻租、官场腐败、社会不公、正义不彰的乱象。因此,在法治精神基础上追求公正的道德理性,就成为规范政治权力运作和社会资源分配的现实价值要求。如前所述,法治的核心精髓是民治,真正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法治的本真目的是保障人民权利、限制政府权力以维护社会的公正。人民民主是以人民为政治权力主体的民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站在人民的立场、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来确立利益分配制度,才是公平的制度,才合乎人民民主价值理性的道德要求。就此意义而言,作为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公正原则和法治精神能够公平合理地调节利益关系,引导和规范政治权力和国家性经济行为,保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形成平衡的社会利益结构和公正、民主、和谐的公共秩序。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制度和民主制度的变革与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主动或被迫适应人民民主价值理性的结果。

参 考 文 献

[1]张兴国.“价值理性”:哲学应用的方法论选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4.

[2]王彩云,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

[3]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06.

[4]应克复.西方民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序言7.

[5]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华炳啸.超越自由主义[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216.

[7]王绍光.祛魅与超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95.

[8]任剑涛.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32.

[9]林尚立.以人民为本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理论[J].政治学研究,2014(4):3-17.

[10]林尚立.建构民主——中国的理论、战略与议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1]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DB/OL].(2000-12-26)[2019-01-28]. 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26/content_4264.htm.

[12]包心鉴.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J].政法论丛,1999(3):8-10.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14]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42.

[15]程竹汝, 上官酒瑞.制度成长与发展逻辑[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50.

[1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1).

[1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5-136.

[18]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35.

[19]虞崇胜.中国式民主的神与形[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42.

[20]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08.

[2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5.

[22]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3]王彩云.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特征[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63-74.

[2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8.

[26]阎长贵.一篇更重要更全面的“窑洞对”——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甘贝尔问[J].炎黄春秋,2008(10):33-34.

[27]杨俊.从核心价值的维度看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J].甘肃社会科学,2008(4):202-204.

VALUE RATIONALITY OF PEOPLE ’S DEMOCRACY :STRUCTUR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WANG Cai -yun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250022,China )

Abstract : The value rationality of democracy is the presupposition and value judgment of democratic ideal, principle, goal and meaning. People’s democracy is a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value rationality of people’s democracy is composed of the universal value concept and the special value principle of China. It is a value rationality system that integrates Abstract democratic theory with the needs of realistic political interests. The value rationality of people’s democracy has rich connotations: Respecting and guaranteeing human rights are the basic tenets of people’s democracy, the realization of people’s freedom and equality is the basic goal of people’s democracy. The spirit of rule of law is the essence of people’s democracy. Justice is the intrinsic value requirement of people’s democracy. The essence of people’s democracy is that the people are the masters of the country. Socialism is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people’s democracy, leadership of the CPC is the political principle of people’s democracy. This value rationality has the function of value orientation, value incentive and value criterion for the people’s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 people’s democracy; value rationality; justice; leadership of the CPC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5132( 2019) 05-0001-08

DOI: 10.16827/ j.cnki.41-1404/ z.2019.05.001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17BZZ012)

作者简介: 王彩云(1963-),女,教授,研究方向:民主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徐大超)

标签:;  ;  ;  ;  ;  

人民民主的价值理性:结构、内涵与功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