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现代建筑结构中高大空间结构逐步增多,尤其是公共和工业建筑,为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大跨度、高层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越来越普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同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质量、安全也倍受人们的关注。架体搭设和施工过程中种种不确定因素为事故埋下了隐患,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整体坍塌事故,并且近几年各地因高支模支撑体系导致坍塌事故时有发生,伤亡惨重,影响恶劣。所以模板支撑体系必须采取更加安全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监测以保证其施工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高支模设计;建筑工程;施工
一、高支模概述
高模板支架简称高支模,我国政府为建筑企业制订了使用钢管式脚手架工作中的安全规定,要求所有建筑企业都要遵守其中全部规定。在此规定中,支撑部件中的支撑架等部件,结构形式,负重量,工程安全管理均有详细的标准进行规范。举例,工程中的负重量需要符合规定,在支撑架高度必须超过8米,支撑架的横跨距离超过20米时,被称为高模板支架。现在我国建筑市场迅速扩大,高支模工程技术在工程作业工作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我国的高支模作业技术的有关规定的施工标准发布以后,我国高支模技术实现了正规化,我国高层楼房的作业安全和工程管理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建筑企业的技术进步。
二、高支模板及相关材料的选择
1、在进行高支模板及其支架的选择时,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要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同时要注意所选材料要与工程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相符合;其二、选择的模板及支架应当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以便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模板的下沉和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其三、高支模板的内侧要平整光滑,这样做出来的结构表面才会光滑美观;其四、选择的模板构件,其构造要简单,以便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其五、在进行高支模板的尺寸配置时,应当考虑到模板的拼装和接合,以利于钢筋的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筑。
2、模板支设
墙、柱模板的支设:其施工工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模板尺寸;第二步:按照放线的位置打好压脚板;第三步:安置墙或柱模板并且在垂直向加斜拉顶撑,同时做好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的矫正工作。注意事项:①柱箍间距一般应当选择在500mm左右;②在进行钢筋的验收之后才能进行墙、柱模板的封模;③为防止墙、柱烂根,必须在墙、柱模板侧面安装有效的支撑以保证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垂直度。
3、混凝土浇筑
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必须是由搅拌站按照设计配合比搅拌的商品混凝土,并由专用混凝土罐车运送到施工现场,浇筑时,采用泵送的方式将混凝土泵送至施工部位。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该按照以下的施工顺序进行:浇筑方向由梁的中间往两端方向平行推进,且混凝土在楼面的堆载厚度不能超过15mm,堆载时,要保证均匀,薄厚一致,并且及时的进行赶平铺散,以防止局部超载导致模板垮塌出现安全事故。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当先浇筑柱子,后浇筑楼板面,以增加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当梁高超过700mm时,应当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其实际荷载不能超过设计荷载,且不得在木板上堆载过多的混凝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模板拆除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可拆除强度要求时,才能进行模板的拆除工作,墙模板的拆除顺序正好与安装顺序相反,先进行外墙模板的拆除,再进行内墙的模板拆除,先进行外侧模板的拆除,在进行内侧模板的拆除,先拆模板后拆角模。在进行墙模板的拆除时,第一步拆除穿墙螺栓,松开地脚螺栓,第二步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离,在进行拆除的过程中不得在墙体撬动模板,以保证在拆除的过程中不损坏墙体。
三、高支模支撑体系的施工
1、施工部署及前期准备
施工前编制了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经相关负责人审查批准方可实施。搭设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照施工方案对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2、高支模支撑架体的施工
2.1工艺流程
基础整平→搭设满堂架→结构柱施工→顶板柱四周沿板底墨线粘贴海绵条→铺设梁底→绑扎梁钢筋→支梁侧模及顶板四周方木→支设顶模→绑扎板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
2.2搭设满堂架
立杆设在已浇注的楼板上,下面垫设木方厚度50mm,地下室顶板支撑体系未拆除。满堂支撑架体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每搭设完一步满堂架后,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要求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1)立杆搭设要求。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2)水平杆搭设要求。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规范规定。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3、支撑体系的验收
脚手架搭设完毕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方案编制人员、脚手架施工班组参加,安装施工方案进行高大模板支架安全要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搭设质量及安全要求
为了支模主要体现在楼层高、荷载大,特别等大裁面的转换梁,存在受砼浇筑速度的影响比较大,高支模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是安全施工的关键,因此高支模的搭设除满足本方案构造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如下要求:搭设前应认真检查门架、钢管立杆、斜拉杆、钢管等受力构件是否完好。搭设时应认真按构造要求设置门架及钢管。水平拉杆应尽量与已浇砼的柱子进行刚性连接,并在同一平面上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剪刀撑必须在外边两跨设置,中间每隔两跨设一道,撑杆的根部必须可靠地顶紧地面,撑杆的上端顶搭至板底或梁底,并与立杆用扣件连接对接件连接。支撑体系中钢管立杆、门架立杆必须用对接机、对接件连接,水平拉杆、剪刀撑须用回转扣连接,搭按长度不少于1m,每个搭接头须有回转扣,扣件的外皮与钢管外端不少于10cm。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 ㎜,各接头中心至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各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式垫板。设在与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 ㎜时,应采取了靠措施固定。当梁模板立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 ㎜。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必须经过质安员、技术负责人验收,报监理及安监站验收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五、总结
高支模技术是保证施工进度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还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在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及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重视质量检查与验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保证工程能按时按质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陆志良,朱福康.浅析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及技术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2]陈少波.某建筑大楼高支模施工技术与安全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6).
[3]刘英.以某建筑工程实例分析大跨度高支模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5).
论文作者:王小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模板论文; 立杆论文; 混凝土论文; 扣件论文; 支撑架论文; 脚手架论文; 体系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