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方气象部门防雷工作的重点及发展思路论文_张惠安1,谢靖贤2

新时期地方气象部门防雷工作的重点及发展思路论文_张惠安1,谢靖贤2

张惠安1 谢靖贤2

广东普天防雷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高层建筑数量快速增长,建筑中的电器设备也逐渐增多。同时因为用户对室内的电器和网络依赖程度不断提升,进而导致发生雷电灾害的几率上升。该种危害具有严重性的特点,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都可能造成威胁,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关键词:新时期;气象部门;防雷工作;重点;发展思路

1防雷工作的现状

目前,防雷工作有雷电防护服务、防雷组织管理、防雷行政许可、雷击风险评估等,特别是加强建筑物工程防雷工作及预警预测越来越成为气象由服务向气象灾害防御领域的延伸和拓展。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防雷工作愈来愈重要,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信息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一些地区全面推进防雷工作,从源头上扼杀防雷安全隐患。如深圳市,联合安监部门,旅游局对于易燃易爆炸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旅游景点进行专项排查。 近年来,气象部门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防雷工作各种形式的宣传,通过发放防雷宣传材料,送科技进社区和下乡,举办各种形式的防雷知识讲座,进行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宣传,越来越被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所认同。防雷执法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活动,许多事故隐患得到及时的消除。在气象部门取得防雷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气象部门垄断防雷工作的负面事件,这给气象部门的防雷工作带来一系列的压力,传统的防雷工作体系正在遭受到新形势的挑战。

2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点

2.1规范防雷工作

在进行防雷的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制定很重要的,这是保证防雷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制度的制定不仅能够约束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心,同时还能对一些操作不规范的行为进行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2加大投入

设备对防雷工作很重要,科学技术的投入能够提升防雷检测的准确性,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设备,提升技术水平,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奠定基础。

2.3完善信息网络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防雷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先进技术的研究,同时,还要重视网络建设,通过网路建设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而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推动防雷事业的发展。

3气象部门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

3.1管理者防雷意识薄弱

广大人民群众防雷意识薄弱,防雷减灾工作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一些气象部门领导干部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防雷减灾工作的经济层面,过分关注所涉及的经济问题,对工作的本质有所忽略。尤其在贫困的山区,要把防雷减灾工作落实到位,防雷意识和责任感需要进一步提升。受自然环境和地理因素的影响,贫困山区在工作部署和工作精神方面有所欠缺,要大力宣传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将宣传工作下达到个人,使防雷减灾工作形成统一的认识。

3.2技术性人才缺失

防雷工作需要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等不同工作性质的人员和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各司其职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视,气象部门工作者在总体数量上增加了不少,但从整体素质上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和技术尖端岗位人员相对缺失,对防雷减灾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了解,很多气象部门工作人员身兼多职或者一些经验不足的工作人员担任技术要职,这对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形成很大的难度,一些工作人员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和精力寻求个人能力的突破。

3.3气象部门工作人员防患意识有待提高

作为一项公益服务项目,防雷减灾工作关系到人们群众和社会公共产生的安全。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些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忽略对雷电灾害工作的调查,盲目选择经济效益较大的防雷项目,将防雷减灾工作作为个人创收的一项手段,对防雷减灾工作的发展十分不利。由于气象防雷减灾工作的特殊性,防雷执法人员属于自行执法,一些相关工作人员对法律条文认识不足或缺少相关的工作经验,导致在执法时信心不足,对群众而言执法力度不够,在违规问题合理取证上有一定的影响和限制,防雷减灾行政执法难以正常展开。在防雷减灾意识上,一些气象部门缺乏系统的防患意识,没有意识到防雷减灾工作对人民群众和国家公共财产的重要性,在工作行为、意识和积极性等方面有待提高。

4新时期防雷工作发展思路

4.1不断优化防雷行政审批程序

新时期,气象局应不断优化防雷行政审批程序,严格规定防雷工作程序,并严格按照2018年4月1日起实施的《防雷安全管理规范》《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监督检查规范》《防雷安全检查规程》《电涌保护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规范》等规范,根据实际需要,逐步适应行政审批的各个环节的规划以及设计。此外,气象部门应该联合建设、安监、发改、消防等相关部门的项目审批关口,和有关部门共同达成并联审批协议,依法做好对“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超高层建筑”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行政审批,严格把关,使相关规范要求尽可能发挥其有效作用,从行政审批入口做好防雷监管工作,切实提升防雷行政审批工作质量,不断降低事中事后防雷安全的监管压力。

4.2积极执行联合防雷检查机制

气象部门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依法履行部门职责权限,做好防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本地区、本部门的防雷执法队伍,通过与商委、建委、经信委、安监、公安、旅游等相关部门构建联合执法、随机抽查、情况通报以及防范处理风险等联动机制,共同组成防雷执法检查工作小组,采取明查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的方法,定期对辖区内易燃易爆场所开展防雷安全联合检查活动。对发现的防雷违法违规行为,要有效借助各相关部门的执法力量,严格加以查处,确保防雷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地方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水平,真正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于防雷管理工作的需要。

4.3不断提升防雷科技支撑能力

结合新时期地方防雷工作的实际需求,气象局应强化技术研发,引进现代化先进的防雷技术设备,增强雷电防御技术能力。重点加强雷电监测预警技术、防雷装置设计评价、雷击风险评估、雷击事故分析等方面技术难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防雷技术,提高雷电灾害防御服务的科技含量。此外,气象部门还要注重防雷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引进,依据《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要求》《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评价》等规范加强雷电业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业务、科研以及服务方面的防雷技术人才队伍素质,为当地气象部门防雷管理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支撑。

结语:虽然在防雷事业中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要切实履行职责造福社会,发展壮大,仍将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积极推进和指导。不要单纯地为了创收而创收,要将科技服务做大做强,扩大服务面,提高用户满意率,群众满意市场巩固了科技服务的经济效益自然就会上去了。

参考文献:

[1]刘洋,谷建伟.新形势下气象部门的防雷工作探讨[J].南方农机,2017.

[2]邓志明,吴建雄,林文波.气象防雷检测工作常见问题及措施[J].石化技术,2017,24(4):225-227.

论文作者:张惠安1,谢靖贤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地方气象部门防雷工作的重点及发展思路论文_张惠安1,谢靖贤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