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全球变暖对策——以建立较小环境负荷社会为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较小论文,负荷论文,对策论文,变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全球变暖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现代生活和未来生存的深刻问题成为共识,全人类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形式被通过,并于之后的1994年生效,目前已得到169个国家的批准。
日本在石油危机之后,官民一致积极进行节能工作,结果使现在的能源使用效率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按GDP计算的初级能源消费是美国的1/3,德国的1/2(根据94年世界银行国际能源机构的资料),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属较低水平。但是就是在日本着手进行全球变暖对策的90年代之后,伴随以运输、民生部门为中心的能源消费的增长,即使我们在努力进行消减,日本二氧化碳排放量仍显著增多,目前状况是有必要加深对全球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并进一步采取对策。
日本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的承办国,并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大约5%,从这一点来讲,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日本必须在提出一种可以足以打动世界的理念的同时,还必须自己率先开始付诸行动。为了付诸行动,必须使国民各阶层都共同拥有防止全球变暖的问题意识和坚定决心,特别是作为国内对策必须得到国民、产业界等方面的理解和合作,以彻底的抑制能源需求对策为中心,重新认识生活方式,从而采取包括这些内容在内的综合性的彻底的全球变暖对策,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
2 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基本看法
1.基本认识
为了本质上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必须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阻止变暖的趋势。这一点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也被明文规定为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现有水平再至少减少50%以上。人类所使用的商用燃料中的90%都要依赖化石燃料,并且在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形势下,这种削减已几乎不可能。但是如果考虑到变暖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那么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尽可能地努力减少温定气体的排放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人类必须以现在为出发点,在100年乃至更长远的未来内致力于削减温室气体。变暖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长期的问题,就这一点应经常加以注意。
另一方面如果要抑制温室气体、尤其要抑制其中的核心所在CO[,2]的排放,那么自然会对依赖于化石燃料的人类文明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所以把CO[,2]减到何种程度,而同时又应将其对经济的影响减到何种程度来维持经济的发展,制定这样一个整体目标便成为今后人类将要面临的一项重大选择。在决定温室效应气体长期排放目标时,要以整体为前提,同时也应在均衡评价各国不同立场之后再制定目标,这一点以设定有意义现实性的度且是均衡性的目标的形式在97年6月的丹佛发达国家首脑会议上在首脑间达成了明确的协议。
2.对应的基本看法
全球变暖问题,是一个等到显现出来时就已为时过晚的,不可逆转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如在前面所述,是需要以100年为单位来进行解决的需要耐心的问题,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立即面对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所以我们寻求解决的视点应是一个复眼结构:即既看到它是一个需在短期内立即着手解决的课题而且同时它又是一个需在中长期予以解决的课题。
国民各阶层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为了建立起较小环境负荷社会而进行的自主性的积极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国民在作为地球市民来亲自参与全球变暖问题的自觉性之下、为尽可能减小环境负荷而对大量消费型、大量废弃型的生活方式进行再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长期需要解决的课题就是依靠技术革新进行突破(解决问题)。依靠运用在现阶段得出的可行性对策来谋求解决总是有限度的,这一点已十分明确。为了大幅度削减CO[,2],只对历来政策加以量的扩大是不够的,而应大力推动可带来质的变革的革新技术的开发,并尽早加以实用化和普及。这些对策都要求企业等方面为了进行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和引进以及中长期技术革新而进行投降,必然有一定的成本负担,这也是事实。日本通过过去二次石油危机,已以产业部门为中心积累了相当多的节能工作经验,从而可以预计为进行更彻底的节能工作所需要的费用会相当高。所以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为了负担这些成本,为了实现较小环境负荷的社会,日本经济继续保持活力是重要不可缺的。
另一方面,对策是由适当的管制手段和诱导手段等多种多样的政策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我们想指出一点,就是这些政策手段组合有着创新需求和新环境产业、促进技术革新等方面的经济效果,在日本向环境调和型产业构造进行转轨,保持经济活力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3 产业、运输、国民生活部门对策的基本方向
1.对策视点
作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第一步,首先日本必须率先尽快采取对策。政府不应局限于已有的行政手段和构想上,而应采取更具有实效的政策措施。
因为温室气体的绝大部分都是伴随在产业活动、国民生活中使用能源而产生的,所以全球变暖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能源问题,与运输和交通政策、住宅和建筑政策有紧密联系。所以有一点不能忘记,就是对策必须在产业、运输、国民生活部门、在广泛的政策领域内,使各项政策保持统一、有机的连带关系。
2.产业、运输、国民生活部门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能源消费、二氧化碳的排放自80年代后半期伴随经济活动的扩大,基本上一直是在增加。泡沫经济破灭后,曾一度增加比率下降,但近年来能源使用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比率又再度升高。这是因为虽然在产业部门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略有增加或保持不变,但伴随追求方便、舒适的国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运输、国民生活部门的消费则大幅度增加。
未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的增加比率,虽预计与以前相比呈迟缓增长趋势,但到2010年日本的最终能源消费与90年相比将增加31%,CO[,2]排放量将比90年增加21%。
产业部门中,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节能有很大进展,例如,钢铁行业高炉顶压发电引进率、制碱工业的硫黄换膜法引进率、造纸业的高温高压回收锅炉引进率、水泥工业的高效烧成窑的普及率、电气行业的火力发电站热效率等与国际水平相比,目前日本产业节能工作均属世界最高水平。
90年代以后,伴随为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高附加值化等的开展,虽然因为能源消费原单位略有恶化,使产业部门能源消费增加了5%(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持原有水平),但能源消费依然停留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水平,今后,如果不采取特殊对策,那么预计产业部门能源消费在2010年将比90年增加16%,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90年增加5%。
运输部门预计将是在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有大幅度增加的领域。过去伴随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货运部门的能源消费除在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有所减少外,几乎一直在增加,95年度的能源消费量几乎是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二倍,特别是伴随国民生活方便、舒适的要求,客运部门大幅度增长了约2.5倍。
从90年度到95年度,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大幅度增长16%。这主要来自私家轿车和货运汽车能源消费的增加。其中主要原因有整体运输需求的增加、汽车数量的增加、运输分担比率变化带来的汽车运输量的增加、因交通拥堵造成的实际行驶燃料效率的降低,汽车大型化、平均乘车人数和运载效率减少等等。
今后,如不采取特殊对策,那么预计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0年时将比90年各大幅度增长40%。
在民用家庭部门,伴随国民对生活方便,舒适的需求,能源消费基本上是一直在大幅度增长。并且,国民生活部门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因能源原单位的改善,曾基本保持固定水平,但近些年又呈增加趋势。
其结果是整个民生部门的能源使用量几乎是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2倍。90年度至95年度,能源消费大幅度增长19%、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度增长16%。
民用家庭部门中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不仅因为家庭数量有所增加,而且每户家庭能源消费的增加也是突出原因。其背景有几个方面:因个人化等因素导致电器产品普及数量增加,同时设备能源消费效率在同一功能的设备中虽然有所提高,但因大型化,多功能化以及在待机时消耗电力的产品等的增加,使每台设备的能源消费增多、等等。
另一方面,民生业务部门能源消费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与地板面积的增加有关。从用途看,用于照明、电器产品的部分大幅增加。其背景主要有办公自动化设备(OA)的普及和技术开发的发展所带来的信息功能化(记忆功能、遥控功能等的附加)等方面。
今后如不采取特殊对策,民生部门能源消费在2010年时预计将比90年大幅度增长54%,排放量将比90年代大幅度增长38%,同运输部门一样将成为整个能源消费增加的主要原因。
3.产业、运输、国民生活部门的对策基本方向
根据上述对未来能源需求、以及随之而增加的排放量的预测,向政府提出了如下对策。
本对策在能源供给方面的基本内容为,根据现行的替代石油供给目标(1994年9月内阁会议决定)引进能对2010年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发挥作用的新能源1910万KW约相当于现在的3倍(约为初级能源总供给的3%),并引进核能7050万KW(相当于今后约增设20家核能发电站),为了付诸实现,当然要确保安全,并必须广泛征得国民的理解。
与此同时,在能源需求方面,必须强化以下的节能、削减排放的工作。
产业部门通过迄今为止的全行业的节能努力,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能源使用效率,再进行节能的余地已变得很小。虽然如此,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占全部的40%,所以今后在产业部门中,必须最大限度追求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对策,并要求产业付出更大的努力。政府将依据规定了综合推进能源合理化使用的必要措施的节能法进行措施强化等工作,并以此使产业界的工作做得彻底。
具体来讲就是促进依靠所有产业的自主行动。特别是切实执行经济团体联合会的环境自主行动计划及其追加措施的工作非常重要。为此有必要将所有各行业的工作在公众场合予以定期推动。
同时还要通过节能法及必要的诱导措施等强化大量使用能源的工厂进一步的节能工作,促进骨干工厂等的节能工作,促进革新性节能技术的开发,促进加速引进,彻底推动燃料转换工作,等等。
通过这些对策就可以将2010年的能源消费量控制在95年以来的不变水平上,并可以通过能源供给中二氧化碳原单位的降低使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至比90年低7%的水平。
在运输部门中,为了使此前的能源消费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有所改观,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能源消费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中的一半以上都来自汽车,所以必须以汽车为中心来争取提高能源消费效率。
关于汽车燃油效率,在节能法中,采取了顶尖选手方式(就是以各类设备中具有最佳能源效率的商品化产品为目标的水平,或者是如果在技术经济上有可能就以高于以上目标的水平为理念设定标准值的方式)的概念,并要求要切实遵守其标准。例如,针对汽车新车在2010年之前要使燃油效率比95年度提高20%以上。
并且在商讨为促进低耗油汽车普及的包括税制在内的经济诱导措施的同时,还要促进绿色能源汽车、低公害汽车的快速技术开发和普及,提高铁路、船舶、航空机的能源消费原单位(铁路7%、船舶3%、航空机7%)。
不仅如此,还要促进铁路、国内航运货物运输、推动为了缩短国际集装箱货物的国内陆上运输距离而进行的港湾建设、提高卡车装载效率,促进拖车化及大型化,促进信息化等物流的效率化、促进公共交通部门的建设和使用,积极促进交通对策工作(交通需求管理对策、高级公路系统的促进,利用信息通讯替代交通等),为缓解解除拥堵切实进行公路建设,提高实际行驶的燃油效率。不仅如此,还要促使国民能够以徒步或自行车等来代替短距离汽车交通、在停车时不使汽车空耗,提倡生态驾驶(不危害环境的驾驶方法等)。
通过这些对策,虽然可以使2010年能源消费大体控制在95年的不变水平上,但因运输部门与产业部门、民生部门不同,因几乎没有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原单位的减低效果,所以对从90年度至95年度中已增加了16%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无法再行削减,预计2010年时将比90年增加17%。
为在国民生活部门中也能改变此前能源消费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在提高单位设备的能源消费效率和实现住宿、建筑物的隔热化的同时,通过实现每个国民对设备的正确使用使国民生活方式发生变革,以便在相当程度上实现节能、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这一点是必要不可缺少的。
具体来讲就是在节能法中针对民用设备采用根据顶尖选手方式制定的节能标准(相当于按现行标准再将标准强化8~30%的水平),并要求予以切实遵守。而且要依靠促进节能设备的技术开发等工作实现大幅度提高单位设备的能源使用效率。
并且以大幅度削减冷暖气能源消耗为目标,为提高住宿、建筑物的节能性能,根据节能法采取强化节能标准(与现行标准相比较,相当于在住宅方面节能约20%、在住宅以外的建筑物方面节能约10%)等措施。
不仅如此,针对国民生活方式,促使冷暖气正确的温度调节(冷气28度以上,暖气20度以下),电气设备、照明等的更细化的开关设置等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强适当的面向国民的信息提供工作和与教育、宣传及节能等相关的宣传制度,以此促进国民努力进行节能和消减二氧化碳排放。
依靠这些政策,就可以将2010年的能源消费控制在比95年增长11%的水平内,并通过降低能源供给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原单位,可望在2010年时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与90年相同水平上。
在能源供给方面、能源需求方面(产业、运输、民用各部门)中如果上述对策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那么2010年来源于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基本和90年保持相同水平。为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将能源需求基本维持在现有水平不动,这就表明该项对策的实行绝非易事。另一方面,如开头所述,为了阻止变暖趋势,必须在长期内将温室气体与现在相比再做大幅度削减。这样就不能仅满足于上述对策,而必须进行尚未包括在现有构想之中的革新性技术的开发,来源于能源的二氧化碳之外的温室气体的削减对策的实现、各阶层国民节能工作的强化等等,为了削减更多的温室气体必须继续进一步的努力。
4.应采取政策的体系
上述以抑制能源需求对策为中心的全球变暖对策体系可以归纳如下:
(1)依靠企业自身努力、适当的信息提供等重新认识国民的生活方式,以此来进行节能、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努力。
通过企业自身努力促进生产设备等的节能工作,同时通过适当的信息提供和宣传等促进生活中能源使用方法的节能化。
(2)通过设备效率化等诱导节能、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针对节能型设备、仪器、技术的开发及其引进,能源管理效率化从税制、补贴等方面的奖励措施来加以促进。
(3)通过基础设备建设等间接措施来诱导节能、削减二氧化碳排放。谋求与减少能源使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关的基础设施方面、制度方面的完善。
(4)付予节能义务,为了依靠在工厂等处引进从经济上和技术上可以预见到的具有最高能源效率的设备等工作来进行最大限度的能源合理化使用,还要在法制方面进行完善。并且在使汽车、民用设备的能源使用效率水平提高到已商品化产品中的最高水平,或者如在经济上,技术上可能的话使其提高到高于上述最高水平的水准方面付加义务。关于国民生活,首先寄望于国民自身的节能努力。在这项工作中要开展后续工作,如得不到实效,就必须就包括确保实施的规定在内的新措施进行商议。
经济手段是通过市场体制施加经济诱因并以此促使各经济主体采取适合环保要求的行动。作为有益于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经济手段有:补贴、融资、税制上的优惠措施等经济辅助措施以及关税、排放权交易等经济负担措施。另外,也可以向汽车拥有者征收款项,并对征收款项加以利用的手段。关于经济手段,有必要对其削减二氧化碳的效果,对国民生活、经济活动以及财政等方面施加的影响等等进行综合商讨。
关于碳税的有效性,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审议。在现阶段对其引进应予慎重对待,对于是否应予引进还要根据今后的状况继续予以商讨。
5.对地区工作的支持,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的全球变暖对策的重要中坚力量,应该灵活开展活动。地方政府通过高效垃圾发电,在学校分发环境辅助教材、支持市民的环境行动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等积极致力于全球变暖问题。鉴于运输、民政部门决策的重要性,今后接近市民、负责行政的地方政府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应该根据需要,对地方政府参与地区的全球变暖对策给予支持。
此外,环境非政府机构,志愿者团体等民间团体的自发性活动在全民参与地球环境问题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期待着防止全球变暖的健全地发展的同时,应根据需要给予支持。
4 对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型生活方式的重新认识
1.重新认识的观点,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的显著化对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型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提出了疑问。在这一时期应该认识到21世纪新的生活方式最好是节省能源、节省资源的生活。在深刻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是我们自身问题的前提下,以建立与全球变暖相关的较小环境负荷社会为目标,如何从身边小事开始展开具体行动成为极为重要的课题。
为了提高国民配合的实际效果,不仅要提供有关如何才能防止全球变暖、怎样会导致变暖进一步恶化的信息,并且应创造机会,促进国民自主的配合。
同时,应该指出,以建立与全球变暖有关的较小环境负荷社会为目标的国民的选择和行动,在今天的社会系统中,未必能够实现。社会系统的变革包含多种要素,很难立刻实现,因此有必要逐步推进。政府应该从为了建立较小环境负荷社会而整备环境的观点出发重新进行研究。并且企业的行动也不应只是量的扩大,而应该留意环境。这一观点提出了扩充自由时间、排除极端集中、防止过度竞争等等课题。这种对生活方式的重新认识,并非让人们放弃追求现在的富裕生活,而是考虑应该推广与地球共存才是富裕这一建设性的理念。
2.为重新认识生活方式建立相关体制。
(1)向消费者公开、提供有关对全球变暖造成负荷的信息。为了使每一位国民都能积极对待全球变暖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获得有关对地球变暖造成负荷的确信信息极为重要。因此国家、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等应尽量公开、提供所掌握的信息。具体地说,国家、地方政府应该介绍有利于削减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尝试,提供机械、器具的信息,促进民间事业单位配合提供信息。事业单位应努力提供、表明有关产品如何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那种作法对全球变暖造成的负荷最小等等细微、具体的信息,并且此类配合应该包括在事业单位的自主行动计划内。另外,在公开、提供信息时,灵活运用电脑互联网络等信息通讯方式也十分有效。
(2)支持有利于环境的消费者行动实践。
谋求有利于环境的消费者行动实践,如普及有利于防止全球变暖的“绿色消费者行动”(重点放在环境保护上的消费者行动),积极配合节省能源、循环再利用等等。因此,有必要充实促使国民在日常生活中顺利配合全球变暖对策的方法(如环境家庭收支簿、节省能源家庭收支簿、环境生活启示录)等。
另一方面,就产业来说,不能一味等待消费者选择与全球变暖相关的环境负荷小的产品,而应该积极致力于此类产品的开发、销售。
(3)对肩负未来的儿童和青年做工作,可以说全球变暖问题的根本性解决,与现在的儿童、青年的选择与行动密切相关。对生长在富裕、方便的生活中的一代人做工作,是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建立较小环境负荷社会的重要关健。因此,为了对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养成进行有利于环境的行动态度,加强环境教育、能源教育相当重要。
(4)彻底宣传,有必要开展宣传工作,使每一位国民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全球变暖问题,具体指出节省能源、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必要性。有关政府部门应互相配合,进行有效的宣传。应该在宣传上下大力气,使得节省能源、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于国民来说并非是忍耐、节制这一消极印象(生活实态),而是面向21世纪的新的生活方式这一积极印象。
5 依靠革新性技术进行突破
为了根本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必须大量削减温室效应气体。为了实现从中长期观点出发的根本性的节省能源、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进行革新性技术开发成为关健。
仅仅采取在过去量的扩大以及现在的技术水平前提下推动节省能源这一具有短期效果的对策是不够的,应该考虑到目前想象不出的新技术的开发,采取动态灵活的处理。除了在能够进行质的变革的能源需求与供给这两方面进行革新性技术的开发之外,还应当追究温室效应气体的贮存,固定领域的革新技术。
在此类革新性技术开发的过程中,有充分的理由将环境实业作为产业确立,并且有望产生创造新需要、新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效果。
因此,在开发革新性技术的问题上,不仅是企业,国家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6 针对发展中国家工作的国际合作
全国变暖问题,是由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效应造成的。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全世界共同行动。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后必将迅速增加。而且由于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因而引进节省能源技术带来的效果比发达国家更为显著。
因此,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日本的技术、知识、为削减全世界范围内的二氧化碳作出贡献十分重要。具体地说,应该在日本在丹佛讨论会上提出的“绿色主权”(防止全球变暖综合战略)的基础上,通过由政府开发援助、民间合作、社会经济制度的完善、信息提供等组成的“绿色援助计划”,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发达国家的节省能源技术、非化石能源相关技术、世界性的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技术、革新性的能源环境技术等“绿色技术”。
7 结语
应当依照当前提出的全球变暖对策基本方向,在各有关政府部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全球变暖对策,综合并有计划性地采取具体的、有实际效果的对策。为了切实提高对策的效果,根据能源供应方对策、能源需求方(产业、运输、民政)各部门对策的推行及实施情况开展严格的后续行动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应该在技术上、经济上的可实现性基础上,重新认识对策,使之与技术、社会的变化相适应。
并且,政府在公共设施方面加大节省能源力度、积极引进新能源的同时,应率先在自身活动中采取变暖对策,如选择环境负荷较小的产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