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中医医院 413001
【摘 要】目的:观察通脉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随机抽取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接受通脉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参数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值均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25%,实验组临床疗效比参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对于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而言,通脉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应用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还能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通脉活血汤;寒凝血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从中医辨证学角度来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寒凝血瘀型、痰瘀阻络型、脾胃湿热型、阴虚血瘀型,以及气虚血瘀型,其中属寒凝血瘀型最为常见[1]。一般来说,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脉象沉细无力,舌苔白滑,并伴有倦怠乏力、四肢冷痛、腰酸背痛等临床症状[2]。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就会引发下肢触觉异常,进而影响神经末梢,丧失触觉,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脚部溃疡和坏疽等并发症,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3]。鉴于此,本次研究主要观察了通脉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随机抽取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按照西医的诊断标准,上述65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要求。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真实有效,此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已排除了恶性肿瘤、危急并发症、精神病等相关病史。实验组分得男性17例,女性16例,共计33例患者,年龄50~73岁,平均(62.55±5.85)岁,平均病程(2.07±1.69)年;参照组分得男性17例,女性15例,共计32例患者,年龄51~72岁,平均(63.05±5.74)岁,平均病程(1.95±1.73)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需要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4]。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甲钴胺(甲钴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5602,扬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滴注治疗,用量根据患者体重及病情进行合理把控,维持治疗30天;饭前口服依帕司他片(依帕司他片,国药准字H20040012,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服用50毫克,每日服用三次,维持治疗30天。
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实验组还需接受通脉活血汤治疗,具体拟方为:当归9克,丹参、黄芪各18克,金毛狗脊12克,苏木、地龙各9克,鹿角片18克(另包),泽兰叶、杜仲、赤芍各9克。随症加减,舌苔白腻且倦怠乏力者,加防己、苍术、萆薢各9克;痛感鲜明者,加广三七5克,元胡、乌梅各9克[5]。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维持治疗30天。
1.3 观察指标
(1)借助肌电图分别检测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计算并对比神经传导速度参数。
(2)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并将其划分为显效、改善、无效等三个层次。显效,说明临床症状已经消失,神经传导速度逐渐趋于正常;改善,说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神经传导速度正在提升;无效,说明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未发生明显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神经传导速度参数通过表示出来,同时用t检验;临床疗效通过%表示出来,同时用X2检验。当P<0.05,证明研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参数
实验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参数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照表1。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带有明显的致残性,虽然该病是一种慢性并发症,但会对患者的神经末梢及四肢造成极大的影响,有些治疗不及时的患者甚至需要通过截肢来控制病情发展[6]。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从西医来看,暂且还未发现能够有效治愈的方法。
研究显示,实验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值均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25%,实验组临床疗效比参照组更加显著,P<0.05。研究说明,通脉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于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脉活血汤主要用药为当归、丹参、黄芪、金毛狗脊、鹿角片、赤芍等。当归具有润肠通便、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功效,黄芪具有补气、止汗、利尿消肿的功效,金毛狗脊具有祛风除湿、补肾强腰的功效,鹿角片具有消肿行血、补阳益血的作用。因此,通脉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能够在稳定血糖的同时,通络活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风险,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而言,通脉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应用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还能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玉容,方向明,叶文春.药物联合电子温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8,40(20):2408-2410+2413.
[2]刘伟,陈贞,朱慧君,等.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8,35(02):98-100.
[3]李代苾,廖洪彬.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38(06):53-56.
[4]夏文阳.木丹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7,39(10):21-22.
[5]李力,刘静,徐照,等.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4):1512-1514+1593.
[6]谢闵.常规西药联合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07):773-775.
论文作者:周靖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周围神经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疗效论文; 西药论文; 糖尿病论文; 速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