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学师资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资论文,对策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教师的管理包括有关教师的组织结构、协调和发展等工作内容,各地区教育管理模式却不尽相同,但总的看来,都属于政府对教师的统一计划管理:不但包括教师的工资和职称,而且包括教师岗位的数量,每个层次人员的比例及教师科研活动的组织安排等。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学教师管理改革试点看来,中学师资管理改革的趋势分为两类:一是在遵从政府规范和责任的同时,向着自主管理和责任方向发展;二是由原来的政府计划和控制管理模式,向一定范围的自主管理方向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政府对教师统一管理”模式,还在起着支配作用,由此而存在的中学师资管理中的问题也仍在继续,并在中学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方面都已有所反映,因此,加大对中学师资队伍的改革力度,已迫在眉睫。
在中学师资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中学教师工作环境的相对恶化
中学教育工作环境的相对恶化,首先反映在教师的薪金水平上。对我国中学青年教师的一项调查表明,有58.1%的年轻教师月收入仅仅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只有4.3%的年轻教师感到生活“比较充裕”,而23.3%的年轻教师感到“难以养家糊口”,71%的年轻教师感到“勉强过得去”。这势必影响中学师资队伍(特别是男性教师)的稳定性。显然这与国家投入不足有关。其次,我国未能在中学教师的选任、培养、考核、聘任和流动等环节上形成一种更具竞争性的激励机制。就全局上看,“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还在盛行,这也势必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2.中学师资结构不合理
教师的年龄结构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补充、流动、晋升、退休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学的活动,体现了一个学校业务水平的兴衰趋势。据调查发现,不合理的年龄结构主要表现在缺少中间年龄这一阶段的教师,我国中学30岁~55岁教师比例只有53.2%,35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教师比例偏高。
3.过于僵化的管理组织形式
我国中学大都沿袭了计划体制下政府统一控制管理的模式,因此对各中学的管理改革,如调整教师数量和教师结构、提高教学监督与评估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引进激励机制等,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在中学师资管理改革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僵化的管理方式,要实行一种更加灵活的管理体制。
当然,问题不仅以上几个方面,但我们必须正视,必须给以解决,否则,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进而对我国的21世纪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一、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是当前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唯一正确抉择
教育发展的投入既是风险投入,又是创造智力财富最高效益的投入。有的社会学家认为:谁没有冒险精神,谁就不能占领21世纪。为了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对教育发展作出战略性决策,要把创造智力资本的投入放在战略决策的重要地位。要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就要实行“学而优则教,教而优则富”。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要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育岗位上来。如何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当然首先要求教师有奉献敬业精神,但也不能忽视“人往高处走”的规律,因此,把教育岗位放在一定的经济“高位”上才能吸引人才。
中学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制定学校教育政策和选择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根据人口平衡论,对我国目前的中学教育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就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判断:在义务教育阶段,初级教育供给在质量方面短缺;在高中阶段,教育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短缺;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供给的短缺尤其反映在数量方面。因此,努力增加中学教育投入、为公众提供更多的教育需求就是目前实现中学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唯一正确抉择。
扩大中学教育规模就需要增加教育投入,政府投入为主体,这是不可动摇的,这是我国战略决策的必然。但政府财力有限时,投资主体多元化也成为必然选择。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办学主体多元化给中学教育发展带来的好处还远不止增加教育投资一项,它对教育改革更为深远的影响恐怕还是在于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和推动了教育发展的进程。要改变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学教师“清贫”的局面,诚然要依靠国家的财力投资来逐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但是,最根本的方法,还是把教育作为产业把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先富起来。
二、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新的信息和传播技术进入学校对常规的教学材料、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挑战。如何将新技术用于教学本身已成为一个新的知识领域,而这一问题的焦点是教师的发展水平。因此,要不断提高中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在中学教师中深入开展卓有成效的教科研活动,促进教育向效益化发展。
要提高教育效益,不但要加大对教育的资金及科技投入,还应该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力争增加产出。教师确实“清贫”,但也有比较“清闲”(课时不足)的。因此应放宽政策,让优秀教师可以兼课、兼职,这是解决“清贫”“清闲”和提高效率的一箭双雕的好办法,这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这一可贵资源的作用,提高了教育效益,而且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在教育改革方面,应当通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积极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创新、开拓、奉献、合作等精神,不断提高学生交际沟通、应变协调等能力上,以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不断有所发展。如果要求培养的学生是复合型人才,而教师本身却是孤陋寡闻的抱残守缺者,其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
为充分发挥中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两大基本职能,需要中学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从教学职能上看,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院校对中学毕业生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较强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必然要求中学教育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达此目的的关键在于中学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和科研能力。因此,中学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不断地进行科研活动,才能把现代科技的新成就及时、有效、生动地反映到教学中去,才能进一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手段来指导学生,才能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只有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并不断进行科研活动,才能锻炼和培养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学校必须将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作为管理中的核心;教师得不到发展提高,教育效益则只是一句空话。
三、建立一种更加灵活的师资管理体制
首先要改变教师管理方式,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这是中学教育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教育进入市场必然要引入竞争机制,在学校之间要相互竞争,教师之间也要相互竞争,这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符合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无疑,引入竞争机制对于“打破大锅饭,克服平均主义”、“通过竞争推动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而这一切,都要通过系统的师资管理工作来实现。因此,在自主管理模式体系下,学校在加强师资管理中所运用的引入竞争、协调师资结构、监督和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师激励机制等方面机制将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就是要提高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估。在我国,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主要是通过各种教学评估来实现的,现在,教学评估日益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并且监督和评估的范围逐步扩大,几乎覆盖了整个学校工作的各个层次和方方面面,如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评估等。而评估的结果与教师的发展和激励机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依据评估结果对优秀教师实行奖励。尽管教学是教师的“天职”,但奖励制度还是能对教师的管理起到激励作用的,这可使教师不断地自我鼓励,自觉学习,对教学中反馈的信息仔细分析并运用于教学改革中去。
要提高教学效率还必须调整不合理的师资结构。现在,许多学校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学校要进一步降低或控制教师人数的不断增长,在学校中不再增加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冻结暂缺位置,并对因健康等原因不能胜任、或不能坚持工作的教师实行提早退休制度。这个策略可以节省出薪金支出来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奖励。其次,要改变不合理的年龄结构组成。中学师资结构的年龄组成必须是老中青结合,理想的年龄结构应该是:30岁以下的比例小于20%,30岁~50岁比例在60%左右,50岁以上的比例在20%左右。为了吸引年轻有才华的教师,可执行重点资助最佳年龄区(25岁~45岁)和采取特殊工资等措施。
各校在师资管理的实践中将会认识到:中学教师是学校可以从中得到的最大回报的财富。为了取得对中学教师管理的更大发展,对师资管理模式和管理改革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
标签: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