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韦木丽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韦木丽

韦木丽 贵州省贞丰县连环乡和平小学 562200

【摘要】应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学科整合;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3-03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架起了一座的桥梁。应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把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图文并茂,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恰当地采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

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再现语文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在阅读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得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

三、语文教学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为语文老师,我在作文教学中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由于我是根据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写出了许多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四、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教学难点。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海底世界》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在什么地方,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为了降低教学的难度,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气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幻灯片这一媒体,让学生观察海底世界的景色,并辅之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味海底景色的神奇与绚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以说促写,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为学生的说提供了重要条件,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情境。以我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为例,当学生观察了小狗后,我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4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我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答:“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我又因势利导:“请你按老师讲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向大家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解说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也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红花,那么多媒体教学的恰当应用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溶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六、多媒体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大屏幕前,学生可以直接看到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意象,从而更好理解。如在教古诗《草》时,“离”、“枯”、“荣”等几处是文章的难点,“野火烧不尽”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时可以设置四幅场景。第一幅是像大海一样美丽宽广的草原,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象。学生通过逼真的画面,理解“离离”之草就是茂盛的草,同时,通过这幅画面,也知道了“荣”就是“茂盛”的意思。第二幅是秋季草原图,依旧是宽广博大的草原,小草在深秋的季节变黄了、枯萎了。看图后,教师提问:“诗中哪个字说的就是这个季节的小草特征?”学生理解了“枯”就是“枯黄”的意思。“野火烧不尽”,这些小草,怎么会烧不尽呢?播放第三幅场景:熊熊的烈火在无情地燃烧,露出大片光秃秃的土地。这时,教师提示“小草的根在哪里”。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大火无情地烧掉小草的叶,但它的根深深地埋在地底下,并没有被野火烧死,仍旧在聚集着力量,等待春天的消息,所以说“野火烧不尽”。第四幅场景:春暖花开,小草慢慢地从泥土里钻出来,舒展着修长的身体,在春风中摇曳。学生由此了解了“春风吹又生”。这样,看多媒体展示与朗读结合,便使学生明白了小草的确具有顽强不屈的精神,并初步知道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用来形容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至此突破了重点难点。当然,课堂效果也就远远超过了平常的教学。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就是各种学科整合的实验,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既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又要切切实实做一点一滴的探索;既要勇于开拓创新,又要潜心学习老一代语文教育家们的宝贵经验;既要了解多媒体教学技术,又要用更高的标准重新深刻认识语文教学的精髓——这是在学习上、教学上,思想上一种全面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家骥,《教育科研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

[2]王守恒,《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安徽大学出版社;

[3]郭思乐,《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导引》,广东教育出版社;

[4]佐藤正夫,《教学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5]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

[6]邵永良,《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宁波出版社,2009;

[7]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韦木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韦木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