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六公司 北京 100039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让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进入到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期,从最初的粗放式操作到现在的标准化、系统化管理,人们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虽然我国房建工程施工技术早已今非昔比,但在现场控制和管理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此,我们必须在详细、全面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调整对策,通过提升施工现场管理合理性的方式为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提供更多保障,让施工企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更好的实现。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管理;现场管理
1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前虽然会有诸多的规划和准备,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突发的问题或不曾预料的难题。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天气情况、施工材料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考量固然不可或缺,但更多的还是需要在充分认识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在控制房建工程质量重要性的前提下,从管理体制、施工质量保障方面入手,形成一套完整的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法,以此实现对房建施工全过程进行的科学和合理的控制。本次研究结合以往理论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经验,在总结和归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特点、施工现场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对房建施工现场管理要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2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特点
2.1 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从资金投入的整体情况来看,各阶段的资金投入水平都无法与施工阶段相比较,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施工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无疑是最大的,并且在未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情况下,还会因预算超出的问题而表现出资金投入力度随施工进行而不断加大的特点。
2.2 持续时间长,易受各种因素影响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仍属于新兴事物、尚未成为主流的“预制件+现场拼装”式的房建工程外,绝大部分房建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阶段所占用的时间都远远超出项目的其他阶段。由于持续时间较长,房建施工阶段极易受到各种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施工的正常进度也因此容易受到干扰。同时,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和人财物力投入情况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房建工程施工阶段也具有了动态性的特征。
2.3 参建各方的矛盾和冲突
房建工程施工过程的背后是大额资金的流动过程,尽管只有在各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施工才会开始,但在施工过程中,各方利益难免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较预期发生一定的变化。若矛盾未能通过及时有效的协商得到处理,就极有可能演变为需要述诸法律的合同纠纷。而一旦发生这种纠纷,必然会导致工期延后的结果。
2.4 工程设计与现场实际情况的差异
房建工程设计属于项目的前期阶段,通过现场勘查等手段,工程可能设计的问题、处理的方案最终都会通过设计图纸等方式体现出来。但是受勘查方式、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存在差异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应对方案未能及时形成,就会导致工期的延后;如果未能及时发现这种差异,就会使施工质量进入难以判断的状态,项目建设所投入的资金也将不再处于可控范围内。
3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开展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时,必须坚持兼顾建设单位总体效益、符合施工现场实际要求的总方针,遵循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为房建工程项目的按期、优质完工提供支持和保障。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三个方面:
3.1 科学性和合理性
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形成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可以使施工现场得到合理布置、可以使分部分项工程得到有效衔接、可以使各道工序各项工艺的质量处于可控状态。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前提,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保障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各方预期利益才有真正得到实现的可能。
3.2 标准化和规范化
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应坚持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即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现场管理,让建筑材料和设备得到最为合理的使用。受地形条件、施工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材料在送达工地后,往往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方式使经过二次处理的建材达到设计图纸的实际要求,以此保证施工质量。除建筑材料外,设备的优化改进也是实际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管理人员同样需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方式,在兼顾施工方案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的基础上帮助完成对设备的合理改进,以此保证施工进度。
3.3 效益最大化原则
房建工程参建各方的参与目的,是实现各自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他们的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动力。而一个优质完工的房建工程,也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为此,房建工程现场管理工作,应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
房建工程具有所需材料设备种类繁多、施工技术和工艺复杂、施工人员大量聚集等特点,对此,施工现场管理单位应结合本次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并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对管理制度和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有效管理,确保建材和设备得到合理运用、工序得到合理安排、工艺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对于可能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的主客观因素,也要及时响应、尽早协调解决,以此为施工现场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确保工程的按期、优质完工,最终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4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点
房建工程并非千篇一律,即使是同一工程的不同阶段,其重点也难免存在差异,在实际操作时,应在总结特点、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管理要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本次研究以某建筑幕墙工程为例,对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点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该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部门首先强调了消防管理,并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将消防车道的宽度定为2.8m并严禁占用;(2)确定进水干管直径为120mm,使施工和消防用水需求得到同时保障;(3)每隔3m设置灭火器,焊接等工序在操作区域放置灭火器;(4)油漆等易燃用料的调配全部在库房内完成;(5)施工高度超过20m时,每隔两层设置消防栓口和消防水带;(6)在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标牌。在此基础上,管理部门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人员管理作为该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
4.1 设备管理
建立严格的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和使用的制度规范,确保设备性能和指标等符合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要求。(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必须配备施工机械设备的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由其负责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安全管理工作;(2)各方应遵守包括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设备检查和维护、资料管理等在内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3)主要机械设备实行“三定”管理,即定机、定人、定岗位职责;(4)各类机械设备需定期检查,严禁出现带病运行的情况;(5)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应正确使用、安全运行,严禁出现超负荷运作或擅自改造的情况。在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调配时,应遵循以下过程:问题分析→明确目标→拟定方案→方案讨论和选择→实施方案。在选择初步拟定的方案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机械设备调配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量:机械设备的各项指标能否满足施工需求;调配方案是否有利于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调配方案是否符合效益最大化目标;调配方案所涉及机械设备是否能够高度协同。这四个方面既有定性因素,也有定量因素,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评价方式,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不同单位的管理水平难免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时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确认。另外,不同因素间往往相互影响,对其相关程度的判定也可以被认为是模糊的。所以,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来解决机械设备的调配问题,在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值得在实践中尝试运用。
4.2 材料管理
作为房屋建筑成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工程所用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建成后的整体质量,对于材料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也因此成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部分房建工程的采购员、材料员并没有安排专业人员来担任,工程质量和技术方面的负责人也经常将重点放在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上,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工程质量因建材质量不达标而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问题。
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采取了定期对材料采购人员进行工程质量意识教育的办法,帮助他们形成对控制工程材料质量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应负哪些责任的充分认识。同时,严把材料进场关,派遣专业人员在材料进场前对其质量进行检查,没有出厂证明或质量未达设计要求的材料、构配件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都是符合设计要求、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优质建材。另外,就是配合监理部门等进行取样抽查,凡是没通过检验的材料、成品或半成品,都不得在施工过程中应用。
4.3 安全管理
构建并完善施工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的方式保障要求的贯彻落实,以此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要求他们根据制度和规范的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帮助整改,发现施工人员的不当操作及时制止并对正确的操作方法加以指导,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另外,通过定期开展宣教活动的方式组织施工人员参与安全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以及按规操作对自己人身安全的重要意义。为确保制度的执行,构建明确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将责任真正落在工作人员身上,以严格的追责倒逼管理人员的认真负责。
4.4 进度管理
强化施工现场的进度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能够按照预先计划顺利进行,最大程度避免出现延期完工的问题。为此,在施工开始前,管理部门结合项目的基本情况展开调查和研究,内容包括机械设备性能、材料供应情况、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等,并以此为依据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管理计划,使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做到了科学、合理和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现场管理人员每天需要及时了解和反馈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管理部门根据反馈结果对照施工计划是否得到执行,若计划出现延后,则分析影响因素并及时改进,确保施工进度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避免因工期延误而对各方利益造成损害或引发不必要的合同纠纷。
4.5 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保障工期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在施工开始前,管理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对施工工艺、方法和要求进行了明确说明,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技能,确保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胜任自己所处岗位的工作要求。同时,对施工技术较强、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合理调配,确保每一个施工小组都至少有一名可发挥现场指导作用的技术能手,以此解决短期集中培训对工人技能提升水平不足的问题,让工人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提高,最终出色的完成各自肩负的施工任务。最后就是通过集中宣教帮助工人了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悬挂标语、制定合理奖惩机制的方式调动工人按规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促使其自发的履行各自职责。
5 结语
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又复杂的工作,不仅管理项目种类繁多,而且对细节问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现场管理的任务是通过监督、检查和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同时反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设计中不符合实际的部分能够得到及时纠正,确保工程能够按期、优质完工。在施工结束前,房建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影响着参建各方的利益;在施工结束后,房建工程的质量则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所以,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各项技术规范,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施工现场始终处于可管可控的状态下,最终以优质工程来回馈社会,让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超、秦志勇、邵锐锋.试述建筑现场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2016,9(8):94-94.[2]孙庆现.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工业B,2017,2(4):100-101.[3]苏春富.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江西建材,2014,(4):292-292.
[4]孙士龙.谈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3,(3):241-242.
[5]白俭清.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3,(9):268-268.
作者简介
冯继业(1979.09-),男,北京海淀,汉,本科,工程师,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六公司。
论文作者:冯继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建工论文; 现场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论文; 因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