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生命教育课程的创建与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课程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徐汇区紫薇实验幼儿园创办于1997年6月,是上海市首家面向0~6岁幼儿综合性学前教育机构,是上海市最早探索0~3岁婴幼儿早期潜能开发、早期家庭教育指导研究的幼儿园,是上海市率先倡导、持续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特色幼儿园。紫薇坚持探索和践行“大教育观”的现代教育理念,努力创建生命教育课程特色品牌,为学前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一、“大教育观”与生命教育课程创生 教育理念指引着办学思路,指导着课程建设,制约着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蕴涵着教育发展的思想,是指明教育前进方向、引导和鼓舞人们为之长期奋斗的教育理想。近年来,紫薇在传承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结合区域特点,逐渐探索出一条大教育观的办园理念,以此作为全部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紫薇的大教育观,可以从四个层面理解: 在时间维度上,探索0~6岁学前儿童的全时程教育。 在空间维度上,探索园所、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 在主体维度上,探索促进幼儿快乐发展、教师持续发展和家长共同发展的多主体教育。 在发展维度上,探索幼儿在认知、情意、人格、品格和体格方面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 二、生命教育特色课程开发 课程是贯彻落实教育理念的核心载体。在大教育观的办园理念的指导下,紫薇从办园之初,便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0~6岁婴幼儿综合性教育机构的设想。构建了0~3岁启始生命教育课程和3~6岁多彩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从家园合作的生命教育到园、家、社三位一体生命教育,从生命教育课程理念、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探索等多个层面,逐渐树立起生命教育特色课程品牌。 (一)生命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 “生命教育”意指有关生命的教育,也指回归生命的教育。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其核心是“全人教育”,帮助幼儿从“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4个维度出发,从“生命的养成”、“生命的自主”、“生命的构建”教育价值出发。 紫薇的生命教育课程目标有四大方面,分别是:认识生命:帮助婴幼儿唤醒生命意识,了解生命体的存在和生命体基本需要。保护生命:帮助婴幼儿学习初步的生命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热爱生命:帮助婴幼儿感受生命的多元、快乐和精彩,学习关爱、学习感恩,激发情感。尊重生命:帮助幼儿发现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各种形态。 紫薇的生命教育涵盖了0~6岁生命起步全阶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方位教育,幼儿、家长、教师、全面成长的园本课程体系。让紫薇的生命教育成为社会关注早期教育的源点,成为孩子人生起步的摇篮,成为年轻父母完成人生蜕变的起点以及教师成长发展的舞台。 (二)0~3岁启始生命课程体系 脑科学研究,婴儿出生后2年内,神经细胞迅速发育并相互联结。而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婴幼儿生活的经历决定的。这说明0~3岁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期、关键期。这个时期内适宜的经验和刺激是运动、感觉、语言及其它高级功能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但是,相对于3~6岁幼儿教育而言,0~3岁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政策规划还是实践素材都少之又少,社会机构开展的早期教育指导总的来讲存在碎片化、浅表化、机动化和多变化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课程支持,不利于家长形成正确的教养观。 自1997年开始,紫薇幼儿园关于0~3岁婴幼儿教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探索历经十多年,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形成了突破性的成果,分别是发展水平提要研制、养育课程开发、起始课程开发以及发展课程开发,前两类课程为父母与婴儿共同参与的课程,最后一类课程则是幼儿独立在园课程。伴随三类课程的开发,分别形成了父母育儿学校、送教上门、在园教养等实施模式本班制创建。 1.开发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提要。紫薇自1997年开始进行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提要的制定,依据婴幼儿的发展规律与特点,阅读梳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聆听专家的意见,结合本园大量0~3岁婴幼儿教养的实践经验和观察记录汇编了《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提要》。 2.养育课程开发与父母育儿学校的开办。1997年针对0~3岁幼儿教养我们开发了养育课程,分营养与保健、大动作等六个模块。课程实施要求亲子共同参加,我们开设0~3岁父母育儿学校,围绕育儿指导做了大量探索。1998年,为了能使父母育儿学校与幼儿园之间进行有效的过渡与衔接,紫薇实验幼儿园首创了小小班(2~3岁),为托幼一体化的实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施。在父母育儿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幼儿园小小班课程体系。 3.0~3个月乳婴儿起始课程开发与实施。2000年紫薇实验幼儿园在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基础上,拓展性地将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拓展至社区散居0~3个月的婴儿父母,形成了0~3个月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开辟0~3个月婴儿教养电话热线,辐射了300多个康健社区0~3个月的婴儿家庭。《0~3个月婴儿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被列入了2005年徐汇区重点课题;建立了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新型模式填补了0~3岁婴儿早期家庭教养指导的空白月龄段。 4.婴儿独立在园集体教养的发展课程研发。自2007年开始,幼儿园开始探索发展课程的开发与班制创建。2007年开办了19~23个月机构内全日制宝宝班,首次进行2岁前婴幼儿机构内集体教养活动的实验和研究。期间积累了近千份观察记录;形成2岁前机构内教养学制的研究;积累了2岁前婴幼儿机构内教养活动方案。 2009年首创16~18个月机构内半日制囡囡班。2009年,在《2岁前婴幼儿入园适应性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开创了16~18个月半日制囡囡班,形成了适应该年龄阶段的作息制度;形成了大量的集体教养活动方案;创新形成了家长志愿者配班制,让家长参与小年龄幼儿的幼儿园教养中,以帮助婴幼儿能顺利过渡分离焦虑,效果非常明显。 (三)3~6岁多彩生命课程体系 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多彩生命教育,是对3~6岁幼儿共同性课程的有效整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满足幼儿的兴趣和特殊需要。通过十个单元的构建与设计,家园合作、多方位、多途径地实施课程,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认识生命,进而学会保护、珍惜生命,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最终落实到幼儿对所有生命形态及生存形式的尊重。 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小中大三个年龄、融合国家课程四大板块、突显学校生命教育特色,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并采取不同的组织实施方法。CLC课程,从自然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和艺术教育等三方面来设计与实施;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综合、互动和学习,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生命、认识生命,进而保护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标签:教育论文; 生命教育论文; 课程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幼儿园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紫薇论文; 幼儿园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