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论文_翁正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论文_翁正全

翁正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实验中学 657300)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标准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了重要修订,要求“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作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近年的中考题偏重于阅读教学的考查,其主体地位日益见增。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对阅读教学作一番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104-01

一、有的放矢,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应精心选择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阅读材料,来满足不同兴趣特点的学生的需求。阅读的材料主要以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三大文体为主,所选材料要能打动学生心灵。在阅读教学材料的选择上,要多角度,多层次,让学生在感受材料中产生新奇,从而达到刺激情绪、情感的效果。精心选择材料,学生会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久而久之,教师能把学生注意的目光和期盼的心情抓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启动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达到让学生自然投入,积极思考,勇于设疑解疑,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理解、分析和感悟的讨论中。精心选择的阅读材料,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共振,情感共鸣,使学生入景入情心领神会。

二、以朗读带动阅读,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的教学应加强以读为主的领悟感受。表情朗读是书面语言的声化、美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用声音再现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手段。教师的表情朗读,应根据不同的文体及其文章的内在要求,准确安排停顿,处理重音,调控速度,把握语调、节奏,尽量做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让学生的情感随着教师的朗读而起伏跌宕。教师的生活阅历、个人体验和内心激情在感情朗读中能率先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并通过丰富的表情、得当的体态、动作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的情绪情感一步步引入作品境界。让字字句句撞击学生心理,接受作品内容、意境的感染熏陶,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情绪共振,是学生听之则“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入情入境,达到对文章词、句、篇的理解、感受,更好地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思想底蕴,深刻体会到语言所具有的气势、节奏、韵味和神采,增强对课文层次、结构、重点和主旨的理解。

教学《孔乙己》教师在示范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时可以特别重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从语气、语态、情绪、体态去影响学生。通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学生会对孔乙己的遭遇和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情感。学生自然会对人们的冷酷麻木予以无情的唾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今昔对比,同为读书人,学生的心灵受到撞击,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固然深刻。因此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让师生在课堂上物我两忘,如痴如醉,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朗读除了教师范读,还可以采用播音、录音、电视放音等形式进行,录音带配有音乐,能给学生以愉悦的感受,在欣赏阅读中获取信息,增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感受。

三、开展多样化的语文阅读活动

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尽情地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每一个人都或强或弱地好胜心理,心底里总不甘落后于人;很多人都喜欢跟着潮流走,快乐地融入团队共奏的主旋律。当学生们已走近阅读,参差不齐地喜欢阅读时,教师应该再次扮演好导演的角色,给学生提供一个个与阅读相关的大舞台。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如“好书推荐”的演讲,让学生初涉鉴赏性阅读形式,充分秀出自己的好学与博学,一堂交际课下来,几石击水,阅读的浪声即时可闻。丰富而多彩的语文活动还如有课前三分钟演讲,诗歌朗诵比赛,时文名段品评,讲故事,语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讲述、竞赛、品评、交流等活动中发现不足,寻找差距。进而纳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优秀者促动后进生,形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班级气氛。

四、从积累中积淀阅读能力

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增厚语文功底,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形成一种无形的积累。这种无形积累是阅读经历的初级阶段,能对学生的人格、各方面修养起着良好的熏陶作用。但这种随意性、消遣性的积累,较难快速地深入学生的大脑,并通过大脑分析理解吸引力,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迫切需要阅读的主体在无形积累的基础上加强有形的积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世上真正能过目不忘的人毕竟少之又少,所以进入阅读的精读阶段就要学会摘抄,记录,点评,质疑。我并不赞同对待每本书都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态度,因为书海无涯,开卷即兴笔墨对于大部分的中学生都有些严谨过头了,反而阻碍了阅读的开拓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不过,阅读主体在博览群书之时,也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动笔摘抄自己所欣赏的,所需要的语段,学习领悟作者的思想与审美情趣;归类收集文字信息,充实自己的写作资源;积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拓宽自己的文化涵养和储备自己的口语交际材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写作”,这些名言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许多初中生对作文,怀有极大的畏惧心理,面对题目往往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即使写出来也是平淡干涩无文采。在这种情况下,闭门造车,冥思苦想是徒劳无获的,此时学生迫切地想写好作文却无从下手。“需要是了原始的动力”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抓住这要求与水平之间的矛盾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钱荣香.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2(18):54-54.

[2]车静.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5(7):143-144.

论文作者:翁正全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论文_翁正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