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人类对自然系统价值的认识上升到生命共同体的高度,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必须通过自然系统的价值和功能来解决,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倡议,公园的存在价值也因此进一步提升。公园自然系统是城市生命体的支持系统、功能系统、结构系统,作为城市发展的生态动力,推动城市发展走向新的阶段。
关键词:城市公园;公园类型;规划特征
一、公园形态类型
1、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差异
相较于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公园的公园形态表现出较多的不同。公园绿地是城市公园或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在城市规划中是作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以及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而存在。公园形态则是城市公园结构与规划目标相结合的概念,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起到指导总体规划的作用。两者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有显著的差异。
2、公园形态分类系统
2.1公园综合体系统
公园综合体系统是充分利用公园绿地环境的生态融合价值构建的绿色产业集聚区,从空间形态上看,公园综合体可分为垂直组合型、中心组团型、片区型、城市型。公园综合体在空间结构模式上有三种类型:A型,以公园为中心、多种产业集聚模式,根据集聚产业类型和数量分P1.0、P2.0、P3.0、P4.0、P5.0、P6.0等;B型,自然系统与城市产业功能空间有机融合的公园化综合体,包括居住、商业、商务、工业、文化、教育、研发文创公园综合体等;C型,以公园生态产品为基础的游憩休闲旅游综合体,包括休闲农业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假日公园等。
公园综合体系统是旧城更新、新城发展的共同追求,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是城市空间形象的重要代表。在现代公园系统的概念中,遗产地、街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均属于公园范畴,高品质绿色生态景观质量与特色产业、生产空间融为一体,成为城市最具活力的生活、生产、生态、生命“四位一体”的综合地域空间。公园综合体建设要因地制宜、因业制宜,不同区位、不同地域建设的模式不同。
2.2生态廊道系统
生态廊道系统在类型上分为绿道、绿廊、公园道、风景道四类,在城市区域层面,建设以交通干道为依托的风景道,可以沿路展示大地景观特色;以主要河流为依托的绿廊、绿道系统,以主要游憩地为导向的公园道、绿道,可以在沿途设置相关野餐地、露营地、休憩点等。
在建城区层面,生态廊道系统主要以绿道、绿廊、公园道三类为主,商业公园可以作为公园道的组成部分。所有开放空间的最小宽度为25m,设置标准为30m≤绿道≤50m,50m≤绿廊≤100m。
2.3城市公园系统
根据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城市公园系统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广场用地(绿地面积超过65%以上)五类,专类公园又可根据主题特征划分出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遗址公园、游乐公园以及其他专类公园。体育公园、儿童公园等是以游憩活动为主题的专类公园,它们具有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中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特点,应当从专类公园中独立出来,并根据其规模和服务半径分为市级、区级和社区级三类。如成都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6m2,已经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但公园类型体系不完善,缺少体育公园、儿童公园、植物园,公园可达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去围墙”是城市公园公共性的重要体现,公园免费开放是一次进步,“去围墙”更是一次根本性的进步,对丰富城市空间文化品质和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老城区来说,更是如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区域公园系统
区域公园系统主要是指支撑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自然保护地系统,按照我国现行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包括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郊野公园、纪念地、持续利用保护地(如农业遗产)等。区域公园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与城市公园人工化的景观有明显的区别。如对于成都市来说,区域公园系统须重点打造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龙门山国家公园,以大熊猫为标识,打造“熊猫之城”的生态形象,创新城市的生态品牌价值。把3801m2的龙门山生态系统按照国家公园的标准来整体打造,划分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传统利用区、游憩展示区四个功能区,建设用地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3%,在外围边缘地带打造若干特色门户社区和特色小镇,实现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
(2)建设龙泉山国家森林公园,打造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和国际化的“城市会客厅”,创新自然保护措施,促进城市发展的国际形象和生态文明国际示范区的形成。在龙泉山森林生态系统完整保护的基础上,根据风景特色和生态稳定性评价,划分核心保护区、风景游赏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和生态保育区,在公园外围附近建设若干特色假日公园、休闲服务区等。
(3)建设各具特色的郊野自然公园群,如森林、湿地、湖泊、乡村公园等。以自然生态保护、乡土文化保护为基础,打造生态型、乡村型、运动型等多种特色的郊野公园;打造门户社区和特色小镇,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统一;形成“自然保护地+特色镇(村)+农业园区+游憩活动区”的郊野公园基本单元。
(4)建立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区,保护天府原生态文化系统。
(5)优化提升水脉绿野系统。延续都江堰水系水脉系统,构建绿道绿廊荒野系统,融合乡村田园景观,串联各类自然公园系统,编织生态廊道网络。
(6)在建城区内的综合性公园,要恢复1/3—1/4的自然空间为荒野地,各综合性公园之间至少保证一条生态廊道相连;湖泊岸线保留2/3的自然岸线,河流岸线以自然野趣为基调;公园道与绿廊系统要保留一定空间的自然荒野地,恢复、保护动物生境。
二、城市公园规划建设的成就和特色
公园即是城市的生态景观,也是丰富和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载体。近几年来,我市、区各级政府重视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确立“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最大限度的考虑城市居民生活与休闲的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在缺乏绿化环境和休憩设施的老居民区、老社区里面尽可能新建、扩建或改建社区公园,以改善周边环境,为广大居民提供优美的休闲健身场所,且主城区大部分公园都已经免费向市民开放。
近几年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城区广大居民有目共睹的,这些公园主要分布在主城各区,类型多样:有综合性公园(如龙石风景区)、滨河公园(太子河滨河生态景观群落)、宣传佛教主题文化的“广佑寺”广场、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的护城河绿化景观带等等。这些公园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都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以生态型公园建设为主,滿足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注重生态效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结束语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融于自然是永恒的目标追求,脱离自然是短暂的历史现象,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依附自然,两者是一种依附性融合,城市与自然是一种依附关系;在生态文明时期,人类回归自然,两者是一种能动性融合,城市与自然是一种互动关系,自然系统以多种形态融合于城市空间结构中,发挥多种功能作用,支撑城市的生态安全,实现生活、生产、生态的融合共生。公园应从围墙内的绿地走出来,向城市的大街小巷延伸,传承、再生农业文明的文化魅力,提升城市空间的生活价值,提高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李鸿奎.基于城市梯度模型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汤斐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