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第一”是施工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建筑工程工期的保障。因此,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调查,论述其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而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完善
引言
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早就已经成为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个人认为,应该从管理方法与技术能力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充分挖掘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小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这也是本篇论文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不但是整个建筑市场监管中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政府各个部门对安全生产进行重点监督管理的领域。建筑企业是组成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的主体,因此必须切实深入地贯彻落实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承担起相应的企业责任,从而保障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概念
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伴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对我国的国家安定繁荣、国民安居乐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建筑发展史中,建筑安全管理一直是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现如今已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具体体现在这两种概念:第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的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是管理核心。第二,对建筑物本身的安全管理,使建筑物质量符合国家要求和建筑规范,并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年限能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如下四点特征:第一,建筑施工岗位缺乏固定性,施工工作的内容会随施工进程随时改变,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第二,建筑施工的工作强度较大,并且施工人员的技术和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第三,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门类较复杂,集中管理难度大。第四,建筑施工环境多为高空或露天,并且受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影响较大。我国的建筑行业能否健康良性发展,施工安全管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单为我国的基础建设添砖加瓦,更是为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驾护航。此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与安全保障,同时也是施工企业能否取得社会和经济价值的关键。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安全管理机构的空缺
多个相互配合且运作高效的安全生产监管组织,是每个企业所必须设立的安全机制。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企业自身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项流程需要做到制度化。不过,在这方面,大部分规模较小的工程施工企业均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为了压缩用人成本,企业不再聘请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同时压缩在施工现场的安全人员数量。另外有部分企业为应付检查,花费很小的成本,聘用很少的专业人员在企业挂名,而实际并不负责施工安全相关工作。
2.2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
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低一直是我国相关部门和施工企业的一大困扰。施工人员的素质低下会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的意识缺乏,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低下,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施工人员也难以参加和配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能够做到意识或执行安全管理规范的数量较少,对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宣传和普及的施工人员更是寥寥无几,这在极大程度增加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致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难以体现其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3.1技术措施方面的落实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操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尤其是在实施危险系数较高、分部分项工程的时候。比如:搭设操作施工时的脚手架、建设用于支撑的模板系统、拆卸和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起重机械等。占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重要地位的“三级安全教育”具体如下:第一级为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地方性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内部制定的各项制度等。第二级是施工项目部的教育培训,主要是针对工程施工项目部中的各项制度、施工一线的技术要点以及安全管理分析等方面的培训教育。第三级是对施工班组等现场工作人员的现场教育,主要是进行岗前培训、可能的事故预先分析及如何预防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3.2增强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中,加强安全教育,让工人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应急知识,是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应对各个施工部门的安全责任予以细化,明确各部门的施工安全任务和职责,进而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得以加强;针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特别是重大的危险源要做告知牌,告知工人危险的存在部位和时间段。严格实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有效进行。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加强管控,并且不定期巡查与走访。政府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现场讲座、针对项目事故案例分析,用事故案例引起对安全的反思;使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均提高施工安全防范意识。
3.3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安全因素,必须要对施工安全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够保障相关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可以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律的强制约束力,更好地规范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①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整理和汇总,从而能够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进行体现,能够更加全面地包含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能够从更加广泛的范围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②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同进行相关的规定,从而能更好地约束合同双方的责任,更好地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水平。
3.4完善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能够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检查和监督,从而有效地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因此,为了更好地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为此可以参考以下方面:①完善相关的监督制度,从而能够对相关监督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更好地指导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工作的开展。同时,需要明确监督人员的相关职责,当出现施工安全问题时,能够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能够提高监督人员对自身责任的重视,更好地开展相关的监督工作;②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监督人员的素质对于监督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中的监督工作,必须要提高监督人员的相关素质,一方面需要对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工作的相关技能和知识,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胜任相关的监督工作;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监督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因此要求相关的监督人员能够抵挡住一定的诱惑,认真履行监督工作的相关职责,自觉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保障监督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结语
预防和监管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事故是一项长久、艰巨的工作,现今国外的一些建筑施工风险监管制度已经十分完善,我们可以努力学习借鉴国外对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相关优秀经验。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力度,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预先判别及评价的研究分析,不断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减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才能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张颖超.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和施工技术管理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6):253-254.
论文作者:于永禄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