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工人权益保护(一)中国加入WTO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_劳动关系论文

WTO与工人权益保护(一)中国加入WTO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_劳动关系论文

WTO与工人权益保障(上)——“入世”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关系论文,权益保障论文,工人论文,我国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入世”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

“入世”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立体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劳动关系作为一 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在“入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必然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从微观层面讲,劳动关系指用人单位中管理者一方与劳动者个人或劳动者组织之间的 关系。从宏观层面看,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企业方的组织和劳动者一方的团体,同时还 包括政府。政府在劳动关系领域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法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制定 一些相关的规则。劳动关系在国际机构和其他国家还被称为劳资关系、雇佣关系、劳工 关系或产业关系等。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劳资关系的传统平衡已经开始被打破。那么, 我国的劳动关系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调整劳动关系的规范将更加科学

(一)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将扩大

我国现行《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以企业劳动关系为主。与当代大多数国家比较起来, 我国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是很窄的。而且,这种情况与调整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很不适应 。“入世”之后,有更多、更复杂的劳动关系需要调整。劳动力市场中的各种壁垒将被 逐渐打破,包括城乡的、地域的,甚至是国界的壁垒。劳动力市场迟早要走向统一。一 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将使得我国劳动关系调整的范围不得不大大扩大,即除 国家公务员之外,城镇中所有的劳动关系都应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同时,“入世” 之后中国的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快速发展的经济更需要社会公正。而 劳动立法是能够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比较典型的领域。扩大劳动法规的调整范围的意义 还在于,“入世”之后,在社会生活大整合的背景下,使绝大多数人成为受益者,使人 们的基本法定劳动权益能够得到保护。

(二)调整劳动关系的立法程序将更加民主和规范

“入世”之后,国家立法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法律制度更加透明。劳动立法领域同样要 经历这一转变。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的劳动法制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劳动 立法一直十分活跃,立法成果也比较突出。但我国劳动立法的一个特点是,大量的劳动 关系问题是由许多非规范性的文件所调整的。如一些一次性适用的答复文件,针对某些 地方出现的问题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的政策解释等。这些形式是劳动政策的内容之一。其 长处在于,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做出快速反应,对于实际部门来说很实用,对于主 管部门来讲,这种具体政策性的文件,修改和废止都比较简易。但它的问题也是显而易 见的。这就是,如果劳动关系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这些准规范性的文件,则会 使得劳动法律制度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同时使劳动关系当事人,包括中外投 资者,对劳动法律环境的确定性缺乏把握,因而影响投资信心。这也是一些境外投资者 感到我国的有些法律体系比较乱、无所适从的原因之一。

“入世”之后,如何使劳动法律制度透明度高、可预见性强?首先,劳动立法将趋于规 范。以较多非规范形式为特点的劳动立法形式将让位于规范的、透明的、层次较高的形 式。所谓的“内部文件”将在调整劳动关系的各类形式中逐渐消失。其次,立法过程会 更加民主。立法民主化的结果是开辟制度化的渠道,使劳动立法活动开放透明,有更多 的方面和个人将会参与立法过程。有些法律草案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讨论。

(三)劳动标准制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劳动标准对调整劳动关系的作用将加大。劳动标准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劳动标准 是由劳动立法来确定的。劳动标准可分为国内劳动标准和国际劳工标准。我国的劳动标 准有较好的传统基础,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和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以及女职 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标准等。近几年开发的职业技能标准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中也发 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调整社会保险关系的标准也越来越丰富,除了退休年龄标 准和享受退休待遇的资格条件标准外,医疗保险中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标准,包括基本医 疗保险药品目录、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标准等。今后,这些劳动标准在调整劳动 关系中仍将继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但有些标准将很可能根据新的情况得到修改和完善,例如应当建立法定带薪年休假制度,修改现行退休年龄标准的讨论也会更加广泛。此 外,可以探讨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强化劳动标准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力度,即劳动立法以 建立劳动标准为主,有可能在降低政府调整劳动关系成本的同时,给劳动关系双方当事 人之间自主协商留有足够的空间。

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府已批准了23个国际公约。国际劳工标准在我国的影响远远大于 这些批准的公约本身。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劳动法制建设经历了空前的繁荣时期。 这其中国际劳工标准的作用是应当被肯定的。在多年的劳动立法实践中,可以说,大多 数的立法活动除了认真总结我国自己的实践经验外,还大量地研究和借鉴了国际劳工标 准的内容。这在很多的立法条款中可以看得出来。可以肯定,中国“入世”之后,国际 劳工标准对我国的劳动立法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中国的劳动问题将带有越来越浓厚的国 际色彩。

二、宏观层面的挑战

从宏观角度讲,政府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将出现进一步的复位。“入世”之后, 政府的管理模式将向更加高效、透明的方向转化。我国现有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些 要逐渐消失,有些将会发生变异。在此背景下政府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角色也要发生转 变。第一,在过去的20多年中,劳动行政部门在从计划经济的职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职能转变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其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面对“入世”的新背景, 劳动行政部门有一个进一步角色到位的问题,即从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中退出来,转 为以依法履行公共职能为主。这将很可能带来对有些制度的重新讨论,如劳动合同鉴定 制度以及一些有关的行政审查制度等。第二,劳动立法将突出劳动标准立法的作用。虽 然,我国劳动立法的总体情况一直比较繁荣,但其中的劳动标准立法还不完善。为了能 更有效地调整劳动关系,一些劳动标准立法应当强化。比如,职工年休假条例的制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标准的修改以及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基本标准的立法等,都将逐渐被提到 议事日程或引起关注。

三、微观层面的变化

(一)所有制格局的变化将使得劳动关系调整出现“非重心化”

“入世”之后,所有制结构将进一步地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特征就是非国有企业的 规模将大大扩张。今后,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在整个劳动关系格局中占领衔地位的情况 很快会发生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各种劳动关系会以更加复杂的形态并存和交织在一起 ,从而出现不同劳动关系之间的制度衔接问题。面对这种必然出现的纷繁的格局,调整 劳动关系的战略将会做出相应的反映。今后的劳动立法和有关的决策,将根本改变那种 以国有单位情况为主的局面,国有单位的劳动关系将不再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心”, 调整劳动关系的视角将会更宽更高,各类所有制单位的劳动关系都将不分“亲疏”地被 纳入统一的调整范围。否则,劳动关系的调整将出现一些“真空”地带。

(二)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开始出现多重性

首先,在我国的非公企业中,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仍处于不规范的运行状态。虽然国家 和地方均有一系列的立法,但法律的执行情况总体上还有较大差距,劳动法制建设不尽 人意。在非公部门,总的来说,还是资本资源稀缺,劳动力来自供大于求的市场。资本 侵犯劳动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次,在公有部门中,劳动关系更多地还是依照传统的模式 运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在调整劳动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但也要承认,虽然法律对市场 的运行有弥补其不足的功能,但有时也会遇到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 均衡点,是政府和用人单位必须面对的难题。再次,受知识经济发展的冲击,在任何所 有制的组织内,特别是在高新技术行业,知识型员工与资本的关系将出现换位性的变化 。由于知识型员工体现着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将出现不是资本雇佣知识而是知识雇 佣资本的情况。这种非传统性的劳动关系也给我们提出许多新的课题。

虽然,我们面对的问题很多,但是,中国有2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和参加全球性经济 竞争的勇气和智慧,可以说,我们具备应对挑战的基础和实力。也许,劳动关系领域将 会遇到的问题远比本文所涉及的内容要多,今后的工作可能也会遇到各种挫折,但是, 只要我们依据稳定、和谐、规范和公正的原则来调整劳动关系,那么,一种适应“入世 ”需要的新型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将逐渐形成。

标签:;  ;  

WTO与工人权益保护(一)中国加入WTO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_劳动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