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薛宝臣

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薛宝臣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90)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各界逐渐加强了对节能降耗的重视程度,使得各个领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节能技术的应用。电力行业作为社会发展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对电力节能技术进行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电力能源的消耗,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力节能技术;应用

1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

1.1节能性供配电系统的应用

通过对我国电力行业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在我国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电网损耗也在逐渐增加,达到了整个供电容量的60%以上,从而说明我国电力系统当中存在严重的浪费问题,对电力节能技术进行应用势在必行。在对节能型供配电系统应用时,应从全面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整个区域的用电需求,并制定出准确的供电电压。具体而言,若配电电压在8±2kV左右,以10kV为供电电压,能够体现出最高的经济性。所以,在有色金属损耗量不高,并需要高压配电的情况下,应以10kV为供电电压。若整条线路当中,6kV设备占比较大,从理想的角度来说,需以6kV为供电电压。

此外,若电力系统运行时,需要多等级的电压,可以根据运行的实际情况,安装相应的变压器,以确保用户的用电需求。在整个电网内,变压器、电动机均为感性负荷设备,运行时都会产生无功功率,因而,可以在这些设备上放置无功补偿装备,通过该装置产生无功功率,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1.2节能设备的使用

随着能源损耗程度的不断增加,使得各领域人员对电力节能设备产生了更高的重视程度,从而加强了对变频器的应用。当前阶段,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使得高压变频调速技术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从而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内,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2]。以采矿行业为例,其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设备,如水泵、流量等,这些设备使用的过程中,一般为工频状态,应通过合理的对闸阀进行控制,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造成了能源的损耗。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设备的运行线路当中,加入变频器,通过对变频器的调节,改变设备的转速,从而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了控制,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在对变频器应用的基础上,还可以加入Y型高效电动机,该设备的运行效率较高,能源损失的更低,可以减少25%以上,在短期内即可将设备购买的成本全部回收。

1.3加强用电管理

电力技术中对电力节能技术进行应用时,还可以加强用电管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阶梯电价法。即针对用户的用电情况,将其分为多个不同的等级,并根据各等级的用电量,制定出相应的计费标准,如将电价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为月用电量在50度以下,电价为0.538元/度;用电量在51~200度之间时,电价为0.568元/度;用电量在200度以上时,电价为0.638元/度,若用户想要减少用电成本,则需要减少自身的用电量,即在电力设备运行时,加强对节能的重视程度,并增强用电效率。

二是科学的对电力资源进行应用。当前阶段,根据社会用电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用电高峰,即每日早8点到晚22点;用电低谷,即每日的晚22点到次日的8点。针对这一现象,电力企业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工业企业在低谷时期用电,并约束电力企业高峰用电,从而改善高峰时用电紧张的局面。

1.4降低线路电力损耗

在整个电力系统内部,发电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发电站的运行,为客户源源不断的提供电力能源。而在实际当中可以发现,发电站与用户之间,往往存在较长的距离,受到距离因素的影响,将会损失大量的电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而在对电力系统设计时,应加强对整个线路的重视程度,通过电力节能相关的技术,最大程度上降低线路的电阻,增加整个线路的功率因素,从而达到减少损耗的目的[4]。从供电营业的角度而言,电力企业应针对当地社会、文化、经济等多项因素,并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应用,仔细的对线路进行规划。若区域内的负荷量较大,设立变电站的电压要较高一些,一般在100kV以上,若负荷量较少,变电站电压要较低一些,一般在35kV以下。同时,对线路进行规划时,应遵循“最短距离”原则,即客户与最近的变压器连接,减少线路的长度,从而减少能源在传输中的损失。

2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优化措施

2.1优化配电线路

针对不同地区电厂发电站来说,输电线路的安全对于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但是通常情况下供配电系统当中的用电部门与发电厂之间的距离较远,在距离较长的运输过程中便会产生较大的损耗,不利于电力事业的持续向好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某地区的供电公司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节能技术进行了优化调整,降低了系统的电阻值,提升了电网系统的节电能力。当地电力系统供电公司的技术人员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当前的发展路线,认真规划了电网系统的供电线路,同时按照缩短距离的原则,降低了线路的铺设长度。针对区域内部供电系统负荷较少的情况,应用等级在110kV以上的变电站,提升电路系统的供电能力,当供电系统内部的整体负荷较小时,当地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便会对供电压力等级进行调节,确保电力等级压力在35kV之内。

2.2选择合理设备

当电力领域的供电系统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更换供电设备的方式,以更加合理有效的新设备和新技术,提升供电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因为旧设备和旧技术所导致的工作效率较低的情况。例如,我国某地区的供电公司针对区域内部的用电单位应用3kV电动机的使用情况,使用了专用的变压器进行供电,从而满足了用电单位的客观用电需求,进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供电公司的服务质量,同时也为该用电单位日后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针对并联电容器的优化,需要提供有功功率,降低在电网当中的负荷数量以及电网电源系统向感性负荷提供的无功功率,从而降低电网系统当中的电能损耗,为电网系统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应用无功补偿的方法,降低电网系统当中输配电线路和供电变压器损耗,进而提升电压器的实际供电效率。

2.3强化用电管理

通常情况下,根据目前我国国内的供电网络用电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每日的用电高峰为早上8点至晚上20点,其余时间为用电低谷时间段。在对电网系统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强化用电管理的方式,增强电网系统的供电能力。例如,我国某地区的供电公司鼓励居民在供电低谷的时间段内使用家用电器,在晚上使用空调和热水器等电力设备,可以对电网系统进行调节,使用电高峰的耗电量降低,促使用电高峰向用电低谷方向转移,从而有效提升用电低谷时间段的供电能力和用电效率,降低在用电高峰时间段内出现用电紧张等问题,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当前在电力方面的需求不断加大,随着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存在有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不仅会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同时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需要不断转变和优化当前的生产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电力节能技术有效的应用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开利.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35):23-24.

[2]张光亚.探究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7(13):90+92.

[3]吕德松.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3):75-76.

论文作者:薛宝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薛宝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