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 365114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一节课是否成功,标准之一是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学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做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这一问题始终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思考的问题,虽然已经意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但在具体的实施中还会常常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从而影响到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这也使我常常反思自己课堂的实效性,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下面就一节折纸活动课的教学过程,谈一下我在备课和课堂实施中所遇到的困惑及不断的反思和改进。
第一节课,结合本节课重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理解研究问题的教学方法并能探索其中规律,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动手折直角、垂直、平行、角平分线、60度角等,以此帮助学生回顾基本折叠的方法和其中的数学知识。
2.利用基本作图的方法折叠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在等边三角形基础上探索折叠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等图形的规律。
这一节课的教学思路主要是围绕着知识结构,按照知识的形成进行的设计,这是日常教学中常采取的思路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带着这种思路走进课堂,学生的课堂反应出乎我的意料,一节充满乐趣、探索性较强的课堂,却在折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时学生难以说清折叠的道理,探索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折叠时学生苦思冥想却毫无斩获,学生跟随教师的要求在忙碌中匆匆结束,一节课的内容虽然全部完成了,但学生真正掌握了什么?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了吗?提升了哪些能力和数学意识?这一个个问题在课后始终困扰着我。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来改进?带着困扰,与其他数学老师一起进行交流和反思,大家不约而同地悟出同一个问题:本节课是否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是否重视了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知识基础?是否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的确定?这一教学理念,虽难常常学习,但在这一节活动性较强的课中的确有所忽视。发现问题后,我迅速调整了教学思路,进行了第二节课。
第二节课,带着第一节课的反思,教学的思路是突出以关注学生认知水平、设计适合学生参与与发展的教学活动为主,并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和细节的处理,再次设计了三个环节:
1.将动手折直角、垂直、平行、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活动调整为课前的预习作业,课堂内展示。这一环节的改变,使学生拓宽了学习途径,有的学生课前进行交流,有的学生翻阅了以往的课本,有的学生请教了家长,甚至有的学生上网进行了学习。课内的交流出乎我的意料,简单的几个折叠,学生的折叠方法层出不穷,看得出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而且从中学会了不同的学法。
2.利用基本作图的方法折60度角、等边三角形,并进行课内展示和讨论。这一环节将60度角折叠调整过来,主要是考虑学生知识基础与能力不足以顺利解决这一难点,需要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将折法难点突破。随着这一难点的突破,学生在等边三角形的折法上又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有利用等腰三角形继续折叠的,有利用60度角折叠的……学生在折叠中不约而同地将等边三角形的折叠与等腰三角形和60度角折叠联系起来,在不断的尝试、争论和总结中逐渐体会了在折叠中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等边三角形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折叠正六边形,并利用类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折叠正十二边形,探索其中的规律:课后尝试还能折出哪些图形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增加了正六边形折法上的引导,在折叠过程中增加了教师的演示,引导学生对所折叠出的图形进行验证和推理。
比较第一节课中由学生直接对正六边形的折叠进行探索,第二节课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加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解决了难点问题。而在运用类比思想方法探索正十二边形时,侧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思考、研究和探索,从而更多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索,也就是探索这种折叠的规律,使学生有的放矢,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较大提高。
回顾这一节课的两次上课,自己有很多感悟,两次课都做了精心备课,效果却有很大的区别。反思其原因是在备课中是否真正意识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是否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并在课堂中确实让学生亲身感受和领悟数学知识和方法,主动进行探索。在备课中要下大功夫研究学生,了解他们对所要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具备的实际能力,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真正体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论文作者:纪连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学生论文; 这一论文; 课堂论文; 节课论文; 角形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