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史料对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论文_李燕,王婷婷

浅谈历史史料对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论文_李燕,王婷婷

李燕 王婷婷(淄博第七中学 山东 淄博 255400)

摘要:本文以辛亥革命为例,阐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事求是性、时空性以及解释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理念,发散了学生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其次,通过史料实证培养学生多元史观,解读辛亥革命对我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给人民带来思想上的解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是世界风暴的发源地,是被压迫民族的反抗、解放运动的开始。

关键词: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055-0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由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历史理解以及历史价值观等组成[1]。辛亥革命的背景有可能性和必然性两个因素。导致中国选择革命的必然原因是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辛亥革命的发生说明了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状况,关于清政府和立宪派的历史资料,让人们认识到革命力量的壮大以及清政府的自我革新能力在丧失,革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和解放人民。对于革命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实证,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性

(一)实事求是性

史料求证是通过理性、合理的分析,对历史资料进行辨析,展现历史态度和想法[2]。历史核心素养具有实事求是性。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所用的史料要具有历史价值,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对历史的辩证态度,才能设定更好、更合适的教学目标。在历史学科教学改革中,教师的监督和引导对学生有着很大的作用。

(二)时空性

历史核心素养具有时空性,体现在历史由相关人物以及发生的事件组成,包括事件发生的地点,事件给人带来的影响以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人物,构建详细的历史框架,从而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三)解释性

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性对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历史学科需要理性看待,具有真实且不可更改性,因此分析历史时要用客观的态度,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例如在解释辛亥革命时,根据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以及多种历史意义,用辩证的态度,探讨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产生的原因。

三、通过史料实证培养学生多元史观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中,历史学的灵魂包括社会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以及现代史观等六种史学观念[3]。一元多观的史学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基础,例如以唯物史观为前提,吸收和借鉴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其他史学观念。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构建多元史观,必须结合史料实证。

(一)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精选史料。

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历史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主题,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依据学生学习水平以及思维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史料。这样不仅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革命史观选取史料。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中华民国之立法以参议院行之,法司、议会、政务委员构成政府,政委由都督任命......人民一律平等,有选举被选举权......人民公举产生都督,其任命周期为一年,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质问或条陈,人民选举产生议员”根据这些史料可以看出临时约法为中华民国成立奠定了基础,为之后的临时约法留下了依据,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

从全球史观选取史料。辛亥革命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给予沉重打击,列宁将辛亥革命看作是“亚洲的觉醒”,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沉睡中醒来[5]。他认为世界风暴的发源地从亚洲开始,将会逐渐席卷全球;辛亥革命是亚洲被压迫民族的反抗、解放运动。这些史料实证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中,辛亥革命的意义和作用非常重大,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从现代史观选取史料。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二章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宗教、阶级、种族之区别。”第六条“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言论、著作、居住迁徙、宗教信仰之自由;有依法纳税、服役之义务;有选举及被选举、任官、考试之权利”。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这些史料,会发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灭亡,而民主共和观念被确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在于全体国民,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一大里程碑。

(二)正确解读史料,发散学生思维想象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引导者而存在,因此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历史素养,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史料、解读史料[6]。例如在展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史料时,从第三章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以参议院行之”以及“参议院选举出临时总统和副总统”等,可以了解到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此外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找出和世界上相似的某些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从而推断出辛亥革命对中国步入世界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对比不同史观,深化学生的认识。

辛亥革命在初中历史以及高中历史都略有涉及,一直以来,对于辛亥革命,史学界的研究角度不一样,其结论与评价也不同,选取的史料不同,得出的史论也不同。不过在培养学生通过不同的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的历史问题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辛亥革命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选取不同的史料,论证不同的史学观点,在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真实历史的同时,促进多元史观的发展和增加。

例如在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中,从革命史观评价,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革命的性质;从现代史观评价,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国现代化光辉的先驱;从社会史观评价,孙中山是移风易俗的倡导人,辛亥革命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相对有利的改变。

总结

以辛亥革命为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主题精选史料,从多元化历史史观中选取史料,让学生学会多方面思考问题;正确解读史料,发散学生思维想象力;对比不同史观,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特性开始,客观分析历史事件,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方霞.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目标的制定[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8,(4):69-70.

[2]时立娟.运用史料教学,提升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J].新课程导学,2018,(15):63.

[3]陈云.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8,(69):149,153.

论文作者:李燕,王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浅谈历史史料对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论文_李燕,王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