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论文_卢艳平

沈阳市市政公用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市政道路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城市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不仅是城市规划效果的综合体现,更是发展城市经济贸易的重要桥梁,因此需要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更应该严格控制市政道路施工过程,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并运用相关施工技术提升市政道路的耐用性和功能性,因此研究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做好施工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引言

在现代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平整度高、结实耐用、施工简单等特点,而且沥青中掺入了各种矿质材料,大大提升了路面的承载力。但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沥青路面出现了病害问题,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不便。为了加强沥青路面的质量,需要采取一定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减少沥青路面病害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1)保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承受力能够符合车载重量要求,并提高其稳定性;(2)具有较好的耐温度能力,不仅可以抵抗高温所造成的流动变形,同时还可以避免低温所造成的冻裂裂缝,从而保证沥青路面不会受到季节的影响,提高路面质量安全;(3)沥青混凝土具体为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环境下,在长时间被水浸泡下会导致沥青膜脱落、松散,更甚者会导致毁坏等质量问题,所以,需进一步提升沥青混合料防水防破坏性能;(4)提高其耐久性。市政道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因负载车辆大规模流动,而受到淡旺季等车流量过多或减少等状况均会加大路面压力,所以,为了更好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需提高沥青路面年耐久性;(5)增强路面防滑与抗老化性能。市政道路运输过程中极易受到外部气候的影响,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提高路面抗滑性,从而保证行驶车辆安全。

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市政道路主要是以沥青混合材料作为路面,施工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多种问题,因此应明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灵活巧妙地运用技术手段确保市政道路的质量。

3.1沥青混合料配制技术

与路基不同,市政道路路面主要使用含有沥青的混合材料进行铺设,目的是提高路面韧性,减少路面受腐蚀问题,但混合材料在配制时要严格控制质量,首先通过间歇式搅拌装置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控制,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准,一般每次拌和时间大约为50-80秒,其次应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匀状态进行对比,混合料用肉眼观察不存在花白料严重分离的问题,接着对拌和过程进行工艺控制,一方面要将矿料温度控制在160-180℃之间,另一方面要将拌制过程产生的粉尘回入搅拌装置中进行去除,然后应严格遵循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拌料,保证不同组分比例恰当,最后加入适量矿粉进行热沥青喷洒和拌制,确保最终沥青混合料无结团现象。

3.2摊铺技术

混合料配比完成后便进入到沥青路面的摊铺环节,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摊铺质量,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遵循三点基本原则,首先,缓慢性原则。路面摊铺最忌急躁,需要严格遵循“慢工出细活”的理念,以减慢摊铺速度来提升摊铺质量。某高速公路在施工中将沥青的摊铺速度控制在2m/min,最高不超过3m/min,采用边摊铺、边检查的摊铺模式,保证了摊铺工艺质量;其次,均匀性原则。路面的平整性是摊铺的基本技术要求,因此,在摊铺环节中需要重视路面摊铺的均匀性,确保混合料在路面施工中的均匀分布,对不平整的地方予以压实;最后,连续性原则。摊铺工序宜采用连续作业的方式以提升施工效率,降低缓慢性原则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且需要严格的控制好夯锤振幅与熨平板振幅。

3.3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技术

对沥青路面施工而言,碾压是非常重要的工序,沥青路面的碾压效果直接关系到沥青路面质量,是降低沥青路面车辙、凹陷等问题的重要控制内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碾压施工由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组成(如表1所示),在不同的碾压阶段采用不同的碾压设备与碾压方法。为了提升路面碾压的效果,施工方采用了颜色标记法,利用不同颜色的标志线来清楚地呈现碾压区域所采用的具体碾压方式,同时尽可能优化了碾压环节中所牵扯到的车道变换问题。连续开展的初压、复压、终压工序,不仅有助于混合料缝隙的降低,对路面密实性的提升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3.4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

在开展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纵向与横向的施工缝情况,若出现缝隙将会对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施工缝进行严格的控制。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纵向施工缝,通常都会使用两台摊平机进行同时施工,还会使用突队联合的方式对纵向施工缝进行连接操作。技术人员都会将直尺脱落的位置看作为裂缝处理的部分,若出现问题可以使用锯缝机对其进行切割。在开始摊铺工作之前需要对接缝的部分彻底清洁,避免灰尘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之后可以使用沥青完成摊铺工作。在进行碾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钢筒式压路机将其横向压实,可以将压实位置设置在跨缝部分,压实的路程可以从早期铺设完成的路面逐渐压实到新铺设的部分,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裂缝问题,还可以为沥青路面的铺设质量提供保障。

4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4.1加强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控制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一定要重视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的采购、检验符合标准,确保机械设备的使用符合要求。在购买原材料时,应选择质量好、有资质的供应商,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施工标准。当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时,应抽样检查,避免有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存在。一旦发现材料质量不满足要求,应立刻停止施工,重新选择质量合格的材料。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保证其性能的稳定,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让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使沥青路面的质量得到保障。

4.2做好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的质量控制

选择科学的压实技术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合理的压实技术可以将沥青混合料充分压实,保证路面空隙的均匀性,使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控制在固定范围内。为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设计混合料的级配,去除配料中的大粒颗粒,保证材料的均匀性,减少变压概率;通过试铺获取路面的压实度数据,制定合理的试铺流程,最后确保路面碾压的各项参数保持一致;对路面的摊铺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定摊铺宽度、速度等都符合规定,做到均匀、不间断;摊铺结束后立刻开始压实工作,经过初压、复压、终压等阶段,让路面的平整度得到保持。

4.3施工过程的有效质控措施

第一,到场检测。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企业需对项目给予全方位的分析,加强现场检测,一般利用目测的方式对混合料外观与集料粗细均匀性给予有效的检查,若发现问题需即可停止,并将相关问题上报上级单位,在获得解决后方可进行施工。对于摊铺地点的确定需依据运料单,并在接受过程中,对搅拌质量与温度给予有效的检查,通常利用抽样实验的方式完成相关检查,只有符合相关规范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第二,现场旁站实测温度。加强温度把控。在此过程中需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沥青混凝土温度进行检测与记录,频次为:出厂温度每车检测次数需高于2次,在摊铺时每车检测次数高于3次。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政府将会越来越重视市政道路的质量,现行沥青路面市政道路能够提高路面韧性,减少路面破损问题,因此施工建筑单位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做好市政道路建设施工,同时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促使施工团队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政春娟.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3,03:213-214.

[2]郭建飞.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6:187-188.

[3]乐先会.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探讨[J].低碳世界,2016,20:192-193.

论文作者:卢艳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论文_卢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