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影视后期特效AE—视频偏色校正》课为例论文

信息化背景下,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影视后期特效AE—视频偏色校正》课为例论文

信息化背景下,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以《影视后期特效AE—视频偏色校正》课为例

朱佳韵

(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上海)

摘 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总量在不断扩大,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应该仅仅围绕知识展开,因为知识终将过时,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则是给学生的终身福利,所以,我们现在的研究,应该基于学生学习的能力、基于学生的学习困惑,以及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来思考,尤其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将比获得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关键词: 信息化背景;能力培养;思考;实践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学校教育教学的形态,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起主要作用的社会。所以,笔者认为教会学生收集、筛选、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依据上述思考,笔者在《影视后期特效AE—视频偏色校正》这节课中采取了如下变革,具体的教学思考是:

一 基于学生的学习困惑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根据课前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发布,对所要学习的任务,开展信息的收集,学生通过百度搜索、书本资料查询完成任务并进行平台上传。教师则通过信息平台的数据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归类,如:1、冷暖色、中间色辨别不清;2、对画面偏色颜色的不确定,造成不能准确校正颜色;3、针对偏色校正没有制定具体的校正策略,造成盲目校正颜色等。

二 基于学生学习中生成性问题加以引导

笔者根据学生在预习过程通过平台数据收集学生掌握知识点情况,并总结问题具体发生的原因,利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启发学生生成性问题设计了四个教学任务。分别为:任务一:图片冷暖色区分练习。任务二:雍和宫视频偏色校正。任务三:运用“五步法”重新校正视频。任务四:知识迁移,综合运用,有效完成任务。

三 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来实践

通过四个任务设定,让学生明白解决一个问题并不是1+1那么简单,而是需要通过全方面去考虑。通过四个任务的不断深入,不断地敲打挖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最终到达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及终身发展的能力。

四 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收集信息

教师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来收集以下知识点:1)“RGB加色模式”2)“色彩三要素”3)“冷暖色”。学生完成收集信息并登录学习平台,完成网络作业——冷暖色调、中间色调区分的练习,教师通过平台数据掌握学生色调区分的情况,并以此作为课中需要讲解的知识目标。

这是镇上悦来客栈的老板娘告诉我的,悦来客栈的老板娘说,自从许春花的娃娃在黄葛树下被人抱走后,她就变得疯疯癫癫的了,不管刮风下雨,她都抱着洋娃娃在树下逗着、哄着。

(二)课中:教师通过任务递进的方式,培养学生有效筛选运用信息能力

1.任务一 图片冷暖色区分练习。

由图9可见,鱼排粉的钙含量均大于7.0%,部分俄罗斯白鱼粉样本的钙含量大于7.0%,国产鱼粉、进口鱼粉的钙含量均小于5.0%。

学生在AE中对视频进行重新校色,使用系统中的吸管吸取画面中主体物的颜色,并选取相应的样张标准色,系统分析偏色,提示校正方向,帮助学生确定偏色颜色,明确校正方向。系统提示画面明暗,提醒调整亮度。参数调整好后,在使用分析系统中的吸管再次吸取画面中主体物的颜色,与标准色进行比对,色环显示是否偏色,偏哪一种颜色,再进行偏色细节校正,尽量接近样张。在系统中,再次与样张进行比对,系统分析出准确率约90%。

2.任务二:雍和宫视频偏色校正。学生运用知识点对《雍和宫视频》进行自主探究,初探方法。

由于我国水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等差别极大,水资源微观配置市场化改革应当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分步实施,分类推进。对水权交易需求大,取水许可等基础工作好的地方,可以先行先试,开展水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搭建水权交易平台,开展水权交易,起到积累经验,示范推广的作用。对于有水权交易需求,但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及水量分配未完成、取水许可等基础工作薄弱的地方,可以先加强基础工作,规范取水许可,抓紧开展水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条件成熟后再推进水权交易。

当学生理解了冷暖色的区分后,教师推送视频至每个学生,布置任务为校正雍和宫视频偏色,让学生在AE中自主尝试进行偏色校正,校正完成后,在系统中将学生作业与样张画面进行比对,通过系统分析得出整体准确率为19%,把学生校正情况归类为:校正不够,校正过头和校正恰当。教师邀请3位典型学生分享操作步骤并记录步骤,通过对比分析差异,借鉴相互之间的思路,总结出“五步法”1)分析色彩构成,确定偏色颜色。2)明确基本校正方向。3)制定具体校正策略。4)实施校正。5)细节校正。

本文通过建立钢筋混凝土空心墩纤维有限元模型[13],对空心墩延性变形能力进行参数分析,分别讨论纵筋配筋率、壁厚、混凝土强度、轴压比等因素对空心墩延性影响[12]。现总结如下:

教师推送企业真实案例,限时竞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完成视频调色,由系统计时,学生分组分角色(组长、分析员、记录员、操作员)在AE中进行偏色视频校正。组长负责分配任务,统筹协调实操和人员安排;分析员主要负责任务视频画面偏色分析,小组讨论制定校正策略;记录员主要负责记录实操策略和实操步骤;操作员主要负责具体实操校正过程。系统记录每组完成的时间,并与样张比对准确率。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明显存在着巨大的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制度潜力和改革红利。只要我们及早重视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制度建设,培育越来越多的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用越来越完善的制度激励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从事原始创新,我们就可以极大地缩短中国科学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在20世纪初,中国科技在知识水平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大约落后300年,而中国主要采用了西方的科技、教育方式后,在体制水平上大约仅落后50年。正是由于这个体制原因,中国把知识水平上几百年的差距很快缩短为几十年。

4.任务四:知识迁移,综合运用,有效完成任务。

教师展示课前学生预习结果。数据显示学生在中间色的区分上有分歧,于是教师调出RGB加色模式下12色环,和学生一起分析如何来区分中间色、冷色调和暖色调。教师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对课前预习收集的知识点进行理解运用。同时教师再次推送图片让辨别图片冷暖色调和中间色,加深学生对课前预习的知识点的学习,为任务二的引出做铺垫。

教师启发学生讨论比对使用系统前后的策略差异,总结视频画面偏色校正的有效策略是先调整画面亮度,再调整颜色;分析偏色情况,先调整中间调,再调整暗调,最后调整明调。至此,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偏色校正的偏色方法和策略,突破了教学重点。

学生运用信息化系统平台,优化实操,教师帮助学生收集筛选有用信息,并运用信息来归纳出策略。

式中:为梁补差预期值(的取值在一定的区间并可正可负);H为预计竣工时桥梁高度;Hjg1为最终竣工标高。

教师从分析系统中提取各组完成时间及准确率,进行展示,由最快组和最慢组组长介绍实操校正的方法、策略和具体参数阈值范围。教师发现最慢组的学生是由于在具体实际操作中,对于复杂画面具体分析以及参数阈值把握较差。教师针对参数阈值进行分析,让学生直观了解参数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运用,使学生能进一步精准调整参数,避免盲目调,提高效率。

5.总结任务,整理结构,梳理知识。

教师从分析系统中提取各组实操步骤效果图,进行展示,由组长介绍实操校正的方法、策略和操作步骤。学生比对两次实操的方法与策略,得出结论:视频画面偏色校正的方法与策略,学会快速有效地调整画面偏色校正。

3.任务三:运用“五步法”重新校正视频。

(三)课后:知识迁移,拓展应用

布置拓展作业:完成视频色彩的艺术效果调整。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技能,感受调色更广泛的实际应用,供学生课后探究思考,突破教学的时空局限。

五 教学反思与感悟

1.本课以任务为导向,通过探究归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层层递进的任务,教会了学生收集、筛选、运用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生学会运用视频偏色校正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视频偏色校正的精准度从原来的19%提高到了90%,单一视频校正的时间缩短了约60%。

2.借助信息化平台,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

视频调色分析系统自动分析比对功能,给与学生学习的支架,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化的数据,为原本没有标准的色彩,提供了一个直观、规范的参考,使得学生在色彩调整度的把握上,基本接近标准值。同时,系统自动分析比对的功能使评价更细化更精确,学生完成任务的准确率由原来的19%增长到90%,这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技能的学习转换为方法的学习、思维的训练,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效果。

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强,2016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1.645 75×109kW,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053 88×109kW,占据主导地位。2005年起,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止环境污染,以HJ 2001—2010《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1]为标准进行烟囱设计。目前,我国多数烟囱都根据脱硫要求采用脱硫装置[2],便于符合环保要求。多管式或套筒式烟囱可以满足砖烟囱达不到的脱硫高度限值和防腐蚀要求,国内大型火电厂也大多趋向于采用这类烟囱。但多管式或套筒式烟囱设计较复杂,需要加强烟囱精细化设计、优化设计,同时能批量完成工程设计提高效率。

3.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曾指出:新技术的发展将大大改变教师的作用。他认为,在信息社会里,教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成为某一学科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教师应该是集体知识的合作伙伴,教师应该果断地站在变革的前沿,对这种知识加以组织,即学习者的组织者、设计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将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注意点将集中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讲课上。同时教师将成为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人员。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软件的质量及适应性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直接参与课程开发和设计将是教师的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 薛龙.影视动画后期特效编辑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2019(05):177-178.

[2] 王玥.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的合理应用探讨[J].现代交际 ,2018(14):82+81.

[3] 冯春燕.高职院校“影视后期特效与合成”课程建设规划与效果诊改 [J].视听 ,2018(03):224-225.

[4] 张逸军.影视特效在电视教学片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 ,2017,4(39):198-200.

[5] 廖沁园,袁桂峰.导师制下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13):37-39.

本文引用格式: 朱佳韵.信息化背景下,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影视后期特效AE—视频偏色校正》课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65):197-198.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5.088

作者简介: 朱佳韵,女,汉族,上海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教学改革。

标签:;  ;  ;  ;  ;  

信息化背景下,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影视后期特效AE—视频偏色校正》课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