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配中心处方的审核及不合格的干预论文_陈华彪1,崔怀红2,陈静逸3

静配中心处方的审核及不合格的干预论文_陈华彪1,崔怀红2,陈静逸3

(1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安徽蚌埠 233000)

(2安徽省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透析科 安徽蚌埠 233000)

(3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透析科 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加强住院处方审核,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静配软件,对每个静配处方逐个审核,对不合格处方进行调配前干预。结果:医嘱处方合格的有488份,占93.67%,不合格33份,占6.33%。在不合格的医嘱处方中,主要是溶媒选择不当、药物用量超说明书及在一个输液溶媒中,干预后全部合格。结论:静配工作应重视事前干预,加强安全性监测,合理使用,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关键词】静配中心;合理用药;事前干预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343-02

脉药物配置中心(简称静配中心PIVAS)是当前输液配置的一种工作方法,医生通过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HIS)将医嘱由病区传送至静配中心,处方经临床药师审核合格后,在无菌操作室对药品进行集中配制。我院静配中心是2013年成立的,由于规模小,人员少,目前服务的病区有八个,分别是神经内科病区、呼吸内科病区、普外二科病区、内分泌科病区、血液肾内科病区、老年内科病区、泌尿外科病区和糖尿病内科病区。

1.一般资料

512份医嘱,共8个科室,呼吸科、神经科和糖尿病科病人比其他科室相对多,主要以老年病人为主。512份医嘱使用的药品, 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使用主要有单唾液酸己酸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脑苷肌肽注射液、长春西汀注射液和注射用脑蛋白等;抗生素主要使用的是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消化系统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注射用泮托拉唑,还有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门冬酸鸟氨酸注射液和山莨菪碱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主要是活血化瘀药为主,如银杏达莫注射液,丹参酮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还有滋阴补气的如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心血管系统药物主要使用的如环磷酰苷葡胺注射液;呼吸系统使用的祛痰药如溴己新注射液和注射用氨溴索;平喘药物如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和氨茶碱注射液等。其他如激素类药物、抗真菌类药物、生物制剂,酸碱水盐等药物。

2.结果

医嘱处方合格的有488份,占93.67%,不合格33份,占6.33%。在不合格的医嘱处方中,主要是溶媒选择不当、药物用量超说明书及在一个输液溶媒中,不宜联合配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3.1 不合格医嘱分析

3.1.1宜单独使用 中药注射剂是从中草药中提纯而来,其组分复杂,不良反应多,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和药物的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一般要求中药注射剂不与其他药物同瓶混合使用,胰岛素不允许加入中药注射剂[1];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营养障碍性疾病(缺血性损害、颅脑外伤)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药品说明书明确要求不宜与其它药物混合配伍。胰岛素加入是不适宜的,医嘱不能通过审核。

3.1.2溶媒选择不当 注射用环磷酰苷葡胺为非洋地黄类强心剂,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有扩张血管作用,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其说明书在用法和用量这样表述:静脉滴注:加入200~500ml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日1次,1次60~180mg,因此医嘱使用生理盐水溶媒不适宜;同样注射用脑蛋白素水解物180mg,其药品说明书要求使用的溶媒是生理盐水,其他溶媒尽量不要使用。药品说明书,具有法律性,在审核医嘱处方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标准进行。

3.1.3超剂量用药 呼吸科患者呼吸道有痰,一般使用化痰药氨溴索,其作用机理是促进活性物质的分泌,包括浆液和黏液性的增加,润滑呼吸道,使呼吸道的痰液易于咳出。一般静脉一次用量15mg,病情严重用量为30mg,超过30mg是超剂量用药,应及时与医生沟通,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2]。

3.2 不合格医嘱的避免

3.2.1重视理论学习 作为药学工作者,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业务素质,同时要经常阅读药品说明书,对说明书中配伍禁忌、药品的用法用量、溶媒的选择更要注意,要重点记录下来,如奥美拉唑pH为9.5~11.4,而5%的葡萄糖pH3.2~5.5,偏酸性,0.9%氯化钠pH4.5~7.0,用5%的葡萄糖易药物降解,一般使用生理盐水做溶媒,泮托拉唑配置时也应选择0.9%氯化钠。但药品说明书关于奥美拉唑使用的溶媒5%的葡萄糖和0.9%氯化钠都可以,与文献有出入,我们建议医生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3]。

3.2.2加强临床沟通 要经常通过电话或医院的办公OA系统与临床医生联系,必要是面对面沟通,依据专业知识与医生探讨,如有有争议应上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小组,有各学科专家讨论,决定其是否合理。药学工作人员与医生沟通时,务必谦虚,听取医生的不同意见,正确判断医嘱,共同提高临床用药水平,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对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重点科室、重点医生易出现不合理医嘱的,应重点关注,督促彻底改进,全面提高临床医嘱用药质量。

3.3 重视配伍宣传

不合理用药是多方面的,避免临床不合理用药,首先要全面重视,医院医疗质控管理科要加强监督,对发现或上报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要督促改进;药师通过医院HIS系统、药讯和其他沟通方式,让医生知道存在的问题,迅速改进;对新进人员,要加强培训,对医嘱出现不合理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重点跟踪,利用PDCA原理,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进行调整并不断改善[4],共同提高静配医嘱的合理性、正确性,共同维护用药安全。

静配中心是药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其安全、无菌、快捷。药物通过静脉快速进入血液系统,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要求医嘱正确合理,不能出现不合理现象。不但医生要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而且药学工作者更应该认真审核医嘱,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共同提高静脉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叶又青.浅析中医院静脉注射配药中心不合格处方[J].中国药事,2016,30(1):89-92.

[2]李志宏,吴巧生,陈维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4707份不合理医嘱分析[J].医药导报,2014,32(1):111-113.

[3]王莉红.静配中心以审方为重点的临床药学初探[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4,30(6):50-52.

[4]戴燕红.医院评审中PDCA管理工具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3,14(9):25-27.

论文作者:陈华彪1,崔怀红2,陈静逸3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  ;  ;  ;  ;  ;  ;  ;  

静配中心处方的审核及不合格的干预论文_陈华彪1,崔怀红2,陈静逸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