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民建工程当中人们历来都比较关注混凝土裂缝问题,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而其控制方法也比较多,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利用各种控制技术,总结出工作经验和规律,在根本上解决建筑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提高我国工民建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
1工民建工程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在进行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裂缝的出现会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产生严重的危害,具体危害包括:①混凝土裂缝会导致工民建工程整体强度降低,最重要的危害会导致钢筋外露,加剧了水和空气对混凝土内部的侵蚀速度,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变质、软化现象,致使其强度大大降低,这样一来又会进一步加剧裂缝问题,如果未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将会对后续的工程施工产生严重的影响;②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会使建筑物的刚性度明显降低。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混凝土裂缝的不断变化导致裂缝截面位置的中轴还是慢慢的向上移动,并且裂缝越严重,给工民建工程结构带来的变形程度就越大,从而产生的危害就越大。
2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荷载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其内部荷载会由于运动产生力,从而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混凝土内部还存在着次应力,也会对混凝土造成较大的影响。荷载引起的裂缝主要有直接应力和次应力两种,结构安全系数不够会导致直接应力裂缝的产生,而结构物的实际计算存在偏差会造成次应力裂缝问题。在工民建工程实际的施工中,计算标准的不规范会与实际的需求相背离,从而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严重的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
2.2材料问题
原材料是建筑施工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不仅对整体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重点问题的防治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混凝土是工民建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选择的质量保证,二是混凝土材料的混合配比。首先,混凝土的质量是整体施工质量保障的前提。在当前的工程施工中,选择的混凝土较为便宜,质量往往不符合要求,混凝土的选购过程也存在较大的问题隐患,导致混凝土材料从选购到使用都没有严格的管理标准,给建筑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其次,混凝土的混合配比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使用性能,抗渗性、和易性以及抗离析能力都是混凝土裂缝防治主要研究的因素。但是,混凝土的混合配比缺乏深入的研究,也没有与工程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从而出现裂缝问题。
2.3温度问题
混凝土材料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热胀冷缩是混凝土使用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在较高的温度下,混凝土会发生体积膨胀,但是混凝土的内部有着钢筋结构,对混凝土起着很大的稳固作用,通过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就会使混凝土发生变形,从而造成裂缝问题。在较低的温度下,混凝土会发生收缩,而混凝土的抗裂缝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混凝土自身的能力就容易产生裂缝。混凝土一方面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受自身内部结构的控制。混凝土是通过内部钢筋结构进行稳定的,而内部钢筋如果受到火灾侵害或腐蚀,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抗裂缝能力,对钢筋的性能也造成较大的影响。
2.4地基沉降问题
地基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对整体框架的稳定性提供着保障,主要影响着混凝土的受力问题。在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地基土质存在不均匀的分布问题,一些松软土层容易发生沉降,从而造成整体的地基沉降不均匀。在实际的施工中,会忽视对地基的管理,使得部分地区受到水的浸入,从而造成部分沉降问题。混凝土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在寒冷的天气下容易发生冻土问题,改变混凝土的结构,从而导致受力不均匀造成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措施
3.1加强混凝土结构设计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最好选择中低强度混凝土,尽可能避免使用高强度混凝土。要想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表面收缩裂缝的有效控制,一般可以在承台表面适当的增加分布钢筋用量,随然该方法并不能有效的防止裂缝的产生,但是其可以有效的减小温度裂缝的宽度,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好按照温度裂缝的要求来进行水平施工缝的设置,并对其进行分块处理,而且还需要设置必要的连接方式。
3.2合理选择和配比混凝土原料
(1)在进行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如果在其中添加了吸收率比较大的骨料时,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混凝土的干缩性;对于级配良好、粒径较大的骨料,可以适当的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浆用量,从而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干缩率。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水泥用量和水化热,而且还能够降低混凝土单方水泥用量和用水量,有效降低混凝土自身体积收缩。此外,将高效减水剂或粉煤灰添加到混凝土中,能够使混凝土具有比较好的可泵性、抗渗性、和易性、抗离析性能,避免发生泌水现象,降低裂缝的产生。
(2)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根据操作水平、浇捣工艺、构件截面等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的设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并且根据施工现场的石、砂原材料质量对其配合比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改善骨料级配,掺加高效减水剂或粉煤灰等可以有效的降低水泥用量和水化热。
3.3完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在进行混凝土建筑完成之后,可以开展定位、测量、弹线等准备工作,但是严禁开展大宗材料的吊卸工作,避免对混凝土造成破坏。24h后才允许小型材料的分批安排吊运,从而更好的做到轻放、轻卸、分散就位。3d才允许从事楼面模板和楼层墙板的支模工作,并且还需要考虑选择加密横杆和立杆,从而有效提升模板支撑架刚度,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能力,而且还可以将旧木模或跳板铺设在新筑混凝土表面,从而达到保护和扩散应力的作用,有效的降低楼板裂缝的产生。
3.4加强施工的后期养护工作
①当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保温养护,其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值,从而降低混凝土浇注块体的降温速度,有效缓解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达到控制温度裂缝的效果。②适当提高养护环境温度,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降温速度,缩小内外温差,有利于混凝土应力松弛和强度增大,避免混凝土由于表面干裂而引起的塑性收缩。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还需要把中心温度与外围温度之差控制在25℃以内。当遇到风雨天气时,还需要为其搭设防雨彩条布,做好明沟排水工作,避免雨水进入基坑内,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③做好现浇板浇捣的养护工作。对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养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未按照要求对其进行养护,不仅会影响其强度,而且还会导致硬化阶段过多失水,而引起收缩裂缝。因此需要按照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从而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民建工程施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混凝土是工民建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对工民建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混凝土裂缝是当前工民建工程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混凝土裂缝防治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因此,加强对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欣荣.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对策[J].江西建材,2017(23):68.
[2]聂万德.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J/OL].建筑知识,2017(03):1[2018-05-09].
[3]刘柏军.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148+163.
[4]高强坤.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1):70-71.
论文作者:张仕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民建论文; 应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温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