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丘陵地区校园建筑规划设计与功能的实现论文_储坤

四川观堂建筑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 610051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与信息并存的经济时代,教育机制的变革和创新迫使大学校园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和利用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能够有效的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必须要对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丘陵地区由于面积比例比较的大,因此对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与功能的实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推动性作用。为了能够使校园建筑与丘陵地貌进行充分的结合,不仅保护了原有的丘陵地带特色,还体现了校园建筑的风格和功能。本文针对丘陵地区校园建筑规划设计与功能的实现展开了研究和探讨,基于其丘陵地区校园建筑的整体形态特征,提出了可行性的规划设计方案,从而更好的实现功能价值。

关键词:丘陵地区;校园建筑;规划设计;功能;策略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如今知识信息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被广大民众所认同,致使教育的重要性地位日益增长。校园的规划设计也被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项目内容,校园逐渐成为社会知识经济的革新与传播的重要物质载体。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迫使校园不得不进行建设,校园扩张多引发的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和丘陵地区校园建设人地矛盾的问题逐渐白热化,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矛盾,对大学校园进行规划设计以及促使功能实现具有极大的作用。

1.丘陵地区校园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1.1 明确校园功能定位

基于传统的校园规划理论而言,以机械功能分区为基础,将校园分割成若干个功能区域。校园的此种划分会造成各功能区域的设计形成孤立感,缺乏一个整体性的结构关系。在校园建筑上比较重视功能关系,忽视对校园生活的综合性以及人文性的特征进行研究,并没有将大学的发展理念与校园的环境规划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使校园的整体建设过于的单调和乏味。面对丘陵地区校园规划设计,在校园的更新层面具有新的突破,逐渐形成了适度的集中布局、结构形式自然、空间形式多样、总体布局比较灵活的校园新格局,对校园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的趋势发展。

1.2 规划理念适时更新

高校不仅是为广大学子传授知识和科学研究的场所,更是一个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以及氛围的圣地,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优质的环境中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提高品德修养。针对丘陵地区的规划理念的更新不仅要重视其生态化以及园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而且还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的核心理念。

对于丘陵地区的校园建筑设计在重视教学和非教学空间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内外部环境的因素进行考量,综合其丘陵地区校园建筑的规划现状而言,对规划设计理念的适时更新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脱离传统保守的设计思路。这一新的发展趋势能够使丘陵地区雷同的校园建筑风格得到一定的制约。

1.3 创新校园规划设计

丘陵地带主要是山水环境为主体元素,校园的建筑一般不追求整体的规划布局,一般是一种集散状的融入到自然优美的环境之中。在对校园规划设计进行创新的同时可善于利用自然的先天条件,校园建筑与丘陵山体进行紧密结合,对于基地内的河流水体结合校园的主体风格进行整理改造,从而形成校园的主要景观空间[1]。

2.丘陵地区校园建筑规划设计措施

2.1 环状空间结构设计

表1 环状空间结构设计的类型

丘陵地区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环状空间结构具有两种功能性作用,一是距离的均等性上,环形是一个比较圆满的图形,环形的道路行驶比较的顺畅,校园中心处的公共设施相对于周边的建筑物而言具有同等便捷的可达性,群体的运转效率比较的高。二是表现在方向的均等性,环状能够放射出360°的方向,当拥有一个中心点时,就能够将各个方向的建筑物形式进行有序的统一起来,环形空间结构设计能够根据丘陵地区的校园建筑特征进行自如的调整和组织。利用环状空间结构设计能够使流线与校园建筑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其核心的优势就是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功效。丘陵校园建筑物环状空间结构设计的类型具体如表1所示。

2.2 网络状的结构设计

网络状的空间结构设计是一种线与线之间的交叉和叠加而形成的一种结构,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带形结构演化。带形建筑物由于具有相互交织就可以形成网络状的院落空间结构,此种校园建筑规划布局十分适用于丘陵地带,也能够满足我国校园整合发展的需求[2]。

丘陵地区网状化校园建筑的形成,能够使其具有非常灵活的适应性以及生长特点,将校园的空间构架采用一种网络状的形态规划设计,在道路交通骨架的设计上利用网格能够巧妙的将建筑与广场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高度融合,网格化建筑设计的主要手段是采用模数制的方法来组织校园空间形态,从一定程度能够丰富校园的建筑空间环境,实现校园建筑变化与规整的统一。对丘陵地区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措施,网络化的设计布局具有自身的优缺点如表2所示。

表2 网络式布局设计的优缺点

2.3 组团式的结构设计

表3 组团式结构设计特征

由于丘陵地区会受到山地和水流的影响,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会使得校园建筑规划设计中存在一定的独立性。组团式结构的设计能够相对的弥补这一缺点性问题,此空间结构形态的设计是利用一定的交通方式与校园的中心点进行联系,并且将功能相近的建筑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团体组织机构,而且各个不同的院、系都会具有自身不同的建筑结构风格,从一定程度上与校园的整体风格存在差异性,利用此结构设计能够形成一个主从明确、结构统一的空间结构整体,这样校园建筑规划设计方法在丘陵地区的实用性比较大。组团式的空间结构特征如表3所示。

3.丘陵地区校园建筑功能的实现

3.1 善于应用丘陵自然景观,实现建筑审美功能

丘陵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和特征的奇特新会给校园建筑的审美功能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作用。校园的建筑审美功能是利用建筑的形式美而表达的,可利用建筑物的总体轮廓以及内部各结构的比例来呈现出建筑本身就具有的对称性和均衡性。

善于利用丘陵的自然景观特征,从而应用到校园建筑物的设计之中,从而来实现建筑物的审美功效,建筑的美感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能够为之创造一个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丘陵地区的校园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可应用一定的时代精神,将生态建筑与环境以及人文之间进行完美的融合,从而为人们呈现出校园建筑的审美特色。

3.2 适当运用色彩几何机构,实现建筑引导功能

校园的建筑物的特色从一定程度能够成为学生分辨不同教学楼特色的引导性功能,基于丘陵地区的校园建筑而言,其校园群体的建筑文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划特征,因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其建筑的引导功能。

为了实现建筑的引导功能,可适当的运用色彩以及几何机构的作用,让学生在面对一排排整齐的建筑物时能够体会到建筑物所拥有的秩序感。实现校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功能性作用。

3.3 重视文化内涵引入,实现建筑文化功能

校园自身所具备的文化底蕴是不可估量的,为了能够使丘陵地区校园的建筑物更加具有特色,可重视对当地文化内涵的导入,实现建筑的文化功能。对于校园建筑工程设计以及建设功能而言,需从校园的文化定位以及发展方向为根本出发点,让师生能够在校园建筑中也体会到丘陵的自然美感,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气息。

在丘陵地区校园文化功能赋予上,不仅要从建筑学的审美思想出发,还应该要充分的考虑丘陵特色与校园自身的文化源流相结合,引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独特的文化美育功能[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丘陵地区校园建筑规划设计以及功能实现进行探讨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丘陵地区的校园建筑规划朝向更加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以最大限度的来实现校园建筑的功能性作用,为推动我国校园建筑的整体规划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茜茜,刘烁,杨思近等.基于生态理念的丘陵地貌大学校园规划探析——南昌师范新校园总体规划的创作随笔[J].南方建筑,2010,21(2):44-47.

[2]肖昕,梁玉宇.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研究--西安财经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3,15(19):14-15.

[3]郭乙君,王丽娜.探究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3(9):629-629.

论文作者:储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浅谈丘陵地区校园建筑规划设计与功能的实现论文_储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