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1例临床观察及护理核心分析论文_冯晓玲

保康县马桥中心卫生院 (湖北 保康 441600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在临床对症治疗基础上提供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接受临床治疗时在加用早期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前后的Barthel及SDS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对比结果P>0.05;经上述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Barthel、SD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观察组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P<0.05。结论: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将显著提高其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早期护理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大多需长期用药治疗,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本文为提高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特于2015年6-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此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护理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等情况。21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41-85岁、平均(52.14±2.10)岁。按照就诊序号将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单)11例、对照组(双)10例,两组上述资料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临床对症治疗基础上提供常规护理配合,内容包括遵医嘱给药、预防并发症、监测生命体征等;观察组接受临床治疗时加用早期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通过与患者交谈、询问家属等途径掌握其心理状态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不了解病情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对治疗失去信心者例举以往成功病例等,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并改善其负面情绪;②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可指导其开展相应运动,肢体运动受限者可首选被动运动,之后通过联带运动抑制训练、内收外展训练、负重训练、近端控制训练等各项康复措施逐渐过渡至主动运动,肢体运动正常者可指导其进行散步、游泳、太极等有氧运动,运动过程应有专人看护,运动量及运动时间均不宜较大[1] ;③根据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面积不同,采用不同的活动耐受度。当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面积<10%时,患者每周进行3次锻炼,每次30min。出血面积在10%-30%之间的每周进行2次锻炼,每次20min。出血面积在30%-50%之间的每周进行身体按摩,每周散步3次,每次30min。>50%的患者需专人进行看护。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发病的24小时内绝对卧床,1-3天练习踝泵运动,床上活动,3天后无并发症床边活动,有专人看护指导。

1. 3 效果判断标准

①日常生活能力:利用Barthel量表(巴氏)评价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0-100分),分数与患者生活能力呈正相关;②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掌握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抑郁状态,该量表以53分为分界线,即53分以下无焦虑,53分及以上则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2]。

1. 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软件的 Excel 表中,经SPSS.19(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实施相应分析,计量资料经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经n(%)表示、X2检验,当数据对比结果P<0.05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对比结果P>0.05(无显著差异);经上述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Barthel、SD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观察组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Barthel、SD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护理前、后)对比(x±s;分)

3 讨论

当患者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之后、酗酒、情绪过于激动的情况下可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出现。本文观察的21例患者中年龄小、破裂面积小、初次患病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对于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部分患者因不了解病情、过度担心疗效、疾病所致生理不适等因素,易出现相应负性心理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因此在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应当注意提高护理的综合质量,对患者的心理等进行支持治疗。此外部分患者因疾病病程较长、程度较重,将对其语言、肢体等功能产生相应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有学者提出 ,若在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根据其实际情况加入早期护理可显著提高此类患者护理效果。本文研究可知,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后,该组生活能力、抑郁状态均较之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与李平[4] 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将显著提高其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红芳.首次DSA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44例临床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20132015,11(20):19-20.

[2]孟艳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山西医科大学,2014, 27(21): 1994-1996.

[3]李铭.葛根素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10(30):208-209.

论文作者:冯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1例临床观察及护理核心分析论文_冯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