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中学 215214
摘 要:课堂讨论不应求热闹而讨论,流于形式,应挖掘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好小组群体的优势,立足课堂讨论,面向全体,互相协作,创设氛围,共同促进。
关键词:群体优势 课堂讨论 策略
如何发挥群体优势,立足课堂讨论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选择课堂讨论的内容
讨论通常安排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什么样的内容有讨论价值,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关注并能够展开讨论,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
1.选择有探讨价值的内容。组织讨论必须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要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能学有所成。
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用《比干挖心》的故事导入,让学生讨论“为何比干会被挖心”,引导学生集中讨论,引出核心问题——讽谏的艺术性,为学习新课造势——邹忌通过委婉的劝诫,帮助齐威王重振朝廷,最后出现四国朝齐的盛景。
2.设计能展开讨论的内容。讨论组织不好会出现冷场或偏离中心论题,所以讨论题必须富有知识结构和思维内涵,而且难度适中。
二、确定课堂讨论的模式
1.导入新课,集中讨论,巧设疑点。在新旧知识联系中,开展启发学生思维的集体讨论,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直奔教学目标,展示新课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新知导入中巧设疑点,便于学生直接面对矛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自然导入新课创造条件。
2.新知展开,分组讨论,质疑问难。新授知识时,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不一致,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获取新知识时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便于优生发现新的思路与方法,也有助于学困生及时纠正错误。
3.课堂小结,相互讨论,揭示本质。在课堂小结中,往往是学生发现规律后的结语,或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要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从而揭示新知识的实质。
4.巩固知识,诱发辩论,突破难点。在联系巩固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引起辩论的题目,并特别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
5.完成作业,自由讨论,深化知识。在完成作业后,通过学生的自由讨论,便于及早发现问题,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共同获得借鉴提高。学困生在学优生的影响下得到了提高,优等生在同学困生的交流中从不同角度获取了不少知识能力。作业后的自由讨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且有助于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三、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
课堂讨论除了按照课时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外,常常还要根据课的进展需要组织讨论。
学生学习新知识不能立即解决,或者不能立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激起对新知识的渴求,产生一种“愤悱”的心理境界。
在这种心态下,学生会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得到启发,这时恰如其分地组织讨论,效果最佳。
四、讲究课堂讨论的方式
组织课堂讨论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可以归纳为:
1.发扬民主,保护学生积极性,这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关键。
2.大胆放手,又要及时引导。
3.总结归纳,形成共识。
4.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五、实施课堂讨论的策略
1.组建学习小组时,在学生基本自愿的基础上再作适当调整。学习小组由性别、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组成,每组通常4人为宜,实行组内异质,达到均衡又便于公平比较的目的。
2.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讨论题”,使设计的讨论题既具有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效应,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认识功能。
3.展示小组讨论题,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每个学生紧紧围绕讨论题进行思考操作,为后面的小组讨论作好充分的物质和心理准备。
4.学习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指导、解答疑难、控制进程和中止讨论等。
实践证明:课堂讨论的实施,可以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主体功能,培养学生乐学、多思、善问、巧练的良好习惯;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互助功能,在学习小组群体中,优等生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交往机制,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的现代意识,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面向全体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新型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陈静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论题论文; 小组论文; 群体论文; 知识论文; 组织论文; 《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