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现实的二难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解论文,全面发展论文,现实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理想与现实的二难困境
社会主义现代化首要任务是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现代化仅仅被理解为物的现代化。 市场经济成为一柄双刃剑,它的负面影响是金钱拜物教卷土重来,一些人陷入了物的统 治的泥沼。人的全面发展在现实中似乎是不可能的,它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这样理解的 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被推向希望的乌托邦。西方马克思主义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就是这 样来理解共产主义的,认为,共产主义仅仅是一种理想乌托邦,它是一种目前在现实中 不存在的人们期望得以实现的社会理想,所以,它是一种超越现存社会的价值指向。在 他那里,希望是人的存在本体,人在希望的引导下,不断超越现存,消除异化,获得全 面发展,成为乌托邦主体。换言之,全面发展的人是理想乌托邦,现实的人是无法改变 的被异化统治的工具。共产主义究竟怎样理解,共产主义决不是像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所 说的只是一种理想的乌托邦。人们把共产主义仅仅理解为理想的理论根据,主要是《共 产党宣言》的这样一段话,马克思、恩格斯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 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294、87、59、75页。)这里 指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的确是指的一种未来的社会理想。在未来理想社会的人 ,应是全面发展的人。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共产主义是指的“现实过程”,是一个由 现代工业实践提出的目的,经过若干主客观条件相互过渡以后出现的结果,而不只是一 个理想。(1)共产主义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过程。马克思说:“共产主义对 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 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294、87、59、75页。)马克思首先批评当 时与当代人相似的对共产主义的错误理解。所谓“应当确立的状况”,这就是等于布洛 赫所说的希望的乌托邦,把共产主义仅仅作为一个“应当”的理想。所谓“现实应当与 之相适应的理想”,即把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颠倒过来,这就是“左”的思维程式,一切 从(主观)理想出发,而不是从(现实)实际出发。共产主义是一个现实运动过程,它是以 实践为基础的目的、手段(条件)和结果的统一。(2)共产主义是当代大工业实践提出的 社会理想目的。这就是说,共产主义作为理想目的,它以实践为基础。卢卡奇在谈到劳 动的目的设定时说:在马克思那里,“除了劳动(人类实践)之外,马克思否认有任何目 的论存在。”(注:(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白锡堃译, 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12-13页。)卢卡奇是对的。马克思反对一切外在目的论,马克 思的合目的论主要限定在以生产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实践领域。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 物种论》,宣告了神学目的论的破产。恩格斯看了以后,立即写信给马克思,说:“目 的论过去有一个方面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马克思说:达尔文的工作“ 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30卷,第503 、131页。)显然,马克思把达尔文的贡献限制在自然史领域。达尔文用自然因果说驱逐 了神学目的论,社会实践才是人类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於 客观的东西。共产主义作为理想目的与宗教目的论完全不同。(3)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 是由现有前提出的。这种条件既有物质的又有政治的、精神的,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 ,但它们都以现实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核心内容。既然共产主义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必然是一个现实历史运动过程。它是我国现代化实践提出的理想 目标,是当代我国现代化实践本身的首要现实任务。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实践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随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实践活动而展开。古代人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出 发,就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据我国《周礼》记载,当时出于奴隶贵族统治的需 要,从教育的角度,人们就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周礼·地官司徒·保氏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驭)、 书、数。这里的六艺,实际上是心身、知情意行、文治武功全面发展。在古希腊,亚里 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就身心教育和训练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在那里,人的全 面发展,与人的身心片面发展相互对立而言。亚里士多德认为,体格和智力全面发展或 身心两俱就是“超群拔类”的人。而斯巴达人则不是这样,他们“专务实践和战争”。 他说:“人们如果有志于成德达善,就不应该实施斯巴达的训练方式。”他把“天赋、 习惯和理性”看作入善达德的根基。但“就创生的程序而言,躯体先于灵魂,灵魂的非 理性部分先于理性部分。”(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394-395、393页。)这里的非理性部分,它包括营养、感觉、情感 、欲望等。虽然发展理性是全面发展的最高要求,但是,如果依人类生理和心理的自然 顺序,自当先重体育,培养灵魂所寓的身体,使之既健且美。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全面发 展区分为体格与智力、身心、灵魂和躯体、理性和非理性的协调发展,并把它们与“闲 暇”和“活动”相联系,认为,“勇敢和坚忍为繁忙活动所需的品德;智慧为闲暇活动 所需的品德。”(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 5年,第394-395、393页。)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其一定合理性,“活动”是人的全面发 展的基础、动力和源泉,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活动”现实展开过程。
中世纪是神的世界,在那里,人的发展异化为神的全智全能。文艺复兴以“人道”替 代中世纪的神道,人道主义成了文艺复兴的主题。“人道主义是指这样一种思想:它以 人自身为中心,提出有关人的最终本性的问题,并试图在人自身的范围内来解决这些问 题,就此而言,人道主义思想意味着人的修养,人的自我培育、自我发展丰富的人性。 ”(注:转引自(美)大卫·戈伊科奇等编《人道主义问题》,杜丽燕等译,东方出版社 ,1997年,第109页。)这里的人性,它与神性相对立。人道主义“意味着人的修养,人 的自我培育、自我发展”的全面丰富性。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其成员在各方面素质提出 的新要求。卢梭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他明确地把人 道主义的“人”规定为自然人。“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的单位,是 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他的同胞才有关系。”(注:(法)卢梭:《爱弥尔》,李 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9、7页。)这里的自然人就是“绝对的统一体”的“ 单子”式的个人。他反对基督教的“原罪说”,主张性善论。卢梭从教育入手,把发展 人的本性、培养身心、理智与经验协调发展的自然人作为其根本目标。我们生来就是一 无所有的,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 的教育;别人教我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 经验,是事物的教育。”(注:(法)卢梭:《爱弥尔》,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 年,第9、7页。)人的发展被认为是由教育赐予我们个人的外在才能(能力)和内在生理 器官(身体)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的才能的事物的(实践)经验的三个方面的发展等。从卢梭 到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把人说成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些暴 露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其实,“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 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1995年,第294、87、59、75页。)在工业化时代,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 性日益突出,但是,实践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康德认为,人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人属于自然界,人有自己的感性欲望;另一方面, 人是道德世界的理性存在。如果只有二者对立,感性欲望难免会战胜理性道德,那人类 将永远停留在靠本能支配行动的动物状态。但人的行为不只是受感性认识支配,受理性 道德的约束,而且受审美情感的影响。审美具有认识和道德的二重属性。当人们把审美 作为目的和理想来追求时,那就将认识(真)和道德(善)联系起来,再加之社会文化的熏 陶,这样的人就可以不是卢梭那样的单个的自然人,而是一个真、善、美三者集于一身 的化—道德人。康德依靠善良意志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好追求为世人瞩目,可是,这种 在精神王国建筑起来的理想追求只能存在于可望不可及的彼岸世界。黑格尔在《精神现 象学》中,不再满足于康德的“善良意志”,而把人的发展看作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的 过程。他说:“正是在劳动里(虽说在劳动里似乎仅仅体现异己者的意向),奴隶通过自 己再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才意识到自己固有的意向。”(注:(德)黑格尔:《精神现 象学》(上),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31页。)由于劳动是人的自我确证的 本质,劳动者通过劳动使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从而重新发现了自己的本质,认识到自己 是独立的主体。尽管黑格尔的劳动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活动,但是,他把劳动看作是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的实现途径,是十分正确的。劳动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劳动 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本身。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 个种的尺度和需要在建造。因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注: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立足点
1894年,《新纪元》杂志要求恩格斯用一段话来表达未来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 时,恩格斯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9卷,第189页。)在这里,不在于这一段话说的是什么,而在于这一段话为什么可以表 达未来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这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 分的实质和核心,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立足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是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哲学。康德提出的人是什么等 问题,成了德国古典哲学之谜。黑格尔是最大的魔术师,人是什么的问题也出现在他的 节目单上。黑格尔“用自我意识来代替人,因此最纷繁复杂的人类现实在这里只是自我 意识的特定的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44页。)费尔巴哈的哲学 出发点是“人”,但他把人抽象为一个脱离社会的自然人、宗教人和道德人。在施蒂纳 那里,“现实的个人”、“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成了历史原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哲学正式产生的代表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为了批判这些“人是什么”、“人应 当做什么”等“虚假观念”而写作的。马克思在其“序言”一开头就说:“人们迄今总 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是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注: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1页。)马克思批判了德 国古典哲学中的虚假观念,吸收其合理的因素,阐述了人的存在和发展本质规律的历史 唯物主义观念。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但只有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才同动物区别开来。所以,“他 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怎样生产一 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注:马克思、恩 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1页。)这就是说:(1)人的存在和 发展的前提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而不是“善良意志”、“自我意识”或人的概念。 (2)什么样的物质生产条件就有什么样的个人。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各个个人 受自然界的支配,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彼此还完全没有分开,因而,各个个人还处在低 水平的全面发展阶段。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分工把人们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人本身的活 动成了一种异己的强加于人们的外在力量,劳动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而且只能 用摧残生命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生命,这里的个人只是在物的力量支配下片面发展的个 人。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各个人占有现有的生产力的总和,劳动成为了 自主活动,在那里,现实的个人就向完全的个人发展。(3)“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 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294、87、59、75页。)马克思在这里加 了边注:“费尔巴哈”。显然,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全面发展的人 ,不是费尔巴哈设定的感性直观中的“一般人”,而是社会历史过程的“现实的个人” 。他们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改变现存的个人的异化状态,从而 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何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因为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的全 面发展务必同环境相联系。这里的“环境”,不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如孟德斯鸠、爱 尔维修的法制和教育,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如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法郎吉”为基 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或新和谐共产主义移民区,而是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 。现存世界指现存的社会经济形态。现存的个人的异化状态就是由现存世界决定的。那 么,“现存世界”究竟如何呢?马克思研究了现存世界商品生产特殊方式,揭示了现存 世界人的异化状态的经济根源。他说:“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 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 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 社会关系。”(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8-89页。)可 见,人的异化是由物的异化,即经济形式的异化引起的。正如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一 样,商品、货币、金钱等物的拜物教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使现存 世界革命化,就在于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改变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科学社会主义则探索了人的全面发展,改变现存世界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 质的现实道路。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实践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实践过程。科学 社会主义是每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优良社会环境,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向 共产主义发展的首要前提。
四、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仅仅将其推向理想的乌托邦是错误的,但将其作为今天就可以变为的现 实,也必然要犯“左”的错误。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首先,它是一个历 史过程。“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 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 前发展。”(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 版社,2001年。)作为历史过程,它有三个维度,即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过去来看,
当代人的发展是世世代代物质文化优秀成果生成的现实状态。人创造物质文化,物质文 化同样创造了人。人是一个物质文化动物。人类要发展,首先必须存在。人类要存在, 首先就要吃、穿、住。因而,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这些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这些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达到了什么状态,人类就相应发展到什么状态。物质生活资 料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又是检验人的存在和发展现实状态的一个标尺。古代:人 寿70古来稀。现代,由于物质生活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的人均寿命已达67岁。文化对 人的影响更是明鲜。文化是人由自然向人生成的主导因素。人与动物同样要生存,但人 懂得如何生存。人类把这种如何生存的实践经验习惯总结提高,从而有了哲学、道德、 文学、艺术、法律和科学文化,人类从此生成为文化人。文化既是人类由自然向人生成 的中介,也是培育人类向真正的人发展的熔炉。儒家文化造就的是勤劳朴实注重人伦温 文尔雅的中国人,西方文化熏陶的是爱好智慧强调法制追求个性自由的欧洲人,现代文 化中西兼容培育的是具有世界普遍交往能力的人。
从未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 史过程,它是人们理想期待而当前还不能全部实现的价值目标。在一定社会,人的发展 获得了一定的全面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能力的全面性又会提出新的要 求。它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生成不断超越的过程。但它的根据就在现实中。“我们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 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 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 的本质要求。换言之,社会主义不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个消费模式,更为重要的任务是促 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现实的长 期的艰巨任务。
五、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艰巨任务
实践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主要区别是,它不是从客体出发直观地理解人的全面发 展,它主要是从实践、从主体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本身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就是 要使人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马克思在论述人类社会发展经历的三种社会形态和与之 相适应的人的发展三种状态时,他把社会主义的人的发展定位为“个人全面发展”。在 那里,“个人全面发展”就是人本身“自由个性”的发展。他说:与最初的社会形态和 第二大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社会主义社会 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 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 最初的社会形态”,由于束缚于血缘脐带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统治,在那里的个人,只是 无个性的个人。“第二大形态”,个人获得了一定的独立个性,个人刚刚摆脱人的统治 的枷锁,但又陷入物的统治的泥沼。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摆脱人与物的统治,个人成 为全面发展自由个性的人。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我国的个人 还不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人。但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我国的个人也不 是第二大社会形态的偶然个性的个人。我国的个人相应处在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初级阶 段,即一个人本身自由个性的生成、培育和建构的人的现代化过程。由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缺乏生产社会财富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能力,我国必须实现物的现代化。人的现 代化和物的现代化似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二难悖结。其实,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 面。人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它是物的现代化的目的。由于人在社会生 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它又是物的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我国的现代化无疑应把人的现 代化作为首要条件,我国科教兴国建国方略的提出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 ,不能再把社会主义现代化说成是一个所谓的“电灯电话”的消费社会,而应把人的现 代化人本身自由个性的生成、培育和建构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这里的自由个性,不只 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自由个性,也决不是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更不是马斯洛所说 的需要层次特征,而是社会主义社会逐步生成、培育和建构的生理和心理、物质和精神 、存在和本质相统一的现实的个人个性。这里的生理、物质和存在,虽是同一系列的范 畴,但它们的内涵不同。生理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物质基质。它是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 。存在则主要是从人与社会关系来规定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就是人的本 质。心理、精神和本质,既以它们为基础,但又是人作为人的特殊素质。心理是人的精 神基本的基理,精神是人类全部文化文明的积淀,人的个性本质是人集真、善、美于一 身的创造性的特征。人的个性就在于这个人既是个人现实活动和全部人类文明相互作用 的结果,又是指他不同于每一个人。他是全部文明的结果,是说他是社会的人;说他不 同于每一个人,就是指他是具有创造个性的个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或人的自 由个性,就是在人的生理和心理、物质和精神、存在和本质的理想与现实的相互作用过 程中逐步生成、培育和建构起来的。因此,当我们把镜头对准现实的时空,当代社会主 义新社会人本身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主要应着眼内外两个方面。
1.从内在方面来理解人自由个性的发展,则主要从生理和心理、物质和精神、存在和 本质来看人的自由个性的生成、培育、建构和获得。首先,从创生的角度来看,生理先 于心理,物质先于精神,存在先于本质,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培育健康的生 理和心理是人的个性建构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其次,良好的素质教育是个人个性培育和 建构的主要途径。教育是当代个人获得人类文明成果,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民 主法制意识的重要方式,是个人获得创造性特征的知识准备和支援。再次,要参与全球 化的世界性普遍交往。自由个性的个人是存在与本质获得一致的个人。他们既不是把他 人当作地狱的个人,也不是唯一的极端的利己主义者,而应是具备参与世界性普遍交往 的素质与能力的个人。最后,要积极地创造性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活动。这是 自由个性生成、培育和建构的基础、源泉和动力。
2.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虽以个人的内在素质生成培育为根据,但外在方面的条件也是 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人的活动产品、人的活动和人的类本质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的 条件下,外部环境成为了人的发展桎梏,因而,适应生产力的水平,改革社会制度,建 立消除异化的社会主义新社会,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当前应大力发展 生产力,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实施科教兴国的建国方略,推进民主法制和道德建设,弘扬世界优秀文化传统等,逐步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标签: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教育本质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基督教共产主义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环境论文; 恩格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