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_雷涛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_雷涛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1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我国是工业为主导的社会,只有工业迅速发展才能带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因此,探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现状;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是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标志。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指没有人参与操作,电气元件比如继电器和感应器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实现控制的系统。它的基础是控制理论和电力网方面的理论,技术手段是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技术并不是单一的,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很多相关的科学技术,如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它是一门综合的科学。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有着很广的应用范围,研究方向也可以有很多,所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在很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就现在的情况来讲,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环境,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应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可以使电气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研发出的电气设备性能也更强。而且,它们还可以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更多功能,极大发挥电能的使用效率,不但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效节约成本,还使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安全性更高。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提高,现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应用的领域也更多,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气自动化在控制方面更加简便,而且随着行业的规范,也出现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2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

2.1信息集成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息集成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发展:①管理层次方面,表现在对于企业中的各项资金以及人力物力的合理配置上,及时地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进度。这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实现高效管理,而且在发生重大事情时及时作出相应决策;②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信息集成化发展,主要表现在研发先进设施和对所控制机器的改良方面。先进的技术使得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很快得到社会的认可。技术方面的拓展延伸表现在引入新兴的微电子处理技术,这使得技术与软件匹配并和谐统一。

2.2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分散控制系统

在现代企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还是DCS系统,而大规模的应用是越来越多,显现出来的DCS的弊端也是越来越明显。DCS系统的运行的稳定度不够,特别容易出故障,维修起来也很困难。行业的标准是参差不齐的,厂家和厂家之间的材料通用性也很少,生产的成本也是特别高,产品的价格肯定就会定的特别高。因此,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必须要对现代化工程进行创新和改革。

2.3集中监控控制系统的现状

集中监控的控制系统处理的速度相当的缓慢,它是靠一个处理机进行所有功能的,它对机器本身的运行速度是非常不利的。而这些都是在一个监控中,监控的对象太多主机的空间肯定不够,电缆的数量也是加大的,这使成本会越来越高。它更是要反复的接线,内部结构复杂导致系统维护和检修工作又加大了,成本还高。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失误发生的也多,整个的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也就不能正常的进行工作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PLC技术

PLC也叫作可编程控制器,主要应用数字以及模式输入的方式实现指令操作,PLC组成成分有六种,其中涉及了电源、中央处理器、保存设施、输入输出接口、功能模板以及通信设施等,其中最为注重的设施是保存设施。PLC工作流程主要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输入采样环节,PLC主要是利用控制结构来和外部设施信息进行转换,接口直接安置在I/O总线上方,其中心作用在于起到主机和外部设施之间信息传递的效果。第二部分是用户程序执行环节,这时PLC中一个输入端子需要和另一个输出线圈相对应,对用户程序加以扫描和监管,在开展扫描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秉持由左至右的原则来实现触点控制线路的核算,明确RAM存储区在I/O映象中运行情况。第三部分输出更新环节,也就是PLC在I/O映象更新完毕之后,对输出电器触点情况实施验收,采用DAM方式来实现输出电路整体运营效率的全面提升。

3实际应用

3.1电气设备在梳棉机中的使用

在进行机械设备的传动过程中,其电磁隔离系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进行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需要将电磁离合器与传动机制相互结合。这样,在其细纹结构上也同样会使得梳棉机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其不会在传动的过程中产生一些细小的条纹。同时,在进行物质性的控制上,其棉流级的稳定性也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确保梳棉机道夫的顺利升降作为出发点,让梳棉机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2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通常主要是由于系统控制和系统报警保护两个部分组成,在系统控制中需要很好满足具体工作要求,系统的控制要必须能够做到自动和手动相互之间转换工作,满足针对不同条件的操作模式,关于自动控制方式上要必须采用可以编程的控制处理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及时调整好控制方式和工艺参数问题。还要在手动操作中设置好不同元件之间的单独操作模式,保障控制系统具有很好可靠性特点,在系统检测数据和运行管理中,要设置好针对故障的声光报警功能。

3.3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是通过电流、电压保护等方式控制系统运行故障的发展。目前继电保护可以明确的发现故障发生位置,并且准确分析其原因,发出警报信息,并以跳闸的方式来保证系统局部关闭,降低其影响范围。电子自动化继电保护是一种新的继电保护方式,是以自动化为核心,以智能化为发展方向的继电保护方式。继电保护不仅可以分析和发现故障,还能够提供一定的故障解决方案,提高故障的处理效率。在我国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发展过程中,缩短时间,保证安全并且不断的提高运行效率是其主要发展方向。继电保护分为以电流差动保护和电压差动保护,在目前的电力系统运行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4发展趋势

4.1智能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有了新的应用。现在很多生产企业都已经应用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减少了用工人数,但是,在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工人来控制生产过程。结合人工智能研发出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再次降低企业对员工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

4.2统一性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朝着统一性的趋势发展,能够提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电气自动化的统一性发展能够实现相关产品的周期性规划与设计,实施统一性规划能够满足生产过程的实际需求,且能够为企业的生产以及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节省时间,帮助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对于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尤为重要。电气自动化的统一性发展能够帮助解决接口的问题,帮助接口实现标准化,且能够对策划方案在办公室实施远程监控,而要想真正的做到电气自动化的统一性发展,需要接口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并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漏项、丢失等现象。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分析了其现状以及实际应用,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边顿.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现状及其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9):100.

[2]卜令勇.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学技术创新,2017(23):68-69.

[3]王兴达.浅析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J].农家参谋,2017(15):176.

论文作者:雷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_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