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识的内在异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3)07-0086-05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创造出了一个无限丰富 多彩的世界。然而人在面对自己所创造的物质世界面前又显得那么的无能为力,人为物 役,人在创造物质世界的同时,迷失了自我。人自身究竟为何种力量所驱使?人精神的 片刻安宁在哪里?人们头脑里的种种观念同人们自身的存在是否契合?这许多的问题让我 们去思考一个古老而又时新的命题——异化。马克思很早就提出了劳动异化的理论,后 继的学者们对异化现象的研究也已相当丰富,但关于异化理论中主体内在异化的研究还 不够。而弄清主体造成奴役的原因,是寻求摆脱奴役通往自由之路。
首先,什么是异化?在近代哲学演进过程中,曾有一些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异化 问题。例如,黑格尔曾阐述过客观精神的异化。黑格尔认为,思维既不是有组织的物质 的属性,也不是头脑的机能,更不是外部世界的反映,而是一切外在物的内容、本质、 实体。黑格尔根据这个唯心主义前提,认为一切事物不是思维,就是思维的产物——异 化。因此,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是绝对理念,亦即神化了的思维的异化。费尔巴哈曾 描述过宗教的异化,而年轻的马克思则主要关注人的本质活动——劳动的异化以及这种 异化所带来的非人的后果。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系统表述了著名 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的异化含义是:一种自身分离出的素质或力量逐渐跟自身疏远 化,从而成为异已的、支配和统治自身的素质或力量的过程。卢梭曾说过,“人生来是 自由的,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注: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第8页。)。马克思也曾把人类的发展阶段概括为,人对人的依赖阶段,人对物的依赖 阶段,自由全面发展阶段。人为外界所束缚,人为物役都属于异化的范畴。我们在这里 把异化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在异化。即人被人以外的东西所奴役的状态。另一类是内在 异化。即是指人被人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理念、知识所奴役的状态。内在异化是独立于 外在异化的一种异化形式,并且人们为其所奴役而表现出来的思想的僵化、观点的偏激 、却并不为人们所觉知和承认,往往在人们以某种理念指导下去实践而在猝不及防的情 况下招致挫折和失败。
内在异化的迷人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造成内在异化的理论知识与认知 主体是浑然结合在一起的。理论知识可以指导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但理论知识也 可以成为主体进一步认识和实践的障碍,成为主体内在异化的因素。而这些造成内在异 化的因素,它的存在是与主体的存在相统一的。这些以理论知识存在的因素,它的存在 是主体在头脑中对以前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加工与概括,它必然同主体密切相关,并且打 上主体个性的鲜明烙印。它与主体浑然一体,并且无形地发展,奴役主体于不知不觉之 中。主体根据这些理论知识去进一步认识和实践,其后果才有可能见出它与主体本真意 志的违背。第二,造成内在异化的理论知识所起作用的时间是持久性的。这些存在于主 体头脑中的东西,主体会认为完全是自己的,即便以其为指导的实践活动遭受挫折,主 体也不会轻易找出其内在的根源,一旦形成思维方式的僵化,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惯 性地保持着。例如,地心说、经典力学理论的统治就是这样。第三,造成内在异化的理 论知识的危害后果的发展具有滞后性。它的异化作用是在主体进一步认识和实践之后的 事,它不会在当下表现出它的阻碍性。而且还以理性的光环获得人们的依赖。它常常有 一个合理存在的范围,在这一范围之内它是有效的,一旦超越范围,它的异化作用就发 生了。
二、内在异化的表现
人类实践活动的认识成果有两类,其一是物化的成果,其二是理论化、观念化的成果 。在人们看到第一种成果时,人们享受到了克服必然而获得自由的畅快,但物化成果的 自由又向必然转化,成为异已的力量。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时,便遭受到灾难。恩 格斯科学地揭示了自由的内涵。“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 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3卷,第153页。)。人类通过认识活动,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形成实践的目的和 方法,并使实践活动改变自然界自在的存在方式,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 当人们还陶醉于这种实践活动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时,转化为自由的必然再度转化为作为 主体异己力量的必然,由潜在的异己性成为了可怕的现实的异己力量。这就需要重视转 化为自由的必然再度向必然回归时,异化力量在现实中的破坏性。
由于人们的实践总是在人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理念以其精神的存在状态更具有迷人 的魅力,使人们心甘于自己手造的观念的奴役而不自知。这就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人类 活动的内在异化作用。
第一,社会发展模式分析理念对人类活动的内在异化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原 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还只是人类 正在探索和将要探索的社会。前面四种社会类型,是人类走过之后回首看时所总结出来 的,它有实际根据,是合理的,在一定社会现实的、实践的基础上的社会发展模式,在 一定范围内能合理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但同时这种内在异化一旦发生作用,影响也是非 常严重的。我们就苏联模式来分析这种内在异化作用。苏联模式的建立是在当时苏联的 客观条件下产生的,它以高度集权化克服了苏联那时所面临的困难,并且取得了社会主 义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但后来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显露,上世纪80年代末才谋求改革。 我国在开始学习苏联模式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就,但更严重的是计划经济、集权 模式、以及计划体制下的僵死的思维方式,给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诸多阻碍。这些历 史的事实,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某种理论知识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一旦当 这种理念进入人们头脑的时候,就会使思维在一定的框架中运行,而这一框架认识是一 种思维的障碍,人们缺少的正是对这种内在异化的认识,当异化发生作用时还不自知。 社会的发展在寻求模式中更要注意思维模式的束缚,还思维一个翱翔的天空。
第二,价值取向对思维的束缚。价值取向是一种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它支 配着思维变动的方向。人在思维的时候受价值取向的影响并不一定都不利于认识,只是 当这种价值取向以其权威的形式异已地站在认识主体面前时,它就开始了异化作用。例 如,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开始作为一种假设,对思维的探索并无害处,一旦成为权威 ,形成不容怀疑的地球中心说,人类的认识就不会进步。另一个例子,牛顿的经典力学 在一定范围内是正确的,但当经典力学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终极理论时,它的奴役人们 思维的作用就表现出来了,如果不打破这种束缚,就不会有相对论的提出。人类越是清 醒地意识到价值取向对人的思维的奴役就越能开拓出人类思维发展的新天地,认识价值 取向内在异化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第三,日常层面——一种思维的惯性。在日常的生活层面中,人们思考问题很容易从 某种思维的定势去分析问题,以一种思维的惯性发生着作用。而且,这种思维的惯性被 人们误认为从来如此,而往往忽视了反思这种思维方式的本身。唯有直面思维方式自身 ,反思思维方式,使思想自觉其为思想,从而摆脱思想的僵化,摆脱日常生活对人的思 想的异化。
第四,迷信思想产生的异化。例如,世界各国不断出现的邪教组织也是以理论的形式 作用于人的头脑的。当它的邪教理论深入信奉者头脑的时候,思想被迷信笼罩,异化就 开始产生了。因为这时信奉者已不再把它看成一种精神的寄托,而是把它看成一种主宰 的力量。这里需要进一步详细分析的是:有客观现实基础的理论发展到超出其范围后的 异化影响与迷信思想是不同的。邪教理论没有现实基础,只是通过蛊惑的手段,使人陷 入迷信。
三、内在异化的主体性原因
外在异化是由于客观的物化成果自身运作的铁的规律的原因,为我之物总要按照它固 有的规律去发生作用。内在异化同样遵循着思维运行的客观规律,遵循着主体认识的客 观规律。正因为主体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主观性,才使得内在异化发生作用,才使得主 体认识的理论成果成为异已的力量。寻求内在异化的主体性原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 进一步认识。
第一,主体的主观性原因。任何一个人的认识都要受阶级立场、文化程度、知识水平 、年龄、身体状况、情感偏见等方面的限制。这种种限制尽管对于每个人来说,情况是 不同的,但却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
第二,主体的客观性原因。任何人的认识都要受实践的限制。无论是什么人,要认识 什么事,就要实践。然而实践又是无限丰富、无限多样的,其广度和深度都是无限的。 任何个人都不可能穷尽世界上所有的实践,而且就其所参加的实践来说也总要受到时代 的限制。“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 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第三,认识结构对于主体认识的局限性。任何人的认识都不是从一个支离破碎的感性 材料或个人思维因素开始,而是从有组织的特定认知结构开始的。关于认识结构的研究 ,康德曾经指出主体以其先验的形式和先验的逻辑范畴去“综合统一”杂多的感性材料 。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解释要受到“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皮 亚杰认为,“一个刺激要引起某一特定效应,主体及其机体就必须有反应刺激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则来自于主体自身的“反应格局”。在实际的认识活动中,只有进入主体 认识结构的辐射范围之内的事物及其现象才能反应客体。主体在认识外界世界时就是以 这样的认知结构为框架的。具有一定认识结构的主体在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就会根 据主体已有的知识体系来进行编排,形成具有认识主体自身个性的认知成果。主体在已 有的认识结构中进行认识,一方面协调了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 也为认识成果的内在异化发生作用准备了条件。主体总是以这一框架去认识外界,从而 使认识受到已有框架的束缚。
第四,主体间性的忽视所造成的认识的简单化。这个问题已为许多哲学家所关注,从 尼采的“上帝死了”的呼声,到胡塞尔对认识主体间性的研究,前者要把人从神学道德 的无情统治下解放出来。恢复人性的本真状态,胡塞尔则进一步研究主体间性的问题, 写下了《论主体间性现象学》、《笛卡儿式的沉思》、《欧洲科学危机与先验现象学》 等论著。正是这种习惯的思维模式、简单的二分法,而忽略了主体间性的考察,从而使 主体的认识成果成为异化有了可能。
可以看出,认识主体自身的历史地位、背景条件的限制、实践条件的限制,以及在此 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结构,又以其固有的惯性进一步强化了认识的片面性、思维的僵化性 、框架的局限性,还有主体间性的忽略,使得简单的二分法、习惯的思维方式成为可能 ,这些都造成了主体内在异化的原因。
四、解决内在异化的途径
如何才能克服内在异化对主体进一步认识的影响?这是人类通向自由的路径。我们试图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通往自由之路。
第一,理论上从怀疑到反思的过程
“人处在受奴役的状态,他常常不能发现自己的奴役地位,有时还喜欢这个奴役”(注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92、2 92页。),因为“自由是个困难的东西”(注: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 由》,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92、292页。)。这就需要有怀疑的精神,让怀疑 的锋芒,划破思想僵化的帏帐,主体在痛苦、犹豫、徘徊之中,从确定性的东西中发现 了它的不确定性,从肯定性的东西中瞥见了它的否定性。而所谓怀疑,按黑格尔的说法 是“一种反复游移于二者或多者之间的状态”(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 印书馆1983年版,第120,110页。),“是一种与确认相对立的思想——一种举棋不定 ,一种悬而未决”(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20,11 0页。)。列宁曾明确指出:怀疑方法的内涵是对已有命题、结论、理论体系的否定性理 解。
“怀疑的本性在于引起思想的变化”(注: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第492页。)。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实践和认识的矛盾是一对基本矛盾。实践总是处在 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就需要产生新的认识,而当已有的知识不能解 决实践提出的问题时,就会促使人们对已有的理论提出怀疑,如果缺少怀疑,认识就不 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会被旧理论所窒息。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进步都是由于旧理论 在新事物面前的危机所促成,所以,爱因斯坦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 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注:《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84页。)
怀疑对于认识主体打破迷信,打破框框的束缚是相当重要的。当一种理论比较流行, 而这种理论实际上存在着谬误时,人们往往对于同这种理论的某些观点相矛盾的许多客 观事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然习惯于用这些观点牵强附会地甚至歪曲地解释和说明 客观事实。列宁曾指出,当一种理论被大多数人接受与信奉以后,它往往会被误认为是 尽善尽美的东西,而不允许人们撞击、否定或修改。而只有怀疑才能打破思想上的禁锢 ,才能为认识开辟道路。
当然,一切真正的认识活动所需要的怀疑是科学的怀疑、批判的怀疑,而不是胡思乱 想,也只有在实践的沃土中产生的怀疑,才是现实的,合理的,才能绽放出真理的花朵 。
怀疑为主体认识开辟道路,但怀疑并没有进一步去认识客观的对象,仅有怀疑是不能 提出认识的结果的。这就需要反思。所谓反思,即是一种以思想本身为对象和内容的思 考,是对既有的思想成果的思考,是关于思想的思想,用黑格尔的话说“反思以思想的 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注: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 版,第39、53页。)首先,反思是反思,是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反省回溯。反 思能从表面现象到概念,深入于事物的共性,把握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真实本性, 反思经过一思、二思、三思、反复思考认识的客观对象,一步步逼近客体,从而达到对 客体本真的把握。其次,反思也是自我反思。黑格尔说:“思维因对自身进行反思,从 而自身达到经过中介的直接性。”(注: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第39、53页。)自我反思,这种思维对思维自身的反身思考和反复思考,从而力求思想 自觉其为思想,把握事物的真实本性。从思维层面上达到对事物的真实性的把握也是一 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第二,实践层面上的克服过程
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页。)而改变世界的有效方式就是实践。首先,实践具有主 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特点。一切的理论要成为有用的理论,就要能经得起实践的 检验,并能给实践以指导作用。理论与实践结合,一方面,理论的有效性、指导作用会 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理论的物化成果在实践中能够直接实现。其次,实践能够开辟认 识的新领域。一切新的问题的出现是在实践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正是人类的实践、实 践、再实践的无限运动,才使人类的认识有不断冲破原来框架的束缚,摆脱陈旧思想的 奴役,具有克服异化的力量。再次,实践是内在异化转化的枢纽。前一个理论成为内在 异化时,由怀疑引发反思和实践,并在实践的作用下突破前一个内在异化了的理论。在 实践基础上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新的认识后,这些新的认识成果又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着 有效作用并且迎来了下一次的异化。这种从理论到内在异化、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运 动,即理论——内在异化理论——实践——理论,在人类的认识长河中推动着人类不断 前进,不断摆脱奴役,不断获得自由。
收稿日期:200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