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生产力的结构与形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形态论文,土地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土地生产力的基质是土地资源自然力,具有原生态性、生态性、时序性等特征。土地生产力的结构表征是土地的多维功能,土地功能生产力是“非流动”性的,是级差生产力。土地生产力的第三形态是社会生产力与土地环境协调力,社会生产力与土地环境的协调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生产能力的改变、生产力的多样性运动要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相协调;二是生产力布局要与自然环境的区域特点、影响相协调;三是社会生产力要与自然环境的自净力相协调。
关键词:土地生产力 土地生产力结构 土地生产力形态 土地资源自然力 土地功能特征 社会生产力与土地环境协调力
土地是种资源,是社会生产的要素。土地的生产力来自于它的资源意义与功能特征。另一方面,土地作为环境的载体,土地环境的协调力自然也具有生产力特征。
一、资源自然力——土地生产力的基质
生产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任何一种生产力要素或影响生产的“力”的要素都可在这一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生产力系统由它的源泉、自身的结果共同组成。“生产力”从它的出发点,即从它的源泉来讲,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自然力;其次,自然力又分为人本身的自然力和人周围的自然力。简言之,即人力和物力;再次,人在改造自然中所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科学力。生产力从它的自身,即从它的构成要素看:包含着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和上述生产力源泉的关系大致如下:劳动力是人力资源进入生产过程的那部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则由物力资源(自然资源)提供的材料所形成;随着社会生产力高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力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每一要素都随着这种渗透提高自己的素质。生产力从它的结果即从它的作用的效率来讲,就是劳动生产率。〔1〕
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它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定位是生产力的源泉,但从“力”的意义上讲,又是生产力的自然源泉,是“人周围的自然力。”土地自然力或叫土地的资源生产力,有如下特征:
第一,土地资源生产力的原生态性
对于任何经济体系,都可以从生产过程对自然的偏离状态来规定或把握生产力:一是原生态的生产力;另一是次生态的生产力。原生态生产力是进入生产过程前,处于初始准备状态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以多样要素的群体形式存在,它们是用来从事生产活动的极为本原的要素,如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技术、信息,当然也包括土地及其他环境因子。土地的原生态生产力属性主要来自于土地的资源特征:如土壤、地质、气候、地下矿藏等等。就具体的生产力来说,它们不会一直稳定在原生态上,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它们就开始动态组合,构成“生产力活动系统”,原生态的生产力亦开始转化,及至具体的生产过程结果,原生态的生产力就转化为次生态的生产力,即生产活动的结果——产品。而产品体系则成为生产力的“次生系统”。
土地作为原生态生产力依据土地的不同构成要素,也是一个原生态生产力的体系,即它表现的是原生态生产力的多极质态演替。土地的第一极原生态生产力要素包括气候、地质、环境等,因为这些要素不能凝固在次生态生产力——产品中,它只能永远作为第一极原生态生产力发挥作用。土地的第二极原生态生产力要素包括:土壤、水流及作为资源的地下矿藏等。这些要素通过生产活动,可实现由原生态生产力向次生态生产力的转化,如人们可把泥土制成砖瓦,从地下开采出矿石等。土地的第三极原生态生产力要素包括:地上动植物及其他生物,如森林、野生牧草、鱼、禽、兽等。根据土地资源对生产过程递进的深度与层次,还可将土地生产力作进一步划分,直至次生态生产力的终极。
土地的原生态生产力有明显的不可逆特点。如把泥土烧成了砖瓦,这是从二极原生态生产力向三极原生态生产力的演进,热力学及其工艺学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直接可实现这一层次的递进。但生产过程不能反过来将砖、瓦等还原为泥土。土地原生态生产力的不可逆转,一方面说明土地是社会生产力的源头,正如威廉·配弟所说的那样:“土地是财富之母”。社会生产力的整个路径就是由土地到土地产品再到加工品及消费品顺流而下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总是与土地的科学、合理地利用与开发分不开的。如果说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向土地要生产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保护土地不仅仅是保护土地资源,对人类来讲就是保护生产力,土地是社会生产力的源头,源头断也就不成其为流。因此,只有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获得丰富的源泉。
第二,土地资源生产力的生态性
在土地生产力的体系中,生态生产力是土地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生态生产力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对环境、生物与生物以及与环境要素之间物质、能量的循环、转化和积累效率。”〔2 〕生态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自然基础之一。也就是说,自然生产力是在生产过程中,使劳动有较大生产力的自然条件,而生态生产力则是其中能吸取负熵,具有永续生产力的部分。如果抛开社会生产过程,仅仅从自然条件的变动看,地球自然界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宏观自然实体内存在着物质、能量的自我建造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生态生产力具有这样的类型划分:(1)生物——环境生产力。是生物对环境资源的转化能力,主要是在绿色植物和物理环境之间进行的。而且它是一切动物生产力的基础。因此,通常也把它叫做生态基础生产力。(2)生物——生物生产力。生物——生物之间产生的生产力, 也叫自然界生态次级生产力。其中又分为两种:一是在植物和动物之间产生的次级生产力;二是在动物和动物之间产生的次级生产力。这第二种生态生产力实际上是沿食物链进行的。(3)环境生产力。 有些生产力是在某些环境要素之间或单项环境要素的运动中产生的,如光、温、湿要素的组合,才能形成植物生产力;动态的水加上落差势能,如瀑布、湍流、潮汐等。以上三种状态可叫做稳定性环境生产力和动态环境生产力。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恒定的环境生产力,如矿产、能源、土地(面积)等。从人的能力的自然性方面看,人力也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生态生产力,马克思曾指出:“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应。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3〕
土地生态生产力是土地的生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讲,土地中由生物转化的生态生产力,又是土地或地球生物吸收、聚集太阳能转化形成。这种吸收、聚集太阳能的过程,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集存太阳能;第二层是通过食物链将植物对太阳能吸收、集存的逐级传递而形成生物能的阶梯,并为人类社会所利用,构成自然生态生产力。而土地中的物理、机械能转化成为生态生产力则是地球表现的物理特征与变化运动的结果。如潮汐直接来自于太阳的引力;风力是大气的流动等。土地生态生产力也会由自然界的自发作用而形成,如由正负电极的对抗形成的雷电,一方面向自然界释放出巨大能力,另一方面也对地下的矿藏演变产生外在的催化作用。当然也有许多自然环境又是构成土地自然力的破坏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等。再者,土地的自然生态生产力也会因宇宙星际的不规则运动而遭到破坏,如恐龙的灭绝等。土地自然生态生产力更可因人的活动而改变,如人口增长太快、太多。为了保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物,人类不得不尽可能地扩大耕地面积,改变地球上的植物构成比例,这一方面使自然生态中的野生植物种群急剧减少;另一方面更使其他动物活动场地越来越少,直至最后绝迹。于是在整个自然生态的链条上,出现许多中间环节的脱落。由于人口过多,而又片面地发展粮食生产,使中间许多食草、食肉动物绝灭,土地生态能的传递机制紊乱,土地的生态生产力也就发生严重变异。人类对土地生态生产力的另一重要影响是人工环境对自然环境的侵害,如城市规模的扩大与盲目发展、通过人工力量移山填海、对河流截流筑坝等等,都将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直接威胁到土地生态生产力的发挥。
第三,土地自然资源生产力的时间序列
时间,从其自然意义上看,具有过程的不断连续性。从其经济意义上看除了具有不可逆反的持续性这一特征外,它还具有横向的同步并行性,即某几种活动可在同一时间里同步安排,以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依据时间的这两个特性,生产力的时间组合也具有两大基本形式:(1 )同一运动的主体在连续的自然时间里依次继起;(2 )不同的运动主体在连续的自然时间里“同步并行”。根据第一种形式,研究的是生产诸因素在组合为一个系统的时期内,如何保持自己的纵向延续,以取得生产力的持续增长;根据第二种形式,研究的是生产力诸因素及各功能与系统在组合为一个总系统的时期内,如何在横向上运行不悖,彼此配合的衔接,以形成系统功能,求得整体效益。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看出,生产力时间的问题,包含着这么几个大的方面:一是生产力各要素的形成时间和结合时间;二是生产过程的起点时间和终点时间;三是生产力各要素的运行时限比例和运行时限链。在这三个方面,生产力的不同要素进入生产过程的时间选择、结合时限的长短及生产过程的不同时段划分等都是对立统一的过程,构成生产力的时序矛盾。时间的有序性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显著标志和控制变量之一。
土地生产力是种永续的时间生产力。但这并非说土地资源等同于时间概念。而是指土地资源作为生产力的要素是永续存在于生产过程之中的。土地生产力的时间永续性首先来自于土地资源多层面地作用于生产过程。一是土地作为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空间场所作用于生产力;二是土地资源的具体资源因素如土壤、矿藏等以一定的时序进入或退出社会生产过程;三是生产过程中的残余物质又重新投入土地。从这层意义上讲,土地是与社会生产过程紧相伴随的。其次,土地资源作为原生态生产力自身也是个永续演替的过程。风蚀日晒,使岩石风化、分解形成砂石,再经空气氧化作用形成泥沙,并经河流的搬运及海潮的阻涌形成土壤,这是可供农业使用的永续资源。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岩,骤然间改变了土地的局部地质形态,这种改变或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或部分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但它总是通过地质的演替最终为人类生产所利用。其三,土地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在时间上是永续一致的,不会产生时序环节矛盾。这是因为土地作用生产过程的空间要素是一切要素的空间载体,它不会对任何一种要素有排它性,它将实现与其他要素在生产的不同时限上的结合与交融。
二、多维功能——土地生产力的结构表征
土地的自然生产力也通过它的功能表现出来,这种功能表现是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具体实现层。功能的发挥是直接的生产力。土地的功能包括土地的空间装容力,地质对人工物质聚集、承载力等。从土地的功能属性表现出的自然生产力看,存在如下运行特征。
第一,土地功能生产力的“非流动”性
社会生产力的运动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如果着眼于时间序列,可将一定时空中的生产力随着时间的顺延而发生的量的扩张和质的演进,称为生产力的“成长”;如果着眼于空间存在与联系,人们可将一定时间内生产力随着空间的变迁而发生的量与质的转移、交换现象,称为生产力的“流动”。因此,生产力的流动,也就是具有区域意义的生产力横向转移和组合的运动,它是生产力的空间易位与转换的过程。〔4〕
生产力的流动性主要通过生产力要素的流动或空间位置的变换而取得。土地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或土地本身作为生产力却具有“非流动”性特征。所以如此,完全取决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即土地的空间位置不可移动性和土地(地球表面)构成成份的分布“非匀质”性与固定性。土地的面积是恒定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地球表面积为5.1 亿平方公里, 陆地面积(包括内陆水面)约1.5亿平方公里,只占地球表面面积的29.2%,洋面面积却占70.8%。 虽然人类可通过人工填海等改变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比例,但这种改变则是微乎其微的。地球自身的运动也可改变海洋与陆地的存在形态或构成比例,如从海底盆地中的地质变迁长出海礁等。但这又是一个漫长的天文年代。再者,地球表面积或地球的体积也会因宇宙星际间的引力及运行轨道改变,使之膨胀或萎缩,但这同样是个漫长的时期,且又是不可预期的。因此,地球表面的土地面积总是恒定的。
土地不但面积是恒定的,而且位置(空间位置)更是固定不变的。这正象美国土地经济学家伊利·莫尔豪斯指出的那样:“一个堪萨斯州的农村,从物质上说,不可能把它掘起来搬到新英格兰,接近消费的中心地点去,也不可能把一块值钱的商业地皮移到同城地价较贱的地方去”。〔5〕如果土地的空间位置真的能够移动, 上海的南京路恐怕早被移到其他地方去了。
土地既是一个平面空间,又是一个立体空间。从地球物质空间看,它分为若干层:由低到高分别为大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不同层面,物质的构成与分布是不同的,即便是有同质的物质成份存在,其分布也是非匀质的。从地球的内在物质空间看,它由地表、地壳、地幔和地核所构成。人类科技手段现尚无法对地核物质成份进行探明,但对地球表面的科学勘测证明,地球上存在着100 多种元素,而这些元素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又是非匀质的。如不同地域内的地下资源的差异性就是如此。且这些地下资源禀赋是先天造就的,它们固定地存在于地下,除了人工开采将其变为产品外,它自身是无法流动的。即便是地球上的流动体,而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它也是非匀质的固定存在于特定的区域,如河流,其径流是有规律地分布的。空气是流动的,但不同地区因距海洋的远近不同,空气的湿度差别很大,内陆、沙漠地带的空气干燥与沿海地区的空气湿润对人及一切生物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但这种差别通过空气的流动不能改变也不能拉平它是固定存在的。
土地功能生产力的非流动性是构成土地级差生产力的前提。
第二,土地功能生产力是级差生产力
土地生产力的上述特点,最终决定土地的利用具有级差生产力特征。土地级差生产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资源生产力级差;二是地理位置功能生产力级差。
土地资源生产力级差自然缘于土地的资源禀赋和地质条件。比如在我国,“从农业用地看,江南优于江北,八百里秦川优于陕北高原;从矿山来看,富矿优于贫矿。大庆油田优于玉门油田”。〔6〕再如, 在几块等量面积但土质不同的土地上投入等量劳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产品将会是完全不等的,这些不等的产量,就是不同地块的不同劳动生产力,由此形成的不同地块之间的生产力级差。
任何一块土地都有固定的地理位置,这个位置不可移动,它在经济上靠交通运输联系起来,正是在这一联系上,不同位置的土地也具有级差的生产力。因为在不同位置的土地上进行生产,同量产品所耗费的运输劳动不等。如,从工业用地看,生产中心地带优于非生产中心地带,近河口、海岸城市优于内地城市;从城市内部看,商务中心优于其他地带,市区优于郊区等等。
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是天然存在的,但这种自然生产力若不与社会生产力相结合,或不通过人的劳动推动,也是无法形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的。事实上,土地的自然生产力表现为现实的生产力是通过两次与社会生产力结合或人的劳动推动而具体展开的。一次是人类对土地投入大量的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对土地进行劳动改造,把土地开发成更为有效能的生产资料。例如,在农业用地上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在交通用地上整修航道、铺设铁路、修筑公路;在城市土地中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土地的开发,意味着天然存在的土地转化为经过劳动加工的土地,“已开发的土地是渗入了社会劳动的土地。于是,土地的生产力,特别是渗入了劳动的技术生产力,形成了土地的综合生产力”。 〔7 〕二次是人的劳动与土地生产力的直接结合。比如在农业中,农民的劳动直接作用于土地,充分利用土地的肥力,包括耕地、耘地、锄地、灌溉、施肥、排水等。通过这些活动,直接推动土地生产力,使之转化为粮食生产并提供多量的农产品。
正是由于土地的自然生产力往往是与社会生产力结合在一起,并构成综合生产力。因此,社会劳动不同比例地投入不同地区,社会生产力与土地的自然生产力结合方式不同,都使土地生产力在静态与动态方面出现区域性差异,这种差异在不改变社会生产力与土地自然生产力的结合方式,又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的,由此就形成了土地综合生产力的级差。
三、社会生产力与土地环境协调力——土地生产力的第三态
社会生产离不开环境,生产与环境的协调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社会生产是与自然环境中的物质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生产系统向自然环境系统索取资源和自然力,从自然环境系统输入一次能源和资源;另一方面是生产系统向自然环境系统释放出某种作用力并排放出生产和生活的排泄物,从而又作用于自然环境。这里,在两者相互“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上,都有一个对方能否承受,保持协调效应,从而保持资源、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的问题。
自然环境有丰富的物质内容,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矿藏、动植物及风力、水力、空气、日光等等。根据这些物质的运动特征及其关联,往往可把自然环境划分为两大系统,即由自然物质中的具有一定结构调释功能的生命单元如动植物、微生物等形成的生命系统;由自然物质中的光、热、空气、水份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环境系统。自然的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应该是平衡或协调的,但这种平衡并不是绝对的。大自然在特有的输入输出的运动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客观的平衡,但仍具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即生态学中称做的“生态限”,一旦突破这个生态阀限,必将出现自然系统及社会生产系统的全面失衡,社会生产力遂遭到破坏。
人类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生产能力改变、生产力的多样性运动要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相协调。自然环境是生产力运动的客观的物质条件,但是自然环境并非是同一内容的物质世界,不同地域具有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它必然为生产力的运动提供不同的生产条件,从而影响生产力运动的能力大小。资源的丰缺、地理条件的优劣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又是人们为了生活、生产而形成产业结构的物质基础。这种不同的生产力运动总和,展现出社会生产总体运动的多样性。因此,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性”,从而也使社会中的生产力运动趋于多样性。第二,生产力布局要与自然环境的区域特点、影响相协调。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决定该区域生产力分布的具体内容。因为不同区域内,自然界为社会生产提供的自然条件是不同的,自然条件分为两种:一是资源型条件;二是非资源型条件。资源型条件包括:(1)对象型资源。 如非生物与生物资源。(2)条件型资源。即对象型以外, 伴随对象型资源而存在的资源,如风力、水力、地热、潮汐、日照、瀑布、水流、气候等。(3)优态环境型资源。指一切可供人类需要而服务的生态环境及其优化。如不受公害和污染,受到社会保护的生存活动空间等。在我国山西省蕴藏大量的煤炭资源,使该省形成以煤炭工业为主的经济区;海南和西双版纳是我国仅有的热带,形成以橡胶业和热带作物为主的农业区域。因此生产力的布局是和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第三,社会生产力应与自然环境的自净力相协调。人类社会不仅从大自然中索取和输入一次性资源、能源,而且还令大自然承受和吸收自己的反馈物,成为生产力系统作用的物质承担者。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排泄物的“自净力”是有限的,超过了自然环境的“生态阀限,”必然造成生态环境失衡。据有关资料显示,人类历史的早期,每人每天消费的能量只取决于食物,大约为2000大卡。到了1970年美国每人每天消费的能量约达23万大卡。与之相应的排放物也急剧增加,现在美国每年排放出污水1500亿吨,使全国主要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每年有2—6亿吨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灰尘排入天空,使大城市空气常年污染。
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有推动作用,或者说,这种协调就是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既有社会生产力的结构与自然环境要素相对称的协调性生产力,又有社会生产力具有环境资源所匹配的协调性生产力。总之,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就有生产力,失调就是一种破坏力。
注释:
〔1〕《生产力与经济规律》张薰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第45 页。
〔2〕《生态学通论》姜学民、徐志辉著,中国林业出版社,第27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
〔4〕《生产力流动论》李晓帆著,人民出版社,第17页。
〔5〕《土地经济学》[美]伊利·莫尔豪斯著,商务印书馆, 第21页。
〔6〕〔7〕《土地经济学》张薰华、俞健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页、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