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推动了我国众多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建设更是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混凝土作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比较常用和常见的基础原料,在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合理的使用混凝土材料可以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混凝土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浇筑养护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当中的混凝土施工部分,主要是对模板、钢筋以及灌浆技术进行分析,首先模板技术能够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工作提供一个模型,为之后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提供参考。在应用模板技术的过程当中要重视模板的安装、拆除工作,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结合,使模板施工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钢筋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应对受力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保证每一节钢筋的稳定性都足够强。在施工过程当中灌浆技术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灌浆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应该严格遵照施工工作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定的比例进行施工工作。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措施
2.1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进行严格把关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选择不能有效地进行把关,就会给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带来一定影响,轻则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重则造成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中,对原材料的选择上严格十分严格,要对所购买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比如,对水泥的选择,施工人员要严格水泥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水泥质量,特别是在水化热过程中,水泥会有非常大的热量产生,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在施工技术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在选择中,要根据施工需求,选择低热水泥,并控制好水泥的使用量,从而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在混凝土技术施工中,对骨料和外加剂的要求,也同样如此。
2.2混凝土搅拌
纵观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原料的选择是最为核心和基础的一项工作,在对施工的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依据施工需求来进行,要选择那些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查。完成材料的购置之后,也要进行随机的抽样检测,正确记录相关数据。试验完成之后,要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合理的检查,只有当性能达标后,才能够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搅拌。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之中,要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和标准来对骨料的含水量进行全面的检查,为后续的配比调整做好铺垫,最终有助于获取到最优化的施工成效。不仅如此,实际投放用料的数目也需要结合搅拌机的容量来调整,切记不要投放过度的料,避免出现堵塞的问题。
2.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质量会对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来看,需要结合不同的施工需求去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而且,不同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所选择的运输设备也不同。如果需要使用垂直的运输方式,就要选择使用提升架或者是小型的翻斗车来完成相关的运输工作。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匀质性,避免出现严重的离析问题,而且也要避免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小,以便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的建设施工之中。不仅如此,还需要避免过度的混凝土搬运次数,有效的缩短运输的时间,提升施工的速度和质量。
2.4混凝土浇筑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较大,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前应准确判断是否可以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把控分层的厚度。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应大于500mm,相邻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小时,且控制浇筑使其均匀上升,避免出现过大的高差。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落下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楼梯段自上而下地进行浇筑,若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高度较高,还可以利用导管浇筑。利用导管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石子落到底部而导致的颗粒状突出、浇筑不均匀等问题。同时,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注意浇筑的速度,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较短,若浇筑速度太慢,便可能在等待浇筑的时候便出现了凝结,或者是浇筑过程中产生了缝隙。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设专职人员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情况,如发现有变形、位移或堵塞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好。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处理踩低的钢筋,特别是支座负筋。混凝土振捣应充分均匀,一般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基本上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为宜。施工缝的留设应符合规范要求,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先将已硬化混凝土表面水泥浆和松动的石子清除干净,铺水泥浆一层,并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混凝土收浆时要及时抹平,防止干缩裂缝。
2.5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振捣,可以确保混凝土均匀地填满整个模板。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为了实现振捣密实,在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的时间间隔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前提下,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同时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就地实测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浇筑的温度。采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动器振实。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首先,插入式振动器每次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cm~1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其次,表面振动器的移位距离,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cm左右。最后,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2.6混凝土养护
做好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混凝土在后期出现严重的裂痕,提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寿命,这对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而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只有很好的提升混凝土的耐久度才能够更好的保证质量,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使用寿命的延长也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一般混凝土的养护办法主要有保温、保湿、涂抹防护材料等,具体的施工办法还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状况和需求来进行明确。一般要将养护时间控制在14小时以上,养护工作在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定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保养,以助于提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对于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运用相应的措施提高混凝土施工管理的质量,从而促进水利水电施工较好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魏涛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6,(1).
[2]张晓平.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商业故事,2016,(12).
[3]卢德忠,马春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J].中华建设,2014,(8).
[4]徐谷云,吴舜.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分析[J].科技资讯,2012,(13).
[5]左婷.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2,(19).
论文作者:欧阳秀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振动器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