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曲折论文,历史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开辟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本世纪,社会主义在取得长足发展和辉煌成就之后,从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若干国家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变和倒退。社会主义面临着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现实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世界的大潮和趋势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制度究竟有没有优越性和生命力?社会主义的旗帜能不能在中国大地上永远飘扬?一句话,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将如何?为了从理论上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看看它是怎么发生发展的,走着一条怎样艰难曲折的道路,应从中得出一些什么结论。
一、社会主义的兴起是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是合乎规律的“历史的必然”,还是违背规律的“历史的误会”?这是必须从理论上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虽然它的发生发展和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但这是经过几个世纪的历史演进准备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最早发生在资本主义初期。西欧是资本主义发源地。在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刚一诞生,就暴露出这是一种“人吃人”的病态社会。群众的贫困和苦难,激起先进思想家的同情,他们开始研究造成劳动者痛苦生活的原因,探索消除社会混乱和弊病的途径。于是代表早期无产者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反映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满情绪并幻想建立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美好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这种进步社会思潮在欧美地区传播了三个多世纪。尽管这种学说是一种很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但是它包含有不少天才的见解:它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基础作了无情揭露,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积极的主张,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设想。
科学形态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诞生。19世纪40年代,英、法等国相继进行了产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英、法、德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现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成熟了。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有其借以产生的源和流。科学社会主义的源,即源泉,是19世纪40年代西欧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流,即这种思想学说产生之前社会上已有的思想材料和思想成就,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理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使其从空想发展为科学。这是社会主义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不实现这个飞跃,就不会有以后的从理想变成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他们提出这一科学论断,不是出于对资本主义的痛恨,也不是出于对社会主义的向往,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科学分析。他们从资本主义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发现,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了实现这一科学论断,马克思、恩格斯着重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传播科学社会主义,二是创建社会主义政党,三是开展社会主义运动。这一切为后来社会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真正大发展是在20世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世界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的最主要特征是垄断。经济上的垄断,政治上的金融寡头统治,导致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三大矛盾,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达到空前尖锐的程度,使得无产阶级革命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其中,像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虽然不完全具备搞社会主义的条件,但这里阶级矛盾更加突出,成为世界矛盾的集中点。社会主义首先在这里诞生,使多少个世纪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革命是否发生和在哪里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应当说,革命首先是自下而上的举动,是广大群众在无法照旧生活的情况下的奋起反抗,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但同时,革命也有个自上而下的引导,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组织领导广大群众干革命。社会主义在20世纪就是这样兴起的。
总括上述,广义上的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现在已有近5 个世纪的历史。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332年里,社会主义只是一种社会思潮, 它和工人运动没有联系,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69年,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在“两大发现”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并把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已不只是一种社会思潮,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运动;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83年,社会主义既是社会思潮,又是社会运动,还是社会制度,是思潮、运动和制度的统一。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可以说,社会主义之所以在20世纪兴起并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这是5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一个半世纪以来,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下,社会主义先驱者和后继者们同亿万群众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为实现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长期不懈地战斗并付出巨大牺牲所换取的伟大成果。这完全是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而怎么能像某些“精英”们所说的是什么少数激进分子煽动起来的“历史误会”呢?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是继承了资本主义精华、克服了资本主义弊病的新的更高类型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现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代表人类的未来。
二、社会主义对20世纪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崛起,对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是促进还是促退,这是目前思想理论界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我们只能坚持前者,否定后一种错误观点。
1.建立和发展了新的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文明。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推翻了剥削制度,实现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二是中国革命的胜利,突破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三是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古巴革命的成功,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体系。
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相继出现了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这三个阶级对抗社会的文明特别是资本主义文明,都曾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对各自所处的时代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三个对抗社会的文明都具有两重性:既推动社会进步,又产生和扩大阶级对抗。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却被剥削阶级所据有,并把它作为压榨和奴役劳动人民的手段。文明和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完善需要高度的文明。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本世纪建立了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新的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文明。
2.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法西斯主义。1929—1933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的“大萧条”、“大崩溃”,使资本主义世界损失2600多亿美元,各项工业生产倒退了20~30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寻找出路,实行法西斯主义。在亚洲,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在欧洲和北非,德意先后侵犯埃塞俄比亚,进攻捷克、波兰,随后大举侵犯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了。法西斯主义严重威胁着人类和文明。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这场战争后来演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在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强盗的斗争中,苏联红军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法西斯主义的覆灭,标志着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代替了黑暗。
3.驱使最野蛮的殖民主义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是我们时代的两大历史潮流。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和它推行殖民主义分不开的。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附属品、派生物,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部分。与资本主义从原始资本积累时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时期相适应,殖民主义也经历了开端时期——扩张时期——瓜分时期。资本主义推行殖民主义的结果,世界上出现了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宗主国和殖民地,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变成了世界范围的民族殖民地问题。
有民族压迫必然有民族反抗,有资本主义的殖民主义必然有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大体上经历了如下三个时期: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到1917年十月革命,是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时期;十月革命以后,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进入觉醒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它们的影响和支援下,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步入解放时期。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斗争,亚非拉先后有100多个国家宣告独立, 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体系彻底崩溃了。这是改变本世纪面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继十月革命、中国革命之后世界历史进程中有决定意义的事件。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两个最野蛮的产物——殖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都是在本世纪猖獗一时而后崩溃的。这说明在社会主义的推动下,人民在觉醒,历史在进步,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正以“历史民族”的崭新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4.维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和平。本世纪前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在15亿以上,伤亡人数达3000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卷入战争的有61个国家和地区,死亡人数竟达5500万之众。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在短短的20年间,给人类带来两次史无前例的世界规模的战争惨祸,造成了巨大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西方关系长期紧张,几个大国掌握了杀伤力极强的现代核武器。如果打起核大战来,会有十亿以上人口当时死亡,并出现一个“核冬天”,那将是人类的浩劫。因此,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这是全世界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是制止和战胜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和中流砥柱。在美国发动的侵朝、侵越战争中,中国人民同朝鲜人民、越南人民一起,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了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近半个世纪,之所以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和平与发展之所以成为当前世界的主题,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在其影响、支持下第三世界的兴起。世界和平已出现了现实的前景。
5.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发展。在本世纪,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文明制度,它们之间既有相互矛盾和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和协作的一面,共同推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中汲取了许多养分,而且还从社会主义国家中借鉴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进行调节和改革,以推动自身的发展。值得特别提出的,一是在1929—1933年危机过后,资本主义一片萧条,人们预感到资本主义末日来临。在这种形势下,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实行新政。他出台的一个大政策,就是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实行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即所谓的凯恩斯主义,从而挽救了美国,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初期,资本主义势力严重削弱,许多国家处在社会动荡、动乱和风雨飘摇之中。在这种危难关头,他们从社会主义国家关心广大群众的生活和利益带来社会安定得到启发,普遍推行了以“高工资、高消费、高福利”为标志的福利主义政策,从而有力地缓解了劳资之间的矛盾,为资产阶级顺利地进行剥削和统治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6.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社会主义文明遗产。在本世纪20—30年代所建立的第一个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存在着不少弊端,但就其性质来说是社会主义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后失败了,但是这种模式创造了许多文明成果,如人人有劳动权,无失业现象;免费保健和教育;实行退休金保障制度;社会安定;举世瞩目的科学文化成就,等等。所有这一切,至今人们仍然难以忘怀。俄罗斯学者斯拉温说:“今天,当俄罗斯的失业、贫困和儿童无家可归的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时,当成千上万的劳动者数月领不到工资时,逝去的苏维埃时代所取得的社会性成就尤具现实意义。许多人虽然拒绝社会主义这个词,但认为必须恢复1991年资产阶级复辟前曾经存在过的一切好的东西。应当客观地说,残存的苏联时期的社会性成就直至今日还在对俄罗斯社会的稳定起着作用。”(注:[俄]斯拉温:《俄罗斯现状与社会主义前景》,载《社会主义与21世纪》,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页。)
总括上述,20世纪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社会主义应运而生,创造了新的更高类型的文明。社会主义在推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在驱使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殖民主义退出历史舞台,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尊严等方面,起了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而绝不能不顾事实地说它滞碍了历史的发展和破坏了人类文明。
三、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特征、历史难题和苏东剧变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所发生的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遭致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为什么一批有几十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国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顷刻间就垮掉了?是不可避免的还是可以避免的?在这个问题上同样存在着不同认识和争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把苏东剧变放在20世纪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考察。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社会运动转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破土而出,在一些国家建立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是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和真正开端。20世纪是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载入史册的。
第二个特征:本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曲折变化。第一次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为起点,欧洲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形成了1917—1923年风起云涌的世界革命高潮,而后除苏维埃俄国外,其余均被国内外反动势力所镇压,革命运动随即转入低潮。第二次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欧亚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起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再次掀起革命风暴,形成了1945—1959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高潮,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出现了一个可以和世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这是社会主义胜利大进军的年代。6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因素,高潮逐渐转向低潮,到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致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由低潮跌至谷底。
第三个特征: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突破了19世纪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是西方发达国家而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即社会主义制度不是首先诞生在英、美、法、德等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不够发达的国家取得了突破、胜利和发展。西欧北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世纪内始终未能突破资本主义,这就形成了“两个体系并存”和“一球两制”的世界大格局。
在这三个基本特征中具有关键意义和决定作用的是第三个特征,它决定了第二个特征。社会主义运动的波澜起伏、大起大落,与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球两制”和资本主义包围的格局分不开的。如果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是主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将会是比较顺利的。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多次指出:“我们的革命是开始容易,继续比较困难,而西欧的革命是开始困难,继续比较容易。”(注:《列宁全集》第34卷,第343页。)两个“困难”指的是20 世纪社会主义的两大历史难题。后来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列宁这个估计和预见的正确性。
第一个历史难题是西方发达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问题。十月革命以后,欧洲有一些国家曾效仿俄国,试图用“暴力攻打冬宫”的方式夺取政权,但没有取得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在内外压力下,法国、意大利共产党向资产阶级政府交了枪,放弃了武装斗争;5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缺少革命形势的条件下,各国共产党普遍放弃了暴力革命道路,试图通过和平民主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西方最大最有影响的意大利前共产党人曾先后提出各种方案进行“和平过渡”的探索:50—60年代的“结构改革论”,70年代的“历史性妥协”,80年代的“民主替代”、“建立欧洲左翼联盟”。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取得任何重大成果和进展。列宁说过,一个国家越文明,就越不容易革命。总之,在本世纪,没有一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通过自身斗争取得政权。这是20世纪没有解决而留给后人继续探索的问题。
第二个历史难题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包括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苏东类型的国家,他们比西欧落后,比东方国家发达;另一种就是中国、朝鲜、越南等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文化更为落后。本世纪先后发生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说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问题在这类国家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但是,这只是文章的上篇。下篇是:这些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在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时却遇到了困难。这些国家是在外有资本主义包围,国际环境险恶,内部经济文化落后,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差距的条件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的。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历史课题。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虽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是从总体上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就是说没有闯出一条好的路子。
苏东剧变就是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出现的。一个强大的苏联和牢固的东欧,在外无战争内无抵抗下“一夜之间”骤然倒塌和解体,从一种社会制度演变为另一种社会制度,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苏东剧变绝不是单一原因引起的,而是多种原因交错在一起作用的结果。恩格斯曾经提出一个重要论断,即任何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出现,都不是单一原因,而是“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7页。)的结果。后人称为“历史合力”论。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分析苏东剧变。这里,仅就苏联剧变和演变的几个深层次原因略加分析。
1.苏联模式日益缺乏生机和活力。苏联20—30年代在临战状态下所建立的高度集中和集权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战时体制,能够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最急需的建设和防务上来,在当时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但是,进入建设年代,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明显暴露出来。斯大林不改革,延误了一些时日;他的后继者进行了一些改革,但都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久而久之这种模式就成为一种僵化模式,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难以同资本主义的现代市场经济竞争。苏联的演变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要吸取教训,跳出苏联模式,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模式。
2.戈尔巴乔夫时期的错误理论、路线和政策。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看到苏联社会问题成堆,顺乎历史潮流,坚持搞改革是对的。但是,他在改革中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他所提出的理论、路线和政策主要是:鼓吹苏联版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所谓“新思维”、“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全盘否定苏共和苏联的历史作用,否定以往社会主义的历史,照搬西方经济、政治模式,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推行无限制的民主化、公开性、意识形态多元化,把反社会主义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势力释放出来。所有这些对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带有摧毁性的,使苏联从失控到解体。戈尔巴乔夫的这条机会主义理论和路线,架起了一座把苏联从社会主义演变为资本主义的桥梁,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
3.执政党的蜕化和变质。苏共作为执政党,长期不重视党的建设,党内生活涣散。苏共的各级领导,包括中央政治局成员,大多是在战后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在赫鲁晓夫“三和两全”和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熏陶中高升的。他们本来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影响下,有的演变为民主社会主义者,有的蜕变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其中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极尽诬蔑、攻击之能事,比西方反共政客有过之而无不及。被称为苏联改革之父的雅科夫列夫在其所著《一杯苦酒》中,放肆地攻击马克思主义为“新宗教”,是“原罪”;否定一切革命,宣扬革命就是“破坏生产力”,就是“不人道的”。看过这本书后,对苏联所发生的一切就不会感到意外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苏共作为执政党,官僚主义日益滋长,有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不关心群众疾苦,严重脱离群众。列宁曾经指出:如果说有什么能够把我们党毁掉的,那就是官僚主义。从苏联演变过程中,党员和群众没有抵制,说明官僚主义足以亡党亡国,绝不能低估官僚主义的危害性。还有两个事实值得正视:一是在变革中俄罗斯所出现的众多政党,大多不是由反对派所组建,而是由俄共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所建立,成为今日政界要人;二是变革中涌现的“暴发户”、“经济巨人”,也多是前苏共党员。变革中的前持不同政见者——一批知识分子并没有得到什么“实惠”。近年来,国际上有一种看法,认为苏联剧变是苏共所搞的一场自我政变。这可以作为一家之言。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苏东问题“首先出自内部”。“内部”指的就是共产党,是党的危机带来社会危机。
4.推行霸权主义和进行军备竞赛。苏共长期坚持大党大国主义,分不清国际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界限,必然从国际主义滑向霸权主义。苏联为维护超级大国地位,不从国情出发,同各方面实力比自己强的美国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水涨船高的军备竞赛,尤其是核军备竞赛,耗资过大,最后终于被美国将其国民经济拖垮,成为大输家。苏联还自不量力,到处插手,四面出击,过度扩张,超负荷运转,导致疲惫不堪。其走向解体和灭亡,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5.民族政策的失误。苏联是一个有100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斯大林时期,尽管在消除事实上的民族不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缩小了俄罗斯族同各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但是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猖獗,不尊重少数民族,甚至竟把某个民族整个迁徙,从而严重挫伤了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尊心。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放松并纵容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民族政策的一硬一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6.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得手。50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认识到,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对苏联、中国这样的大国,用过去的“扼杀”战略,从外部强攻是攻不破的,而且越攻凝聚力越强;因此,必须变换战略,从内部攻,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就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8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苏联的改革和暂时困难,发动了和平演变的强大攻势。美国领导人叫嚷:“我们西方各国要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新的世界大战’,可能要用二三十年时间,届时我们将有可能融化掉社会主义,从而建立起一个以我们西方文明为指导的新世界。”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恰恰适应了西方的战略要求,导致它最终得手。
近一个时期,不断有一些最新信息,披露苏联剧变的深层次原因。一是美国学者大卫·科茨所著的《自上而下的革命》一书,阐述1990年前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苏联进行了多次民意测验,结果表明:支持实行资本主义的人在5%—20%之间,高达80 %的人民都希望坚持社会主义。但是,在大约10万人左右的占据着党政机关重要领导岗位的“精英集团”中,调查结果与上述相反:9.6%的人主张坚持社会主义,12.3 %的人鼓吹搞民主社会主义,76.7%的人希望实行资本主义。科茨说:“作为一个在世界上存在最长、影响最大的社会主义苏联,党的干部队伍内竟有那么多的人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实在令人震惊。”二是戈尔巴乔夫1999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美国大学研讨会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自白:“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灭对人民实行无法忍受的独裁统治的共产主义。我的妻子在这方面坚定了我的信心,她有这种观点比我还早。……当我亲自认识了西方,我的决定就成了不可更改的了。……我找到了自己为了实现同样目标的伙伴,首先是雅科夫列夫和谢瓦尔德纳泽,他们为击败共产主义立下了大功。”前一信息表明,苏联共产党已蜕化变质;后一资料暴露,戈尔巴乔夫等是共产主义的可耻叛徒。
综上所述,苏联的剧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最终没能避免,关键在党,特别是党的最高领导层。可以说,那时的苏联得了重病,但还不是“不治之症”。如果医生的药方开对了,能够治好;药方开错了或剂量过大,就会置人于死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等于用毒品给人治病。
四、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在发生了苏东剧变之后的世纪之交,瞻望21世纪的社会主义,是一片光明还是步入黄昏,这是人们普遍关注和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从1989年下半年到1991年底,苏东各国发生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最严重的挫折。挫折的广度和深度,就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由原来的15家减少到5家,土地面积损失70%,由原来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4%减少到现在的7.5%,人口损失32%,由原来的16亿,占全球人口的32%,减少到现在的12.7亿,占全球人口的23.5%;就世界各国共产党来说,从原来的180家左右减少为130家左右,少了50家,党员人数由原来的9100万减少到现在的6600万(其中我国有5600万党员)。这50家原共产党,有的解散了,有的更名改姓了,有的无声无息了。剧变已过去10年左右,从一些迹象看,可以说社会主义运动跌入谷底后已缓缓有所回升,震荡期已经过去,但走出低潮还有待时日。
第一,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住社会主义阵地。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国家有“一大四小”。“一大”就是中国。中国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不仅顶住了这股逆流,而且社会主义事业又有进一步发展。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看好中国,认为到下个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级的大国。“四小”的情况:朝鲜,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对内对外政策有所调整,提出农业第一主义、轻工业第一主义和贸易第一主义;越南,大胆坚持革新事业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注意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很快;老挝,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重申坚持六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马列主义、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古巴,无所畏惧,敢于同美国霸权主义斗争,为了生存,大胆地进行改革开放,渡过了1993年的困难期、危险期,形势有很大好转。其中特别是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探索中所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和所开拓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闯出了一条新路,意味着世界1/5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
第二,原苏东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和左翼势力开始抬头。苏东剧变后,右翼势力掌权,实行白色恐怖,打击迫害共产党尤其是高层领导人,党的处境极为艰难。右翼势力执政数年,并没有把国家治理好,经济继续下滑,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这种形势下,社会情绪逐渐左倾,共产党和左翼势力开始抬头。俄罗斯现有五六个共产党,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久加诺夫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有55万党员,比全俄所有政党的人数加在一起还多一倍,现为议会第一大党。事实说明,共产主义思想在原苏东各国人民心中并没有泯灭。原共产党大部分更名改姓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通过大选,立陶宛、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的社会党已成为执政党。
第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状况有所改善。苏东剧变后,受冲击最大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共产党。表现为:党员人数锐减,一些党的领导层激进派和传统派的斗争明朗化;有七八个共产党改名为社会党;有些党销声匿迹。冲击波过后,共产党的状况有所好转。(1 )党内矛盾有所缓和,在中央确立的路线基础上重新团结起来;(2 )凝聚力、支持率、吸引力有所提高,一年一度的党报节,参加的人较前多了;(3)扼制住了共产党社会党化的势头;(4)很长一段时期没有消息和声音的共产党,突然恢复和重新出现了,如芬共、丹共。
第四,亚非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有的有发展,甚至大发展。苏东剧变后,这部分地区国家的共产党受的冲击要小一些。经过几年的工作和斗争,其中有一些国家的共产党有很大发展,如乌拉圭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列)、南非共产党、突尼斯共产党、尼泊尔共产党。尼共于1994年后通过大选两度执政。
第五,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有所加强。目前,社会主义处在低潮。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并不是低潮。在西方许多大学里都开设了马克思学说这门课,选学的人很多,有一股马克思热。从1995年以后,几乎每年都有一次国际性的规模很大的关于马克思学说的研讨会,盛况空前。1999年底,适逢千年之交,英国相继在广播公司和路透社进行千年伟人评选活动。投票结果显示,马克思是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是千年最伟大的科学家。
上述情况说明,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没有消失,社会主义也没有消失,跌入谷底后,逐渐缓慢地有所回升。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
建国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集体的领导下,中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伟大成就,并经受了象“八九风波”、苏东剧变、东南亚金融危机这样大风大浪的考验。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跌入谷底的形势下,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对世界进步人类是一个巨大鼓舞。在当今世界西强东弱的大背景下,中国能不能坚持住社会主义,这是国内外很多人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有许多有利条件:中国的社会主义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广大群众通过浴血战斗,付出巨大牺牲和代价打出来的,这种威势至今仍然存在;中国人民的大多数是拥护社会主义,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产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指引我们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伟大旗帜;经过5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已相当可观,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2万亿美元,比二战前的苏联要强大得多;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和坚强领导。
我国既有坚持社会主义的有利条件,也有不利条件。后者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处在低潮,同资本主义相比是弱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我们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挑战甚至大于机遇。关键是我们一定要全面正确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并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命根子。坚持搞好公有制经济,既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又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二是必须坚持反对和惩治腐败。腐败是肌体上的毒瘤,如不根除,就会夺去生命。江泽民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问题。……如果腐败得不到应有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各级领导必须对“西化”和“分化”有清醒的认识,筑起一道思想上的防线。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和“分化”的图谋是不会放弃和改变的。可怕的不是“两化”图谋,而是领导干部思想麻痹不设防线。四是必须加强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现在经济是多元的,利益也是多元的,但是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只能一元。否则,思想理论就会被搞乱。要切记苏联的教训。苏联就是从思想理论的混乱,到政局失控,到最后解体的。我们只要沿着正确方向去做,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有了可靠的保证,我们就有信心于21世纪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邓小平指出: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事物的发展不是沿着直线式而是沿着螺旋式上升的。历史的规律总是这样:历史既是前进的,又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国社会主义的复兴必将促进世界社会主义从低潮走向复兴。社会主义最终必将战胜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社会帝国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帝国主义时代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国家统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后殖民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