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皮椎弓根内固定+PVP术的临床研究论文_曾祥彬,满益旺,周邵成,张斌

(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治疗疗效分析。方法 对本院自2011.1-2016.4收治的60例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1组40例采取后路经皮椎弓根内固定+透视下行伤椎PVP术,A2组10例行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A3组10例行绝对卧床休息保守治疗。结果 A1组手术时间较A2组基本持平,出血量极少(P<0.05),A1组的矫形率与稳定性均优于A2组(P<0.05)。结论 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经皮椎弓根内固定+透视下伤椎PVP术临床疗效理想,出血少,下床时间早,创伤小,病人满意率较高,为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理想方案。

关键词: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爆裂性;经皮椎弓根内固定PVP

目前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呈逐渐增多趋势(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人均寿命延长等)。老年人多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手术耐受程度有限,多需同时综合治疗内科疾患后实施手术治疗。这就要求既能保证疗效且微创化的治疗手段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下床时间早,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成为必要。应用传统的后路、前路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时间长,伤椎愈合困难。愈合时间长易复位丢失,易致断钉、断棒。对于特殊的老年人群,迫切需要内固定矫形后的即刻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早期的下床康复锻炼,减少肺部、泌尿系感染,压疮,双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本院2011.1-2016.4收治的60例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对老年性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理想化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信息,全部患者均系T11、12,L1、2、3、4、5椎体骨折,其中A1组40例,A2组10例,A3组10例,3组中女性患者39例,男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最大83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67岁,上述患者在性别、年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1组40例患者采取后路经皮椎弓根内固定+伤椎透视下行PVP术。A2组10例患者采取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A3组10例患者采取卧床保守治疗。前两组中又分成累及单个椎体组及累及多个椎体组。认真分析3组治疗疗效及患者恢复时间长短,下床时间长短,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组创伤大小,失血量多少。

1.2.1A1组手术方法,予气管内插管进行全麻后,将患者取俯卧位,腰腹部悬空,在伤椎及邻近椎体双侧椎位置处放置定位标识,C型臂X光机透视确定位置正确后,画好标识线(点),常规消毒、铺巾、穿好防护铅衣,经皮插入伤椎及邻近椎体椎弓根定位针,C型臂透视位置满意,用小尖刀扩大穿刺孔(皮肤),安装椎弓根螺钉(伤椎除外)及连接棒,撑开复位后,C型臂透视复位满意,拆除伤椎椎弓根定位针,置入PVP工作套管,调骨水泥,透视下注入伤椎适量水泥(1.5ml-2.5ml),待骨水泥固化后,拔出套管,重新安装连接棒,皮肤切口均缝合一针。因老年人肥胖,骨质疏松,一般复位困难,撑开力度过大,易致螺钉在椎体内切割,复位适当即可,一般恢复椎体高度2/3-3/4即可。

1.2.2A2组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进行全麻后将患者取俯卧位,在伤椎区中心做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分离肌肉,尽量显露伤椎及邻近椎体的椎板,显露关节突,依据患者后凸畸形程度于C臂X线机的透视下来确定进针的角度以及方向,将椎弓根钉拧入上下两节正常的椎体后,安装连接棒,撑开复位,透视下位置满意后,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1.2.3A3组治疗方法,采取严格卧床休息4周,应用抗骨质疏松等治疗。

1.3统计等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以±S来表示数据,以t检验应用于计量资料,以X2检验应用于计数资料,对两组间相互比较采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其中A1组的手术时间与A2组基本持平,出血量显著少于A2组(P<0.05),A1组矫形率与A2组持平,A1组稳定性远优于A2组(P<0.05),下床时间A1组为术后1-3天,A2组为15-30天。具体见表1.

3.讨论

目前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已成为危害老年人的严重疾病,胸腰椎骨折是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好发部位。随着交通的发达及人口老龄化,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当中,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成为常见。传统治疗手段为后路(前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术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但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卧床时间长,并发症不少。

目前采用经皮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伤椎PVP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取得较大的成功[1],同时此手术方法也已经被广泛采用。因其不但能矫正患者后凸畸形以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曲度,而且能提供脊柱的即刻稳定性,减少单纯椎弓根钉固定后断钉及椎体高度再丢失等并发症[2],为患者康复提供较好的恢复条件,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骨水泥注射量与疼痛缓解及椎体硬度的恢复无相关性,近几年文献报道骨水泥注射量较以前有减少的趋势,Liebschner[3]认为,每个椎体注射的骨水泥只需达到椎体的15%,即1.5-2.5ml的骨水泥,其硬度即可恢复到损伤前的水平。这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注射量可以有效的预防骨水泥的渗漏问题,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4-5]。因此本文对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理想化方案,进行了临床探讨,得出结论,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伤椎PVP成形术临床疗效理想,出血少,下床时间早,创伤小,极少有并发症发生,病人满意率较高,为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理想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宝山,唐天驷,胡永成.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治疗意义.中华骨科杂志,2002,22(12):738-742 .

[2]Masahiro K,Yutaka I,Daisuke S,et al.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ith vertebroplasty in combination with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Neurosurg Q,2005,15(9):181-185.

[3]Liebschner MA, Rosenberg WS,Keaveny TM. Effects of bone cement volume and distribution on the vertebral stiffness after vertebroplasty. Spine,2001,26(7):1547-1554.

[4]张文志,尚希福,段丽群,许翔,胡业丰,贺瑞,李旭. 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02):109-114.

[5]胡海刚,谭伦,林旭,吴超,刘世伟,罗小中.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08):663-668.

论文作者:曾祥彬,满益旺,周邵成,张斌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  ;  ;  ;  ;  ;  ;  ;  

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皮椎弓根内固定+PVP术的临床研究论文_曾祥彬,满益旺,周邵成,张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