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种正在萌发的现实生产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资本运营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本运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较高层次和必然要求,是现阶段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枣阳市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实现了由产品生产转向商品生产的“第一次跳跃”之后,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资本运营之路,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为了研究这些企业的资本运营状况和产生的效应,笔者对进行资本运营的14家企业进行了调查。
一、资本运营的几种主要方式
这次调查的14家企业,现有国有资产总量1.69亿元,占全市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量的52.1%,其中拥有国家资本8465.5万元,国有法人资本5826.4万元。企业资本负债率平均达到77.9%。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资本运营水平和质量还不算高,对资本市场的复杂运作也不很熟悉,并且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企业家们资本运营的意识强烈,敢于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其资本运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股份改造,推进资本重组。14家企业中,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约占70%,其中有4家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 这些改制企业广泛吸收国有、集体和个体资金,加大企业资金流量,使之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促进资本规模运转,产生放大效应。目前,共吸纳股金达8300多万元。如汽车工业公司吸收企业股金和社会闲散资金1150多万元,企业资产发展到8516万元,生产能力由年产2万架车架迅速增加到6万架,企业资产膨胀,使生产形成了规模,发挥了规模效益。
2.兼并联合,优化资本结构。一是大胆购买或兼并破产企业和严重亏损企业,将其存留资产重组利用,或“脱壳经营”,开发企业新产品,塑造企业新产业。如年销售收入近2 亿元的枣阳市金银首饰厂兼并资产负债率高达128.38%的市制药厂,使其成为自己的全资子公司,2000多万元资产实现转移。同时,首饰厂注入资金200万元, 带动制药厂原有资本运转,企业实现了跨行业经营,集团化发展,效益得到了延伸。近年来,这14家企业先后兼并了24家劣势企业,盘活闲置资产6000多万元,使低效企业近亿元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大循环中向高效企业流动,有效地发挥出高效企业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二是广泛开展联合。通过资产转移,产权联带,依照共同的利益关系,促使分散资本向聚合资本聚合,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这些大中型企业结合全市实施亿元、十亿元工程,主动充当龙头,网络相关企业,已形成和发展了汽车、纺织(服装)、化工等七大集团,网络企业200 多家,聚合资产达8亿元。
3.主辅分离,盘活资本细胞。为加快企业资本裂变,盘活各个资本细胞,实现资本效益最大化,一些企业把各类服务组织、辅助性生产车间和其它具有较强独立性的生产部门从母体中分离出去,精干主体,剥离辅体,一业为主,多业经营,盘活现有资产,繁殖新的经济增长点。各辅体部分成为独立经营的子公司,或为二级法人,或以合同的形式对总公司负责,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市化学工业总公司,实行主辅分离,裂变成八家分公司,形成了以碳铵、尿素为主导,复混肥、塑料制品、压力容器、精细化工等为依托的多元经济结构,各子公司积极性空前高涨,成为活跃的资本细胞,企业产值、利税得到迅速增长。
4.技改投入,引爆资本存量。为了充分发挥现有资产作用,减少资金畸形分布,近年来,这14家企业坚持以少量资本投入带动引爆现有资本存量,走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发展之路。大部分企业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通过少许资本增量带动了大批资本存量,形成了规模优势,提高了资本运营效益。如某啤酒厂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能力不配套,企业年年亏损,去年注入800万元资金实施技改,形成3.5万吨生产能力,投产的第二个月企业就盈利12万元。
5.余缺互补,活化闲置资本。如枣阳市纺机厂的一套136 万元的设备闲置多年,企业包袱沉重,去年在市调剂中心的协调下,该设备随同该厂的136万元银行贷款全部转移到兴隆镇麻纺厂。通过资产转移, 余缺互补,使市纺机厂甩掉了包袱,兴隆麻纺厂免去了贷款购设备的烦恼,银行化解了资金风险,现有资产发挥了效益,真可谓“一举四得”。
6.合资合作,实现资本联合。在实践中,各企业坚持大搞内引外联,招商引资,把现有资产进行横向搞活,作为运营资本的重要方式,积极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大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借外力优化资本存量,发展自己。目前这14家企业已与国内120 多个“三大一科”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枣阳市金银首饰厂,充分利用其优势与台商和港商合资生产首饰,实现与外资嫁接,既经营企业资产,又经营外商资本,获得巨大成功,企业成为全市的亿元骨干企业,跃居全国轻工首饰行业第五位。
二、产生的主要效应
从近几年的实践看,枣阳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积极探索资本运营中取得的成效和产生的效应是十分显著的,充分显示了这一运营方式的巨大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推动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探索资本运营以后,企业和企业经营者以新的观念和思维,冲破传统的企业运营方式,逐步由实物管理向更高层次的价值管理跃变,这一“跃变”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者开始由运营商品向营运资本转变,由关注产品的流动向关注资金的流动转变,同时,企业也从过去的“一手握有商品,一手寻找市场”转变到“一手握有资本,一手寻找机会”上来。正因为思想观念和经营方式上的这一“跃变”,几年来枣阳市大中型企业,根据各自资本运营的特点,先后创造性地摸索出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实际的管理模式,如野马公司的“一货一单”等。这些模式被作为经验得到广泛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整个枣阳市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不断滚动发展。
2.促使了“两权”分离,使企业产权明晰化。实行股份制是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之一。在14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约占70%,这些企业规模大,建厂时间长,资金来源渠道繁杂,有的几经变迁,产权关系尤为复杂,通过股份制以后,不仅摸清了这些企业国有资产总量,推进了资本优化组合,更重要的是使企业资产及所有者权益明晰化,有效地实现了“两权”分离,为股份制企业按规范运作创造了有利环境。
3.提高了资产运营效益。据调查的14家企业,在探索资本运营以后,凭借雄厚的资本和充满活力的经营机制,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益都有了明显提高。1994年共实现利税2.1亿多元, 占全市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58.7%,比上年增长28.1%,实现利润397.9万元,增长24.2%, 资本金利润率也比上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所调查的14家企业,1994 年其国有资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9%,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4.加大了企业改革力度,增强了企业活力。企业推行资本运营以后,其经营机制与竞争激烈、变化快速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相适应。通过改制改造、组建集团、破产兼并、主辅剥离等多形式的改革,不仅解决了企业一些深层次问题,同时也推进了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提高了企业创利能力和盈利水平。目前,全市几家被优势企业兼并的企业和通过重组资本扭亏的企业,总体状况都大为改观,大部分都重现生机。
三、对搞活国有企业的几点启示
枣阳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资本运营上的有益探索,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结果。实践证明,走资本运营之路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
1.搞活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地深化改革。当前企业面临的总体环境仍然不够宽松,生产经营上的困难比较多,有的甚至反映在深层次的矛盾上,枣阳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坚持紧中求活,内涵拓展,积极探索资本运营之路,使企业面临的诸多困难迎刃而解。国有企业始终保持了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地位,资本营运的过程,正是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问题,不靠诸如资本运营之类的改革探索,是没有出路的。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企业的第一位是改革,其次才是资金和产品。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企业捉襟见肘,有的企业游刃有余。根本原因还是在改革的差距上。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在深化改革上力求突破,在当前特别要抓住产权改革这个关键,运营资本,使企业迅速发展。
2.资本合理流动与重组是使国有企业“活”起来的有效途径。资本运营是企业的共性问题。国有企业要“活”起来,前提是其国有资产先“活”起来。以枣阳市化学工业总公司为例,其资产通过王辅分离为若干块以后,每一块单独成为新的产业按新的机制运行,成为企业的多个具有很强发展活力的子公司,有的已发展成为一、两千万元产值的企业,使总公司发展风险分散,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在当前小氮肥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该公司即将跨入枣阳市亿元企业行列。这说明一个企业只要能使静态的资本存量拥有市场行为,得到合理流动与重组,一变四、四变八,裂变式的发展,国有资产就会产生巨大的运营效益,企业就会“活”起来。现在一部分国有企业缺乏活力,重要原因就是其资产不活,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3.推进企业资本运营的关键是必须有一支素质高的企业家队伍。企业经营者是否具有资本运营的知识和本领,是搞好资本运营、搞活企业的最重要因素。经营者资本营运的能力决定性地影响着企业的各项决策,或使企业利润倍增,或使企业顷刻落入亏损的深渊,它确实是企业和企业家需要的“内功”。因此,国有企业急需造就一批懂得资本营运的企业家。在这一方面各级政府必须有长远、战略的眼光,抓紧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使他们学会和掌握资本营运知识,学会资本市场的复杂运作,尽快地完成由商品生产经营者到资本营运者的“第二次跳跃”,推进企业改革的深入和企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