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摘 要】目的:研究心电监测技术以及相关应用。方法: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本院接收患心血管疾病并且采取心电监测方法的患者共42例的临床观察和检测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42例患者检测效果有效,数据明确,有助于进一步的治疗。结论:心电检测技术是一种安全、无创、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广泛应用到临床监测中。
【关键字】心电检测技术;应用分析;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TP29-AI【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5-070-01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心电图(electrocardio
gram,ECG)则是评价心脏功能的主要依据,关于心电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一直为各方所关注。ECG是一种重要的心电信号检测技术,它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本文综述了ECG的基础理论、检测技术及其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并对心电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本院接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42例作为观察对象。这42例患者年龄在48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58.5士4.2)岁,其中男性患者24例,年龄在47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55.2士4.5)岁,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50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60.4士3.8)岁。患者伴有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闷不适、水肿、发绀、晕厥、咳嗽咯血、虚弱、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等症状。
1.2方法
在检测开始前,对病人的年龄、病情、生命体征、皮肤情况等基本情况进行询问,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并解释此操作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检测操作时,操作者需要洗手并戴上口罩。然后拉上隔帘,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检查心电监护仪性能。协助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然后拉开被子,解衣扣,纱布擦净黏贴电极片部位皮肤,并评估皮肤情况皮肤无破损无异常,必要时剃除毛发,擦洗干净。 进行无创血压监测,首先选择正确的测量部位,绑血压袖带,松紧以放进两手指为宜;然后按监护仪上血压测量健(NIBP-START);最后根据患者病情设定合适的测量间隔时间。然后设置调节各参数,设置各监护参数的报警声,同时调血压自动测时间各参数:心率(HR)50—120次/分;收缩压(NBP S)80_—150mmHg;舒张压(NBP D)50-90mmHg;血氧饱和度(SPO2)90-100%;呼吸(R)10-30次/分。对于心电检测,电极的安放位置也有一定的要求,置于四肢的电极分别放在两腕,两踝内上侧 0.05m 处。连接四肢的导联线的颜色也有统一的规定,红、黄、绿、黑色导联线分别连接于右上肢、左上肢、左下肢、右下肢的电极。整理固定各种导线,整理床单位,记录监测数据。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自动移动或摘除电极片,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疼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摘除传感器,机器报警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且叮嘱病人注意保暖[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42例患者检测效果有效,数据明确,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持续不断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医护人员感觉器官不能判断或来不及判断的危急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助于进一步的治疗。
3.结论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作为心血管疾病诊断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具有无创伤、操作简单、出图快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心脏病临床检查中的一种常规手段。心电图反映了心脏激动的电学活动,对于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是诊断心肌梗塞的可靠和使用方法。心电向量图是(vectorcardiography, VCG)在心电图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显示心电活动的三维空间变化特性而发展起来的。通过应用综合心电向量投影概念,使许多心电图的图形改变,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由于它能显示心电活动的相位关系,从而可以弥补ECG诊断上的某些不足。ECG和VCG统一于共同的理论基础,同是从体表采集心电信号中主要的低频成分,只是导联体系和表达方式不同而已[2]。
随着远程医疗工程的兴起和发展,心电信号的检测充分利用计算机、通信等相关技术形成远程医疗中不可缺少的远程心电检测技术为远程医疗的深入发展和我国人民的卫生医疗保健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心电信号是低频弱信号,心电信号的检测一般由信号采集、放大、处理和显示等部分组成。ECG是一种重要的心电信号检测技术,它反映心脏兴奋地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危重患者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和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如透析治疗过程中,血液中各种成分在短期内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导致人体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心脏有着直接的刺激作用,造成心电发生改变。因此,检测心电信号,及时的为医生提供信息,准确地反映心脏方面的变化,可有效地提高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安全性。心电信号的检测是针对心脏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在体表各方向上的投影分量进行的。由于心电信号十分微弱(0.05~5mV),频率又低(0.05~ 100Hz),并且,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通常,心电信号为0.05~5mV,要将心电信号进行A/D转换,就必须将心电信号放大至A/D转换器所能接收的电平,所以,心电信号放大器必须实现高增益(800~1000dB)放大。同时在检测过程中,心电信号易受各种噪声和干扰,以及温度变化对检测电路的影响,为防止淹没微弱而信噪比低的心电信号,检测电路需采用低噪声、低温漂的放大器件。此外高共模抑制比可消除工频及电极极化电位的干扰,同时克服温度漂移。心电信号检测过程中,皮肤和电极的接触将引起极化电动势作为直流共模干扰输入心电放大器,其数值可能高达数百毫伏,远远高于心电信号,而且,心电信号的探测要受到现场很多电气设备的干扰,尤其是市电的共模干扰。因此,共模抑制比是衡量心电放大器对共模干扰抑制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克服温度漂移的重要因素。心电信号前置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一般要达到80dB以上[3]。
心电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有四个,分别是仪器微型化、分析自动化、传感无线化、信息综合化。仪器微型化是指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心电检测仪器趋向于小型化和便携化,便携式心电监护仪、Hoter系统和心脏BP机等都代表了此发展趋势。在分析自动化方面,ECG自动诊断技术应用范围并不十分广泛,主要是目前还缺乏一套完全令人满意的算法。因此在ECG自动分析领域还需要作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传感无线化方面,线传感技术的发展能够促使心电检测无线化,从而摆脱传统脏检测的繁琐程序,同时,能减轻病人的心里紧张程度,实现心电检测的方便性。信息综合化是指,建立心电工作站和完善的心电检测数据库,完善心电分析内容,结合临床提供的其他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化信息分析判断。
心电检测技术具有无创伤、观察方便、汇报及时且能在治疗的同时及时、准确地提供心脏方面的变化,同时它又可以有效地提高透析治疗中的安全性。因此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彭飞武,熊平,蔡晓珠等,论心电信号检测中的噪声与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J].医疗卫生装备,2013.28(09):72-74.
[2]徐现红.12导联同步心电信号检测与分析系统研究设计[D].成都:四川大学,2014,22(11):20-21.
[3]董有尔,吴宏雷.基于Multisiml0的心电检测系统模拟滤波器的设计[J].山西大学学报,2015,34(02):216-252.
论文作者:王桂娟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心电论文; 信号论文; 患者论文; 电极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心电图论文; 心脏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