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_化学论文

试论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试论论文,能力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教育思想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探究式教学是目前教育界比较活跃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争论最多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新教材的推广实施,大家明显地感受到: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可以表示为: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学就是以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给学生提供模拟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使他们通过探究活动实现掌握科学概念、形成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获得合作的能力和对各种可取方法进行权衡的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有机结合。

一、科学探究与化学教学

由于科学探究在学科教学中的独特教育功能,“以探究为基础”已经成为国际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基本理念之一。故国际文凭组织(IBO)在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指出:“探究性活动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新编化学教科书中除增加“研究性课题”外,还采取了以下三个层面的措施:(1)“绪论”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训练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态度等直接向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引用西博格教授的一句名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为标题,以体现化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碱金属”“卤族元素”“元素周期律”等章节的编写采用“事实—分析—推论—实验验证—结论”等程序,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典型范例。(3)课文通过设置“讨论”等形式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情境。其具体安排包括:在重要规律得出前,以彩色醒目的标志插入“讨论题”,让学生有一探究过程;在有关实验后插入“讨论题”,让学生完成从现象到结论的推理分析过程;对原有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前插入“讨论题”,让学生自己扩展认识并提出建议,等等。新教材的这些特点,要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指向,将探究这一教学策略贯穿在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同时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历程。

二、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实施

“教”与“学”历来被认为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何较好地处理“教”与“学”这一对矛盾的关系问题。所以,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应包括:(1)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统一;(2)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的统一;(3)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统一;(4)学会学习与获取知识的统一。探究式教学比传统的讲授法耗费时间多,在选用时还要考虑应符合教学目的和任务、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符合教师本身的可能性等诸多方面。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采用了“问题——探究”的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题,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假设、自己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并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操作的具体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尝试举例如下:

示例2 在学习原电池以后,学生知道原电池中活泼的金属做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做正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提出问题:“能否设计出以较活泼的金属做正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做负极的原电池呢?”许多学生认为不可能。但也有学生通过对原电池构造和反应原理的深入思考后提出“电极材料不变时,可以用改变电解质的方法来改变电流的方向”,从而提出以下方案。

经实验验证,上述两项设计都是正确的。

三、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诱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实验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过氧化钠时,学生看到“水、二氧化碳的点火实验”,探究动机油然而生,疑问自然生成,探究过氧化钠性质的欲望由此而变得强烈,实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某些内容,直接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又如,在学完浓与Cu的反应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Zn和浓的反应产物,并可进一步讨论反应物的量的多少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二)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他们“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就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能使学生生疑的情境,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在教学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善问,更要会问,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当,问在知识的关键处;问题有一定的坡度,问得难易适中;问,更要找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使学生时时有问题可想,并设想种种解决方案,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最终使学生形成开放式的探索性思维。

(三)点拨归纳,多元评价,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但不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难度不大的知识学生可能一点即通,而对那些难度较大、书上又找不到答案的知识,教师要做到及时点拨,使学生增加信心,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使之成为本节内容的延伸和深化。这样做,学生会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兴趣和习惯。在化学学习中常会有许多有争议的问题出现,这时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在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等。讨论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极好的手段。探究习惯一旦养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针对学生和课程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无疑是成功的。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设计一系列问题用于探究,其中一部分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就可以解决,但另外一部分问题,必须超越已有的经验认识,探寻新的解决办法才能解决。这样的基于学生已有经验而又驱动他们超越经验的问题解决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智力活动中,对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获得对科学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也许是最有价值的一种体验。

标签:;  ;  ;  

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_化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