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及问题处理论文_尹欢,王丹红

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及问题处理论文_尹欢,王丹红

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建筑施工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建筑形式逐渐变得多样化。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是最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建筑技术,和传统建筑形式相比在操作层面和技术层面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由于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优势明显,因此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施工;关键技术;问题处理

1 装配式结构简析

1.1施工特点

装配式结构施工特点鲜明。装配式结构的施工特点是经过工厂化生产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将构件的截面尺寸还有钢筋的位置进行,以将构建的平整度有效提升,还可以把垂直度的生产精度升高至毫米等级,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问题。装配式结构提升施工生产效率的其他方式是通过在施工现场进行直接安装,而且不但能够将施工工期大大缩短,还能将生产成本有效降低。除此之外,装配式结构在确定连接方式时还能根据手里特征进行选择,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与现浇结构连接成一体的结果,还能够满足结构变形以及承载力的要求。

1.2施工安全性

装配式结构的施工安全性很高。一般来说,构件的连接点装配式由于自身的外墙板可以把外立面进行完全的封闭,所以现场的墙柱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等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就得到了保障,在这个过程中,想要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仅仅需要在进行外墙板吊装和浇筑楼板的时候进行安全防护,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将临边的作业降低。不仅如此,装配式构件的连接节点不仅能极大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量,还能大大减少现场的水电使用和材料使用情况,可以很大程度的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装配式结构还可以实现我国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标准化作业和工业化生产之中,最终保障了施工质量的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还与我国相关的节能减排标准完全符合,将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完美的解决了。

1.3工艺流程

装配式结构具有简单的工艺流程。在进行装配式结构施工时,要先依据设计图纸精准定位墙柱,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防护架的搭设,在进行墙板的定位时,要根据定位线精准定位,最后经过搭设支撑、吊装叠合板、楼梯段等进行逐步安装,使装配式安装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而且,在进行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对施工的上下缝宽进行检查,保证缝宽的一致性,假如板缝的宽度有误差出现,工作人员还要及时进行复核,将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检查。除此之外,在进行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时,相关人员还要将板面的垂直度进行全面的校核,在进行这个过程时,工作人员在检查墙面的垂直度时可以使用铝合金靠尺,还能够微调斜支撑降低由于叠合梁的吊装工作产生的影响。

1.4施工要点

装配式结构的施工要点很具体。众所周知,进行装配式结构的安装,在外墙板的吊装就位的时候要将缆风绳设定好,并且在就位之前有关人员禁止靠近,以此来杜绝出现施工安全事故。在进行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时,相关人员要使用缆风绳来稳定外墙板,还要在楼面上对斜支撑固定点进行标注,同时使用专业的吊具来进行数量、位置等的确定,保证吊点的承载力可以满足所需的要求。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进行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时还要依据外墙板的重量情况使用与吊具适合的预埋件,保证吊点的安装合理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2.1外墙施工技术

在进行PC外墙的施工时,要按照相关标准严格控制施工流程,在设计方案中对相关水准标高和水平标高等参数已经有了规定,施工人员要先依据水平标高线在楼面上进行PE棒或密封条的固定,然后把PC板缓慢下放,这时为了能够稳住PE板,需要四个施工人员。测量人员要使用水准仪对PC板上的水平线进行精准的测量,如果与施工标准相符就能让PC板落下,还要对配件进行调节和固定。施工人员在调整PC板的垂直度时,可以使用经纬仪来对斜支撑的安装进行辅助。在将完全固定好铁件的螺母之后,需要有两个工人撤掉PC板上的吊钩,然后开始吊装下一块板。在进行PC板的吊装施工一段时间以后,施工人员要使用PE棒或密封条对PC板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并用PE棒或密封条封堵第二层,要根据室内还是室外选择不同的材料。

2.2外墙节点防水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应用防水技术一直都是关键环节,建筑工程的防水效果好坏与否与建筑在后续使用中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直接的关系。堵水是传统建筑施工中的防水理念,也就是在建筑物外使用一些有效的措施将外部的水流与建筑物隔开。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有节点缝存在,因此传统的防水方法并不适用,这是就要考虑导水、排水的方式。在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时,设计人员就应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也就是外侧的防水层很可能被外部的水流给冲破,这个时候除了要使用传统的防水技术还要设计出其他的方式,把深入到建筑内的水流科学合理的导入到排水结构中去,最后把水排出建筑物,只有这样才能对外部的水流流入建筑室内进行有效的避免。在一个建筑工程中,PC建筑外墙的解封是主要部位,在进行施工时,很容易出现导致材料干缩甚至变形的问题。要依据前期的实验结果来确定PC板板缝的具体处理工艺。装配式建筑不论是采用竖缝或横缝的墙板,都要用PE棒进行接缝的填充,还要采用高分子密封材料对接缝进行密封,以避免建筑物内部有外部的水汽进入。在装配式建筑物的墙板上下部都应该设置成套的企口,企口缝还要由内高外低的形状呈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水流就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的向下流,很好的避免了水流进入室内。

2.3构件的吊装

构件分为干式系统和湿式系统,两种系统的吊装方式有一定的区别。湿式墙板安装工艺的重点主要有:要在叠合现浇层插入墙板上部的预留锚筋;在进行楼板的施工时,要将墙板的上部和结构使用现浇混凝土进行浇筑,利用铁件进行墙板的下部连接。要在墙板的下部预留一定的空间,避免建筑在遭遇一些自然灾害时发生晃动。

2.4构件的安装

在安装构件时,有很多种连接工艺,应用比较多的是现浇式连接和机械式连接。机械式的连接方式需要利用持续套筒器对构件进行灌浆式连接。由于机械式连接无收缩,强度高等特点,可以使构件连接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证,然而机械式的连接方式对构件的钢筋强度要求很高。而现浇式的连接方式一般在连接部分狭窄的地方应用较多,现浇式连接对混凝土铸模有很高的要求,在铸模的强度满足有关标准之后才可以进行脱模操作。

3 结束语

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目前还尚未在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从绿色的建筑理念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情况来看,就能看出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未来一定会有宽阔的发展前景。不论是从建筑效率还是从建筑质量上来看,这一新型的施工技术都有很大的优势,不断探索装配施工技术的关键工艺是各个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希望能够将装配式施工技术广泛的应用起来,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向稳定长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国俊,杨小荣.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17,48(16):106.

[2]廖绮玲.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207.

[3]封浩,颜宏亮.工业化住宅技术体系研究:基于"万科"装配整体式住宅设计[J].住宅科技,2009(8):33-38.

[4]顾自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精度的控制[J].建筑施工,2010,32(7):655-656.

[5]韩超,郑毅敏,赵勇.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住宅产业,2013(21):113-116.

论文作者:尹欢,王丹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及问题处理论文_尹欢,王丹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