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观念、新的教材、新的教法,带来的是课堂的新气象。作为一线教师,如果不深研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用好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可能走入误区:要么新瓶装旧酒;要么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能真正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改革 关系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148-01
一、在教育意识上,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已经表明,总有人追求轰动效应,哗众取宠,大鸣大放,语不惊人死不休,于是出现了《我给传统课堂打零分》之类的畅销书。这种“非此即彼”、走极端的教育改革做法终究是要吃苦头的。应当承认,传统的教育教学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而新课标也正是针对这些弊端而出台的。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教育教学绝对不是一无是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是课改的应有之义。因此,对于课标,不必人为地给它涂上神秘的色彩;对于原来的大纲,也没有必要过多地去吐口水。一句话,我们不是要抛弃原来的一切,而是要扬弃,要发展。
二、在教学模式上,应处理好主体与客体,主动与接受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其中“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就是一种数学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基本能力和创造才能,特别适用于创新教育所考虑选用的基本模式。而传统教学模式则过分注重教师的分析和讲授,强调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与新课程下的新的教学模式相比,其差别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应根据教材内容作出灵活选择。
三、在教育机智上,要处理好教学流程与学生思维过程的关系
在以前,我们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许多课堂上所谓的教学亮点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教师的教育机智。如今的教育机智已经被赋予更多的新的内涵。
以往的教育机智更多的是依靠教师本身的素质,依靠教师的瞬时智慧。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临场应变和驾驭能力的突然爆发。新课改中,教师的教育机智更多的表现为针对某个教学环节的一种或几种教学预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如今的教育机智更多地强调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下苦功,见仁见智,以备课中的多变应对教学中的一变或几变。惟有此,才可能使当今的教学流程凸显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
因此,从本质上看以往的教育机智关注课堂的教学流程,强调顺着教案走;如今的教育机智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强调顺着学生的思维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在教师角色上,要处理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唯一的主宰者;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指导学生学习,更多地扮演着组织引导者、共同学习者等角色,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以上观念恐怕早就被每一位教师所接受。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对课标下的教师角色理解存在着偏差。他们简单地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就必须从原来保姆式的角色转变到现在放牧式的角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师在学生遇到困惑甚至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时, 缩手缩脚,该出手时不敢出手。这些观点都是不成熟的。强调教师引导者的身份,决不是意味着教师就只能袖手旁观。事实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决不能为了所谓的“生本主义”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今的教师角色定位应当向大商场里的售货员学习。现在大商场的售货员很少贴身式、保姆式的跟踪服务,他们总是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才出现。我认为,教师也应该在学生疑惑不解、争论不休的时候发挥作用。一句话,教师在教学中,要放手,决不能放任。
五、在学习材料上,要处理好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化是新课程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我们也不难看出,新教材的编排也具有非常明显的生活化色彩。湘教版初中数学开篇即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教材编排中,许多章节的知识融入了生活化的素材。
在当今教育实践中,我们也不容忽视一些教师一味片面地追求生活化,而恰恰忽视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所固有的知识的连贯性和科学性。有位教师曾在网上尖锐地提出:我们应当警惕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泛滥的“效益现象”似乎生活就离不开钱,离不开利润。数学教学中,学习材料的生活化要自然,千万不要牵强。
六、在教学手段上,要处理好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现代媒体在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现代媒体只是一种媒体,它的运用与否和教学效果是没有成正比关系的。
时下,一种时髦的观点认为:用传统媒体(包括粉笔、黑板等)教学的课就不是一节新课标下的好课,用现代媒体教学的课就一定是一节好课。这种观点片面夸大了现代媒体的作用,也是不利于教学的。在部分地区出现的用多媒体替代黑板、幻灯机等现代媒体滥用的现象,被人戏称为“知识电声化”,很值得我们反思。笔者以为,套用一句耳熟能详广告语:“只选对的,不用贵的”来表明对选用媒体进行教学的态度是非常合适的。
总之,课改的落实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探求。由于是摸着石子过河,难免要走一些弯路。重要的是,我们在风风火火探求的同时也应多一份理性。课改任重而道远!
参考书目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教育思想》邢永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陈卫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教师论文; 机智论文; 数学论文; 关系论文; 媒体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