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让我国的科技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驱动着电力行业将电网技术推向了智能化时代。其中重要的一环节就是信息通信技术,它的应用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我国电网建设关乎国计民生,智能电网时代的来临,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其发展对配套的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目前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还为国家的电力发展提供支持。本文对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简单介绍了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内容及电力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智能电网已经逐渐开始成为电力系统的主流。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智能变电站技术能够将通信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全方位融合,对智能变电系统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数据传输,全面提升了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研究过程中需全面重视。
1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相关技术分析
在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为了实现保护功能需要应用到的信息主要以单端量或是双端量表现出来,而且信息内容受到较大的局限性。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无法与智能电网的应用需求相适应,不利于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需要更为高效和先进的技术来保护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在当前保护技术中,广域保护技术更为先进,其以智能电网内各个子集作为分析和处理的单位,能够在整个领域范围内实现对该子集继电保护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并对故障成因进行判断,从而为系统处理问题提供依据。广域继电保护主要以安全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两方面内容为主,这其中安全自动控制主要是对电网自身故障进行处理,促进自身故障的自愈。在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广域继电保护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使继电保护动作时间更加快速,而且全面提升了继电保护的效率。
2如何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2.1继电保护
目前,我国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方面有着严格的基本要求:一是选择性;二是灵敏性;三是速动性;四是电力的可靠性。而选择性以及灵敏性与继电保护系统有着直接的关系,速动性和电力的可靠性则是与GOOSE有着直接的关系。若是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传统的保护节点直接采用了跳闸的方式,而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则是利用GOOSE报文通过网络将信息传递给智能操作箱,虽说这样的方法中间环节较多导致了保护动作时间较长,但是这段时间其实是被稳定控制在安全时间范围内的,并不会影响其保护作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是使用GOOSE的方式,这样一来继电保护系统便可以利用网络做到相互启动和闭锁信号的传递,同样也可以进行跳闸操作。这样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保护系统所用的回路方式,可靠性则会随着网络的可靠性、日常的运行、检修以及扩建安全性的提升而得到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变压器配置保护
在电力系统配电过程中,变电站电压的额度是限定的,只有将电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电力系统才能正常运转,如果配电过程中变电站的电压出现不足或者过载的情况,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系统的稳定运行。另外,对于电压而言,需要科学有效地限定其额度,而变压器的功能就是调节电压。所以,对整个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而言,变压器系统必须要重点保护。如果说变压器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整个继电保护系统也就发挥不了它应该有的功效及作用。因此,变压器系统的安全性如果得到保障,那整个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也就得到了保证。如果要增强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在变电站配电的过程中,配置变压器的时候,可以采取分布式的方法进行,如此一来能够使变压器系统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分散,避免在电力调节的过程中由于变压器承受压力过大而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电压不足、过载等情况。而在继电保护系统的后期配置过程中,需要与集中式配置方法相结合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使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功能得以实现,从而使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得以提升。
2.3线路保护可靠性
对智能变电站系统应用中的可靠性线路系统分析,是为了满足系统设计的后续要求。数字化的组网方式是通过以太网将相关装置的模拟数据传输和收集,以GOOSE接口与SV接口相结合方式,进行相关数据资料的输入和输出,进而使整个变电站更加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计算和分析由此也得到了技术支持与保障。对于增加了合并单元或智能终端设备的线路系统与传统线路相比,不同情况下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原件可靠性随之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冗余线路的可靠性构建对于可靠性框图有着重要作用。智能终端和交换机设计中须对现有保护系统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以满足组网建设模式需求。SV和GOOSE会影响同一模式下的供网传输系统,共网结构形式须清晰明确,及时对比和分析系统运行。
结语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一方面是智能化变电站的相关论述,一方面是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机构,另外一方面则是继电保护隐患的风险评估。对于继电保护隐患的风险评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风险。在智能化变电站中,继电保护技术是重要的技术,可通过获得信息及相关调试,找到智能化变电站中的问题,探讨智能变电站的继续发展,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式与途径。通过这三个方面的阐述希望多于电力企业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具有借鉴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泽祥,王海柱.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J].机电工程技术,2012,05.
[2]陈勇军,赵玉梅.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23.
[3]李毅.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思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
[4]童洁,陈晓刚,侯伟宏.智能变电站不停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校验技术[J].水电能源科学,2013(07):218~221.
[5]蔡泽祥,王海柱.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J].机电工程技术,2012(05):1~4.
论文作者:牛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变电站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可靠性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