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治疗半月板的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论文_朱智波

摘要:目的:探讨对半月板损伤采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半月板损伤患者计84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开放性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对照组(n=42)与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实验组(n=42),对比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效果理想,可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关节镜;半月板损伤;并发症

半月板作为人体重要的结构,可起到润滑关节、传递荷载、维持关节稳定性等作用。而在临床中半月板损伤属于较为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将造成软骨受损,引发关节退行性改变,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为此需要及时手术,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随着国内内镜技术的发展,关节镜在半月板微创手术中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且其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1]。为进一步探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优势,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半月板损伤患者84例为对象,评估了传统开放式手术与关节镜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半月板损伤患者计84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开放性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对照组(n=42)与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实验组(n=42)。对照组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1~58岁,均数(36.74±4.21)岁,左膝20例,右膝22例,实验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22~59岁,均数(36.54±4.18)岁,左膝19例,右膝23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经临床检验确诊为半月板损伤,符合手术指征,已经签订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术中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在患侧肢体安置气囊止血带,止血带压力设定为59.85~79.80kPa(设定一个数值就可以了),应用时间控制在90min以下。于患者关节前内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后对患者的关节腔情况进行探查,评估患者半月板损伤的位置、形态、程度,同时结合患者的半月板损伤情况选择术式。如果患者为半月板边缘破裂,可利用关节镜配合半月板缝合器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进行缝合即可,如果无法进行缝合,则可结合患者情况采用部分切除、次全切术治疗。如半月板损伤严重,难以保留,则行全切术[2]。术后使用探诊(针)对残端情况进行探查,确保其光滑稳定之后,即可对关节腔内进行彻底灌洗,完成内部游离体以及半月板碎片的清除,缝合切口,并加压包扎。术后采用冰袋对患肢关节进行间断冰敷,冰敷时间为6h,手术1d后即可进行股四头肌的功能训练,并在术后1(应该为2周)周拆线。两组患者均结合患者半月板损伤情况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均结合患者半月板损伤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1.3观察指标

(1)对比手术相关指标,设定为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功能恢复时间。(2)对比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三个等级,其中膝关节功能正常,关节疼痛,对日常生活无影响,判定为显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存在轻微疼痛,对日常生活有轻微影响,但可正常工作,判定为有效,未见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受限,伴随剧烈疼痛,无法正常生活与工作,判定为无效[3]。(3)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滑膜炎、膝部肿胀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处理,设定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

实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表 (x±s,min/d)

2.2临床疗效

实验组显效3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8.57%(33/42),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X2=12.209,P=0.000)。

2.3并发症

实验组并发症包括感染1例,膝部肿胀1例,发生率为4.76%(2/42),对照组并发症包括感染4例,膝部肿胀4例,滑膜炎2例,发生率为23.81%(10/42),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X2=14.819,P=0.000)。

3.讨论

半月板属于显微软骨,其横断面呈三角形,平面似半月,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半月板损伤多由于矛盾运动所造成,典型表现为疼痛、肿胀、积液、关节活动障碍、弹响等。由于半月板自我修复的能力较弱,且血液供应特殊,故在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容易进展为骨性关节炎,对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存在较大的不良影响[4]。对半月板损伤,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传统开放式手术切口大,容易影响膝关节的生理结构。而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则可发挥出其微创的优势,对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均有一定的价值,而就其治疗的特点来看,主要如下:(1)切口小,一般利用2个5mm左右的切口即可让关节镜进入,对机体损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能够在直视条件下对半月板与关节结构进行观察,可明确损伤情况,合理选择治疗的术式;(3)实现了诊断与治疗的结合,对病变的处理以及修复均有显著价值[5]。从本次研究来看,实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代表关节镜辅助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半月板损伤,采用关节镜辅助手术疗效理想,可加快患者的康复,且并发症少,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英奇, 刘英飞, 李耀华,等. 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临床疗效观察[J]. 疑难病杂志, 2014(1):85-87.

[2]何罕亮, 石瑄, 张厚庆, et al. 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半月板损伤临床疗效[J]. 重庆医学, 2015(36):5079-5081.

[3]陈东风, 蒋建清, 占鹏.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26):61-63.

[4]褚鸿珺, 蒋磊, 高永.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4):91-92.

[5]陈尉. 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和并发症分析及对血清BGP、IGF-Ⅰ及MMP-1水平的影响[J]. 中国内镜杂志, 2018, 24(9):74-79.

论文作者:朱智波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关节镜治疗半月板的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论文_朱智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